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 回顾消化道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出现的相关临床问题并作总结分析。方法 139例消化道梗阻或消化道瘘患者,置入支架后合并疼痛、出血、返流、支架脱落、支架阻塞、支架再狭窄及直肠息肉等,根据不同情况,给予及时治疗。结果 经有效临床处理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改善,卡氏评分平均提高10.1分;肿瘤患者生存期延长,平均生存期13个月,最长生存已超过4年。结论 消化道支架置入后,合并症的多少与患者生存期呈正相关,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2.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误诊情况分析,总结误诊原因,以提高SpA的康复治疗水平。方法: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风湿免疫科于1998—08/2003—11诊治的SpA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总结SpA63例患者误诊原因。结果:本组SPA63例,误诊48例(76%),有腰骶部酸痛或关节肿痛阳性家族史19例(40%)。临床表现为腰骶部酸痛、外周关节肿痛、肌踺韧带骨附着点痛、胸廓扩张度&;lt;2.5cm等,以腰骶部疼痛为首发症状29例(60%);以外周关节肿痛为首发症状19例(40%)。HLA—B27阳性41例(85%),骶髂关节CT示骶髂关节炎36例(75%),20例摄外周关节X射线平片,均未见明显异常。所有误诊病例在本次确诊前均未查血清HLA—B27和骶髂关节CT。48例误诊的SpA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肌筋膜炎或纤维织炎4例、腰肌劳损和棘上、棘间韧带损伤5例、慢性盆腔炎2例、致密性髂骨炎2例、化脓性关节炎7例、结核性关节炎1例、痛风2例、创伤性滑膜炎2例、类风湿关节炎7例。结论:SpA误诊主要与医生对SpA的临床特征了解较少,未仔细询问相关病史,未查血清HLA-B27和骶髂关节CT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抑制组织扩张器周围纤维囊增和一的机制。方法 以大白鼠为动物模型,在其背部埋置扩张器后,注入30%的DMSO为用药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扩张皮肤软组织后,切取囊壁,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从分子水平测定两组扩张器周围纤维包囊囊壁中Ⅰ、Ⅲ型前胶原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结果 用药组周围纤维包囊囊壁中Ⅰ、Ⅲ型前胶原含量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量均小于对照组。结论 DMSO对纤维包囊囊壁中Ⅰ、Ⅲ型胶原的抑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Ⅰ、Ⅲ型前胶原的基因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4.
夏扬  高颖  徐光  刘静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99-101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p53及DNA聚合酶8的辅助蛋白PCNA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001-01/2005-04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组(患者术前均未经任何辅助性治疗),以痔静脉标本30例作为痔静脉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①两组标本切片均采用DAKO Envisions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处理。切片以体积分数为0.03的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微波法抗原修复,92-95℃于pH6.0枸盐酸缓冲液浸泡10min;室温冷却10min,双蒸水洗涤,pH7.2磷酸盐缓冲液浸泡5min;体积分数为0.1的山羊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封闭,去血清。加入Ⅰ抗,37℃浸泡30min;pH7.2磷酸盐缓冲液冲洗;Envision孵育,37℃下放置30min;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精复染后,脱水、透明、封固。免疫组化阴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Ⅰ抗,其他步骤维持不变,以确认试剂质量及控制染色效果。②p16,p53阳性信号为棕黄色,以内皮细胞浆和/或核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阴性对照除细胞核染成蓝色外,无棕黄色反应物。血管内皮细胞核内见棕黄色颗粒者为PCNA蛋白染色阳性。采用CMIAS高清晰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两组切片p53,P16及PCNA蛋白的表达进行图像检测,测定每个视野下p16和p53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以及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结果:实验选取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痔静脉标本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p53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增生期血管瘤组内皮细胞核内有较多棕黄色颗粒,p53表达强;痔静脉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核内无棕黄色颗粒沉积,p53表达极弱。增生期血管瘤组p53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明显强于痔静脉对照组(6.423&;#177;1.415,1.036&;#177;0.131,P〈0.05)。②两组p16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两组切片组织中除细胞核着色外,部分细胞浆有着色。p16的阳性表达在增生期血管瘤组和痔静脉对照组中基本相同,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241&;#177;0.373和1.206&;#177;0.267。③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的比较:PCNA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光镜下可见核内弥漫分布细小的棕黄色颗粒,这些内皮细胞围成血管腔及团块状,核椭圆,体积较大。增生期血管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痔静脉对照组(67.40&;#177;8.79,38.41&;#177;9.89,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p16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关系不明显。此外PCNA蛋白可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对大鼠皮肤创面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动物模型,在伤后1d、4d、7d、11d、14d、和17d取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创面内源性IGF-1、增殖细胞核内抗原(PCNA)及Ⅰ、Ⅲ型胶原的动态变化,以及与创面愈合相关因素成纤维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内源性IGF-1表达量的变化与成纤维细胞活动、PCNA表达及Ⅰ型胶原的变化基本相符,与Ⅲ型胶原的变化关系不密切。结论:IGF-1与成纤维细胞增殖、活跃程度密切相关,是影响创面愈合的重要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正常皮肤和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时对羊水的不同反应,探讨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技术,比较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对羊水的不同反应。结果:羊水对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无明显影响,刺激正常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结论:体外培养的正常皮肤成纤维细与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率相同,对羊水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47.
脑卒中是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病死率、残疾率很高,随着近年治疗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已大幅下降,残疾率却日益升高,约有9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肢体偏瘫是最常见的功能障碍,发生率高达75%[1,2].本研究拟探讨早期综合康复在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ADL)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8.
食管支架置入术是治疗各类良恶性食管狭窄,尤其是恶性狭窄的有效姑息治疗方法.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可使该技术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伊贝沙坦对糖基化终产物(AGEs)干预下人肾系膜细胞(HRMC)β1-整合素表达以及胞外基质(ECM)成分Ⅳ型胶原(Ⅳ-C)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糖基化终产物-牛血清白蛋白(AGE-BSA)干预HRMC(AGE-BSA组),用不同浓度的伊贝沙坦与AGE-BSA共同干预HRMC48 h(伊贝沙坦干预组).RT-PCR法测定细胞β1-整合素mRNA水平;Western b1ot法检测β1-整合素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Ⅳ-C含量.结果 与AGE-BSA组相比,伊贝沙坦干预组能下调由AGE-BSA诱导的HRMCβ1-整合素mRNA和蛋白表达的升高,并抑制培养上清Ⅳ-C的分泌(P<0.05).结论 伊贝沙坦可能通过抑制AGEs引起的上述改变而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利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与实体测量的方法,对下颌骨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进行比较,对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中走行进行定位,为避免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手术中损伤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将16具下颌骨标本进行曲面断层摄影和螺旋CT扫描,分别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至下颌下缘距离与该区下颌体高度比值,再经该部位将下颌骨依冠状面锯开后进行测量,比较三者的差异.结果 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下缘的距离与下颌体高度比值在曲面断层摄影、螺旋cT扫描和实测值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颌角肥大弧形截骨术及其他下颌骨的手术前,通过曲面断层摄影测量第2磨牙区下颌神经管下缘至下颌体下缘距离与下颌体高度的比值,可以为下颌神经管在下颌骨颊侧骨板的表面定位提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