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检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在AFP阴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近期研究显示,多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降低。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癌患者血清ACE活性变化对AFP阴性肝癌(HCC)患者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经组织学(肝穿刺)或影象学确诊的38例HCC患者、21例慢性肝炎患者12例肝硬化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清AFP和ACE活性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与其他良性肝病相比,HCC患者血清ACE活性(19.51±4.46)显著低于慢性肝炎(38.35±6.34,p<0.01)及肝硬化患者(47.77±10.59,P<0.01),也低于正常人(30.00±2.92,P<0.05)。23例AFP阳性(≥200μg/L)HCC患者中,其ACE活性为(19.15±4.26),与15例AFP阴性患者的ACE活性(20.06±4.85)无差异(P>0.05)。结论 检测血清ACE活性有助于肝癌,尤其是合并肝硬化或AFP阴性的患者的诊断,联合检测ACE和AFP有助于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3月~2014年1月我院急救中心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积极液体复苏进行救治,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以两组患者输液量、输血量、剩余碱(BE)值、血红蛋白(HBG)、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死亡率等为考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救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的救治,观察组在输液量、术前剩余碱值、PT及APTT值、死亡率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观察组PLT值、HBG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可有效改善预后并降低伤者死亡率,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抗菌肽对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影响。方法:采用试管法建立大肠杆菌生物膜,将大肠杆菌生物膜随机分成4个组A组:样本中加入4&#215;MIC抗菌肽;B组样本中加入1&#215;MIC庆大霉素;C组样本中联合buck4&#215;MIC抗菌肽和1XMIC庆大霉素;D组样本中加入PBS液作为空白对照。处理6h后对样本进行活菌计数,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结果:6h后活菌计数,C组与其他三组相比活菌数明显减少(P≤0.05);而A组和B组与D组问比较活菌数减少(P≤0.05)。扫描电镜观察可见A组与C组中生物膜内大肠杆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结论抗菌肽与庆大霉素联合运用时的杀菌效果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克隆恶性疟原虫海南株 (FCC1/HN)株糖酵解醛缩酶 (ALD)编码区基因。 方法 利用已知ALD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从基因组DNA中用PCR扩增ALD基因,将其克隆入pQE30载体,阳性克隆经酶切鉴定后测序,在此基础上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M15进行表达。 结果 PCR扩增后获得特异性扩增片段,测序结果显示我国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恶性疟原虫3D7株ALD基因序列完全相同。重组融合蛋白通过镍 次氮基三乙酸(NiNTA)亲和层析及阳离子交换层析进行纯化。 结论 我国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文献报道的恶性疟原虫3D7株ALD编码区基因序列相同,该融合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55.
脂肪肝(AFL)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要临床病理的综合征.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过量饮酒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人均耗酒量逐年上升,因酒精导致的脂肪肝患者也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56.
周爱国 《智慧健康》2023,(12):156-160
目的 分析经皮肾造瘘肾盂减压方式治疗上尿路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诊的86例上尿路结石合并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3例)采用留置输尿管支架进行肾盂减压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经皮肾造瘘肾盂减压治疗,对比两组肾盂减压成功率,血清内毒素、感染控制效果,二期碎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肾盂减压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BC、CRP、PCT、血清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软镜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尿路结石并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采用经皮肾造瘘肾盂减压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控制感染的持续性发展,并提升患者结石的清除效果,减少软镜使用,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