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81.
目的 总结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经左侧额颞入路手术切除的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总结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手术全切肿瘤,病理结果为脑膜起源的纤维黄色瘤.随访3个月,头颅MRI提示无肿瘤复发.结论 颅内原发性纤维黄色瘤罕见,病理学是目前惟一可靠的诊断方法,首选手术治疗,早期诊断及全切肿瘤对于本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2.
中药成分的复杂多样决定了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必须采用多成分定量和多指标质量控制,但中药化学对照品性质不稳定、货源严重紧缺和检测成本昂贵等,严重阻碍了这一模式的发展,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瓶颈问题之一。“一测多评”分析方法通过测定一个对照品易得的成分实现中药多成分定量,是适合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系统阐述了“一测多评”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中药多成分定量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复方制剂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一测多评”法的研究思路在20多种中药材、中药饮片及中药复方制剂中得到了验证,有望成为中药质量控制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盐酸马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试验组给予盐酸马尼地平和苯磺酸氨氯地平模拟剂,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盐酸马尼地平模拟剂,比较2组患者基线和治疗期末的血压和心率。2组患者中各选择24例在双盲治疗期开始和结束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24h、昼间、夜间血压平均值和谷峰比值及平滑指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末舒张压和收缩压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比较,2组治疗期末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1)。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2组间治疗期末24 h、昼间及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线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期末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降低(P<0.05,P<0.01);试验组谷峰比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平滑指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马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84.
目的明确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不稳定性斑块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本院冠状动脉造影和冠状动脉内超声明确诊断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6例,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6例入选糖代谢异常组,无糖代谢紊乱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入选糖代谢正常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间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形态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合并糖代谢异常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斑块体积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具有更高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并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体积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85.
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因其切口小、时间短、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法[1].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对12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多种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6β-二羟基胡萝卜苷(Ⅰ)、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Ⅱ)、2,3,4,9-四氢-1H-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Ⅲ)、2,3,4,9-四氢-1-甲基-吡啶骈[3,4-b]吲哚-3-羧酸(Ⅳ)、东莨菪素(Ⅴ)、对羟基桂皮酸(Ⅵ)、对甲氧基苯甲酸(Ⅶ)、己二酸(Ⅷ)。结论 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评价盐酸马尼地平片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及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经过2 w安慰剂导入期后进入双盲治疗期,分别给予试验组药物(盐酸马尼地平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模拟剂)和对照组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盐酸马尼地平片模拟剂)治疗4 w后,若收缩压<140 mmHg(1 mmHg=0.133 kPa)且舒张压<90 mmHg,维持药物初始剂量;若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则药物剂量加倍。继续治疗4 w;比较2组试验前后血压值、耐受性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在双盲治疗期前后于2组受试者中,各选取24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的动态血压指标。采用SAS 6.0统计软件对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疗效指标采用Co-chran-Mantel-Haenszel分析。结果:研究入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240例,对照组120例,完成103例;试验组120例,完成107例。除脱落和剔除病例外,2组患者不同访视时间的依从性良好。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之间的性别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基础血压和心率等基线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盲治疗期末,2组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马尼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有显著疗效,具有良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89.
评价冠状动脉钙化在肥厚型心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连续调查了 99例 30岁以上临床确诊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资料 ,分析其年龄、性别分布和冠状动脉钙化特点 ,并与同期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发现 ,9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钙化阳性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存在性别差异 ,钙化总积分和钙化阳性率分别是 2 1.1± 4 .9和 32 .3% ,均显著低于冠心病组 (2 0 3.2± 34.9和 6 6 .7% ;P <0 .0 1) ;但仍在国人正常的钙化积分切点范围内。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和钙化阳性率仍显著低于冠心病组 (P <0 .0 1)。结果提示 ,电子束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有助于疑似或合并冠心病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鉴别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初步探讨一期椎旁切口双入路切除胸腰段Eden Ⅱ型和Ⅲ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胸腰段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den分型Ⅱ型5例,Ⅲ型7例;术前McCormick分级Ⅰ级8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1例。所有患者均行一期椎旁切口双入路肿瘤切除术,3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门诊随访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有无轴性症状、McCormick分级以评估疗效,复查脊柱MRI,观察多裂肌有无萎缩以及脂肪浸润程度(由轻至重分为Ⅰ~Ⅲ度)。结果12例患者的肿瘤均全切除,术中横突部分医源性破坏3例。病理学结果显示,神经鞘瘤10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黑色素细胞瘤各1例。术后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明显,缓解。术后McCormick分级Ⅰ级8例,Ⅱ级1例,Ⅲ级2例,Ⅳ级1例。12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2.1±21.7)个月(6~62个月)。至末次随访,6例症状改善,5例症状稳定,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症状加重;Ⅱ例MrCormirk分级Ⅳ级改善为Ⅲ级,1例Ⅲ级改善为Ⅱ级,1例Ⅲ级加重为Ⅳ级,8例Ⅰ级和1例Ⅱ级患者的分级无变化;仅1例出现轴性疼痛症状;脊柱MRI显示,1例患者肿瘤复发,所有患者内固定均在位,无松动,骨质愈合好,脊柱稳定性良好,10例患者肿瘤侧的多裂肌萎缩,12例患者的多裂肌均有Ⅰ~Ⅱ度的脂肪浸润。结论初步观察发现,一期椎旁切口双入路切除胸腰段Eden Ⅱ型和Ⅲ型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可以达到肿瘤全切除,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