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56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363篇
预防医学   18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76篇
  8篇
中国医学   149篇
肿瘤学   40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虾青素能否抑制陈旧悬浮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改善红细胞保存质量。方法:采集志愿者血液,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将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加入DMSO,另外3组悬浮红细胞的保存液内加入抗氧化剂虾青素使其终浓度分别为5、10和20μmol/L,悬浮红细胞于2℃~6℃内保存。保存至28 d、42 d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悬浮红细胞内活性氧族的表达状况,采用荧光酶标仪测定红细胞内活性氧族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红细胞内丙二醛含量,扫描电镜观察红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三磷酸腺苷含量,采用紫外测试法测定2,3-二磷酸甘油酸含量。结果:与各自对照组相比,加虾青素的三组储存28 d和42 d悬浮红细胞内活性氧族和丙二醛含量降低,三磷酸腺苷和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升高,改善了红细胞的形态。结论:虾青素可以通过降低储存悬浮红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红细胞保存质量。  相似文献   
42.
综述国外研究中替代决策的相关概念、评估工具,提出替代决策水平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客观评价替代决策者决策能力以及替代决策在国内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综述了护理学跨学科协同创新国内外现状及未来学术团队建设的发展趋势,为建设护理学跨学科协同创新学术团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通过互联网预约检测MSM的HIV、梅毒感染状况, 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广州市2011-2012年通过互联网预约自愿前来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的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 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行为学资料及HIV/梅毒抗体检测结果, 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HIV/梅毒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 904名MSM, 平均年龄(28.77±7.24)岁,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0.3%;未婚占72.7%;HIV和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429/4 904)和4.4%(214/4 904), HIV合并梅毒感染率为1.2%(59/4 904)。约1/3调查对象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性行为时未使用安全套, 43.5%最近3个月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不能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低、职业(工人或农民)、最近3个月与男性发生性行为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既往是否做过HIV检测以及感染梅毒与HIV感染相关联;年龄(≥40岁)、文化程度低、最近3个月的男性性伴数(≥10个)及感染HIV与梅毒感染相关联。结论 基于互联网预约检测的MSM, 危险性行为发生率和HIV感染率较高, 既往HIV检测率较低。应加大应用互联网检测动员, 开发针对低文化、高年龄MSM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建立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应答措施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7年7月至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实验组给予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建立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应答措施。 结果实验组继续或再出血的发现时间、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临床应答措施的建立与实施能降低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风险,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提高患者(家属)、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建立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应答措施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 通过对消化科危重患者SBAR模式标准化交班报告表使用体验的质性研究来探讨该表在消化科危重患者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将根据消化科危重患者病情特点设计的SBAR模式交班报告表用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的危重患者的交班中,使用6个月后通过对18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评价SBAR模式标准化交班报告表的使用效果。结果 SBAR模式标准化交班报告表的使用减轻了护士在护理危重患者时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士自身的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但在过程中存在使用依从性还不全现象,同时希望能与医生也进行SBAR沟通模式交流。结论 运用SBAR模式标准化交班报告表能有效避免由于护士自身能力原因而造成的交班信息缺失,对于防范护理差错、保证患者安全有重要作用。但对临床经验缺乏的护士,需要较长时间培训才能适应该模式。  相似文献   
47.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2年12月~2014年4月接收治疗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高压氧综合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方式治疗,高压氧综合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辅助治疗,高压氧治疗压力为0.2MPa,1次/d,10d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治疗3~8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主要对比项目为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取得了不同的治疗结果,高压氧综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高压氧综合治疗组Ⅰ期与Ⅱ期髋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Ⅲ期与Ⅳ期髋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高压氧综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了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在股骨头坏死疾病早期采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的疗效更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8.
科学健身,重在科学,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必将健康长寿。这是很多老年人健身的经验总结,可谓至理名言。现在长寿的老人越来越多了,这的确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不容乐观的是,中国的很多老年人虽然长寿但身体并不强健,由于疾病缠身,日常生活难以自理,生活质量下降,给社会和家人带来了诸多影响和不便。这些老年人都渴望健康、舒适地生活,有效地锻炼、科学地健身就成为老年人对抗衰老的手段。各种媒体报道和生活事实说明,健身锻炼的确能延缓衰老、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踝关节智能牵伸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平衡、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将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9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和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每日增加20 min的踝关节智能牵伸训练,对照组则将常规康复治疗时间延长20 min。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踝关节生物力学特性评估[包括踝关节僵硬度、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和肌力]和临床量表评分[包括改良Ashworth分级(MAS)、Fugl-Meyer下肢运动评分(FMA-LE)、Berg平衡量表评定(BBS)、6分钟步行试验(6MWT)、改良巴氏指数(MBI)]。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背屈和跖屈肌力、背屈和跖屈AROM、BBS、FMA-LE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跖屈PROM、K背屈、MBI较组内治疗前亦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跖屈和背屈肌力分别为(158.44±14.61)N、(130.22±22.12)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踝关节智能牵伸训练可有效地降低偏瘫患者踝关节僵硬度,改善其踝关节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87例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其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及失调程度,分析不同临床资料患者肠道菌群失调程度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LF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87例患者中出现肠道菌群失调285例,发生率为73.6%,其中,Ⅰ度失调71例,Ⅱ度失调126例,Ⅲ度失调88例.不同程度肠道菌群失调ACLF患者的ACLF分期、营养不良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道菌群Ⅲ度失调的患者,ACLF分期和营养不良程度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LF分期、抗生素使用时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合并内毒素血症、合并胆道感染、营养不良是影响ACLF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CLF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概率较高,而ACLF分期、抗生素使用时间、营养不良及合并内毒素血症、胆道感染、自发性腹膜炎是影响ACLF患者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