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6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观察泻火解毒法对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核转录因子-kB(NF-k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根据前期研究复制竹叶青蛇伤动物及细胞模型。均设置空白组(KB)、模型组(MX)和低、中、高剂量蛇伤胶囊药液组(DY、ZY、GY)5组,每组10样本。在动物实验中,KB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生理盐水,6 h后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MX、DY、ZY和GY经兔右后腿皮下注射0.75 mL/kg竹叶青蛇毒液,6 h后分别灌胃10 mL/kg生理盐水及低、中、高剂量药液。各组每日灌胃1次,连续灌胃1周后采血并分离出血清待测。细胞实验中,KB加入10%正常兔血清培养,MX在KB的基础上加入5μg/mL竹叶青蛇毒液培养,DY、ZY和GY在MX基础上培养6 h后分别加入5%、10%和15%的含中药兔血清继续培养。各组培养72 h后,收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及培养液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中NF-kB、IkBs激酶(IKK)、NF-kB诱导激酶(NIK)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各组细胞IKK、NIK、NF-kB p65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NF-kB p65在各组细胞的表达。结果:动物实验中,MX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KB组均出现了显著升高(P0.01);ZY组和GY组的IKK、NIK和NF-kB p65含量较MX组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细胞实验中,MX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p65的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DY组和ZY组HUVEC中IKK、NIK和NF-kB p65蛋白表达较MX组显著减少(P0.05或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MX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显著高于KB组(P0.01),而DY组和ZY组HUVEC中NF-kB p65的表达较MX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NF-kB信号通路是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关键,泻火解毒法可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来治疗竹叶青蛇伤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诱导大鼠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5只SD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7只。对照组:于大鼠双侧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5mL/kg,间隔时间为30min,隔日1次,共4次(7d);模型组(表柔比星+生理盐水):大鼠腹腔内注射表柔比星4.5mg/kg,隔日1次,共4次(7d),注射表柔比星前30min于另一区域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mL/kg;表柔比星+低、中、高剂量右丙亚胺组:大鼠腹腔内注射表柔比星4.5mg/kg,隔日1次,共4次(7d),注射表柔比星前30min于另一区域腹腔内注射右丙亚胺45、67.5和90mg/kg,隔日1次,共4次(7d)。处死大鼠后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微量丙二醛(MDA)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血浆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较对照组SOD活性降低,分别为(75.10±5.14)和(101.81±13.21)U/mL,F=5.7,P=0.00;MDA含量升高,分别为(13.60±2.88)和(5.28±3.14)nmol/mg,F=7.31,P=0.00;血浆LDH升高,分别为(5.27±0.58)×103和(2.23±0.47)×103 U/L,F=23.7,P=0.00;cTnI升高,分别为(483.38±52.07)和(264.16±52.07)ρg/mL,F=20.13,P=0.00;心肌细胞病理评分升高,分别为2.70±0.20和0,F=8.65,P=0.00;凋亡指数明显升高,分别为(66.54±3.46)%和(1.55±0.74)%,F=126.86,P=0.00。而加用右丙亚胺各组均较模型组提高SOD活性,降低MDA、血浆LDH及cTnI含量,减少心肌病理评分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1或P〈0.05。结论:右丙亚胺对表柔比星诱导的大鼠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以及调节心肌细胞凋亡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63.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院 1986年 8月至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LBL) 64例 ,现报道如下。病例和方法1 临床资料  64例中男 5 0例 ,女 14例 ,男、女比例为 3 5 7∶1。年龄 4~ 80岁 ,中位年龄 2 0岁 ,其中 3 0岁以下 4 5例 ,占70 .3 %。首发部位 :浅表淋巴结 3 2例 ( 5 0 .0 % ) ,纵隔淋巴结16例 ( 2 5 .0 % ) ,其中 8例合并上腔静脉压迫征 ,结外组织器官 16例 ( 2 5 .0 % )。伴有胸膜侵犯 17例 ( 2 6.6% ) ,骨髓侵犯11例 ( 17.2 % ) ,脑侵犯 6例 ( 9.4 % )。发病至确诊时间 1周至1年不等 ,中位时间 2个月。误诊 3例 ,其中误诊为恶性胸腺瘤…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抑制高危胃肠肿瘤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疗效.方法 将50例高危胃肠肿瘤患者术后随机分成生长抑素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接受相同的抑酸、静脉补渍及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患者术后第1d加用生长抑素(思他宁)6 mg,维持24 h,连续5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开始该治疗前和术后第6d空腹抽血桩白介索6(IL-6)、白介素8(IL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两组患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差异.在开始本治疗前,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27.90±14.23)、(33.45±11.53)、(30.17±6.72)pg/ml,对照组为(29.89±14.15)、(32.69±11.78)、(29.35±6.85)pg/ml,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本治疗后,治疗组IL-6、IL-8、TNF-α水平分别为(18.40±3.21)、(26.87±4.37)、(20.18±5.68)p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对照组为(27.45±13.38)、(31.33±5.02)、(28.03±6.26)pg/ml,与治疗前比较,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下降幅度大(P(0.05).APACHEⅡ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5%和25%,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生长抑素可有效抑制胃肠肿瘤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复方“鼻渊通”口服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嗜酸粒细胞型鼻息肉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单纯西药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复方“鼻渊通”口服联合鼻腔冲洗治疗。通过术腔黏膜形态Lund-Kennedy评分和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印迹法(ELISA)进一步探讨“鼻渊通”预防复发的作用机制。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和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和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和ELISA实验表明中药复方“鼻渊通”能够降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以及炎症因子IL-5和IL-13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6.
67.
老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自 1986年 7月至 1999年 3月共收治经病理确诊的老年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患者 2 6 9例 ,占同期收治NHL的 15 8% ,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性 199例 ,女性 70例 ,男∶女为 2 8∶1 0 ,年龄 6 0~ 84岁 ,中位年龄 6 7岁 ,其中 6 0~ 6 9岁199例 ,占 74 0 % ,病程半个月至 4年不等 ,中位时间为 4个月。   2 .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 :按 1971年AnnArbor国际会议分期标准进行分期〔1〕,Ⅰ期 44例 (16 4% ) ,Ⅱ期 85例(31 6 % ) ,Ⅲ期 70例 (2 6 0 % ) ,Ⅳ期 70…  相似文献   
68.
目的 研究麻醉诱导前1.5-2 h饮250ml清流质对接受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麻醉诱导时残留胃渍量及胃渍pH值的影响.方法 入选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在我院接受限期手术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晚午夜开始禁食并被随机分配到糖水组、纯水组或禁食组.术晨麻醉诱导前1.5-2 h,糖水组患者于5 min内饮完5%葡萄糖溶液250 ml,纯水组饮250 ml的纯水.全麻诱导并气管插管后马上置入多孔鼻胃管进行胃渍抽吸,对胃液进行计量及pH值测定.结果 三组患者在性別组成、年龄和体重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水组、纯水组和禁食组的各项试验指标分别为:残留胃渍量(19±14.4)m]、(15±13.4)ml和(16±10.3)m1;胃渍pH值1.64±0.166、2.02±1.265和2.18±1.420;残留胃渍量超过25 ml并且pH值小于2.5的比蜘12/30、7/30和5/30.三项指标在三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麻醉诱导前1.5-2 h饮250 ml清流质对接受限期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麻醉诱导时的残留胃液量及胃渍pH值无影响.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胃癌生长过程中胃周淋巴管、小血管分布及变化规律。方法 以SGC-7901胃癌组织块植入裸鼠胃壁,尔后每隔1周处死1批,取胃周组织切片、双酶染色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淋巴管及微血管并图像分析,荷瘤组为实验组,与正常裸鼠对照。结果 早期荷瘤鼠的淋巴管及微小血管面积、直径、不规则程度、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随肿瘤生长,胃周淋巴管面积、最大直径、平均直径呈总体增加趋势,植瘤3周后较3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荷瘤鼠淋巴管密度比正常裸鼠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周血管面积、最大直径、平均直径、不规则程度随肿瘤生长呈总体增高趋势,植瘤2周后较2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密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植瘤6周后可见胃周5’-核苷酸酶(5’-Nase)活性管道与碱性磷酸酶(ALPase)活性管道存在相通现象。结论 随肿瘤生长胃周组织淋巴管密度增加、管径增粗;血管变化以管径增粗为主。晚期移植瘤的胃周血管可能与淋巴管存在相通现象。  相似文献   
70.
目的建立人胃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胃癌生长和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设立对照组、培哚普利组、卡托普利组,定期观察各组肿瘤生长情况测量肿瘤体积,3周后取出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各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表达和癌周微淋巴管密度。结果培哚普利组、卡托普利组移植瘤体积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受到抑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培哚普利组、卡托普利组肿瘤组织中的MMP-7、VEGF—C(P〈0.05)和LMVD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托普利和培哚普利能明显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以及新生淋巴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