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中重度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5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87例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90 d。采用CT检查判断是否颅内出血,90 d mRS评价患者预后。依据Fazekas量表分为LA组和无L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LA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影响。结果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合并LA者91例(31.7%),出血转化发生率为20.9%(19/91),预后不良为46.2%(42/91);无LA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者196例(68.3%),出血转化发生率为11.7%(23/196),预后不良为20.4%(40/196)。出血转化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LA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0.765,标准误=0.275,Wald值=7.739,OR=2.149,95%CI:1.254~3.684,P=0.012)。90 d预后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LA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回归系数=0.848,标准误=0.357,Wald值=5.642,OR=2.335,95%CI:1.160~4.701,P=0.031)。结论合并中重度LA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发生出血转化的比例高,90 d预后差,且中重度LA是急性前循环脑梗死出血转化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2.
­�ھ���ϵͳѪ˨�γɵ�Ӱ��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占全部脑血栓形成的3.5%,占卒中的0.5%~2.0%[1-3]。此病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因此常被漏诊和误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则会导致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tomography,CT)、CT静脉血管造影(CT venography,CTV)、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DS…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帕金森病小鼠运动障碍的影响以及对多巴胺能(DA)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5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姜黄素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姜黄素+3-MA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腹腔注射建立帕金森病模型,姜黄素组、3-MA组、姜黄素+3-MA组在MPTP腹腔注射的同时分别予姜黄素、3-MA以及姜黄素联合3-MA腹腔注射,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各组小鼠在最后一次药物注射后1、7、14 d进行爬杆、悬挂、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测试,14 d时处死取中脑黑质脑组织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DA神经元存活数目,Western blot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和自噬特异蛋白LC3-Ⅱ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1、7、14 d时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均延长(P0.01),悬挂实验分值均降低(P0.01),旷场实验总距离及平均速度均减少(P0.01),小鼠黑质DA神经元存活数目减少(P0.01),α-Syn和LC3-Ⅱ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7、14 d时姜黄素组爬杆时间缩短(P0.05,P0.01),悬挂实验分值、旷场实验总距离及平均速度均增加(P0.05,P0.01),黑质DA神经元存活数目增加(P0.01),α-Syn蛋白表达下调(P0.01),LC3-Ⅱ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14 d时3-MA组小鼠爬杆时间延长(P0.01),旷场实验总距离及平均速度均减少(P0.05),黑质DA神经元存活数目减少(P0.05),α-Syn蛋白表达增加(P0.05),LC3-Ⅱ蛋白表达下调(P0.05)。姜黄素+3-MA组上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可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障碍,保护DA神经元,通过增加细胞自噬功能从而促进α-Syn的自噬性清除可能是其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帕金森病细胞模型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采用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离子(MPTP)处理建立帕金森病细胞模型,进一步设立姜黄素干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干预以及姜黄素和3-MA同时干预组。各组细胞在药物处理48 h后分别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突触核蛋白(α-Syn)、转录因子EB(TFEB)、自噬相关蛋白多克隆抗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A(LAMP2A)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α-Syn的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姜黄素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数增加(P < 0.01),α-Syn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均P < 0.01),TFEB以及自噬蛋白LAMP2A和LC3-Ⅱ表达上调(均P < 0.01);3-MA和姜黄素同时干预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数增加(P < 0.05),α-Syn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P < 0.05或P < 0.01),TFEB、LAMP2A和LC3-Ⅱ蛋白表达上调(均P < 0.01)。与姜黄素组比较,姜黄素和3-MA同时干预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数减少,LC3-Ⅱ和LAMP2A蛋白表达减少(均P < 0.05)。结论: 姜黄素可激活细胞自噬功能促进α-Syn自噬性清除,从而减轻MPTP所致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在他汀类药物应用基础上短期内使用依洛尤单抗能否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19年10月于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CCU收治的12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使用依洛尤单抗分为试验组(41例)和对照组(87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信息、实验室检查、基本临床信息、超声心动图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基线血脂水平和PCI术后1个月血脂水平。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MACEs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组患者6个月随访期间MACEs和再发心肌梗死累积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后1个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83(0.54,1.54)mmol/L∶1.71(0.98,2.30)mmol/L,P=0.004]。经过6个月随访,试验组5例(12.2%)发生MACEs,对照组13例(14.9%)发生MACEs,两组患者在MACEs、死亡、卒中、靶血管再灌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再发心肌梗死0例,对照组再发心肌梗死9例(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累积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检验P=0.039)。结论:ACS患者在他汀类药物应用基础上短期内使用依洛尤单抗能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同时能降低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再发心肌梗死风险。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肝细胞核因子4A(HNF4A)在胃癌中的表达、预后及生物学作用,并研究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肿瘤免疫分析2.0(TIMER2.0)和基因表达谱交互式分析(GEPIA2)数据库分析HNF4A在胃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KM plotter分析HNF4A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TISIDB数据库和R语言4.1.2分析HNF4A是否参与胃癌免疫调节的过程,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HNF4A在胃癌中的突变情况,GSEA 4.2对HNF4A进行功能富集分析,LinkedOmics数据库预测HNF4A可能调控的基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HNF4A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平板克隆和流式细胞周期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结果 HNF4A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P<0.05),HNF4A高表达胃癌患者总生存率更差(P<0.001)。HNF4A在胃癌中主要以错义突变为主。免疫细胞浸润发现...  相似文献   
47.
朱虹  吴忧 《浙江医学》2023,45(11):1229-1232
疼痛是帕金森病常见且棘手的非运动症状,新近提出的帕金森病疼痛分类系统将帕金森病疼痛分为神经性疼痛、伤害性疼痛和可塑性疼痛。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辅以手术治疗、中药治疗、物理治疗等。本文就帕金森病疼痛分类及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