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对诊断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价值。方法使用蛋白芯片系统检测血清结核抗体的病例共4765例,其中肺结核334例,肺外结核83例,肺结核并肺外结核69例,非结核病4279例。我们采用的蛋白芯片包含了结核分枝杆菌(MTB)中5种成分,即ESAT-6、CFP10、LAM、38KD和16KD。结果 334例肺结核中227例结核抗体阳性,83例肺外结核中50例阳性,69例肺结核并肺外结核中51例阳性,4279例非结核病797例阳性,结核蛋白芯片检测肺结核的阳性率为67.96%,肺外结核的阳性率为60.24%,肺结核并肺外结核的阳性率为73.91%,非结核病的阳性率为18.62%。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是对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的辅助诊断有重要价值。但在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中阳性率偏低,敏感性稍差。  相似文献   
32.
患者 ,男 ,4 0岁。因发热、乏力、纳差、咳嗽、盗汗、消瘦、头晕、听力下降 1月 ,于 2 0 0 2年 7月 12日收入院。患者 5年前有冶游史。查体 :T 39 5℃ ,P 10 8次 /min。消瘦 ,右颈部可触及 3个肿大淋巴结 ,无压痛及波动感 ,大小约 3cm× 3cm左右 ,双肺未闻及音 ,肝区无叩痛、腹部无压痛。血 :WBC 3 6× 10 9/L ,N 72 ,L2 8。ESR 90mm/h ,ALT 16 1U/L ,Na+ 131mmol/L ,Cl 92mmol/L ,PPD、甲丙肝抗体、两对半、肥达反应、TRUST均为阴性 ,血涂片未见疟原虫 ,血培养未见细菌生长。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图像 ,心电图、癌谱均正常 ,胸…  相似文献   
33.
34.
吴友根 《西部医学》2007,19(2):281-281
病例 女,64岁,反复腹泻半年余而就诊。患者自诉每日大便10余次,脓血便,便量少,伴有中下腹部隐痛不适,便后有所缓解。自行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体温正常,心、肺听诊正常。中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ENA谱、肝肾功能、EBC、血尿常规、B超肝胆脾、X线胸片、ECG、全消化道钡餐检查等均正常。血WBC11.9×109/L,N81%、L15%。大便WBC满视野,RBC12~15/HP。大便未查见虫卵、阿米巴滋养体,涂片未见抗酸杆菌;大便培养未见真菌生长,多次培养未分离出志贺氏、沙门氏菌。纤维结肠镜示直肠黏膜下血管纹消失,覆盖较多脓苔,余均正常。结肠镜诊断:直肠炎。取活组织3块,病检示粘膜重度慢性发炎伴部分腺上皮单纯性增生。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结核蛋白芯片检测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方法使用结核蛋白芯片系统检测4 093例患者的血清结核抗体,其中结核病441例,非结核病3 652例。采用结核蛋白芯片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中ESAT-6、CFP10、LAM、38KD和16KD 5种成分,分析其结果。结果 441例结核患者中297例结核抗体阳性,3 652例非结核患者中,647例阳性,结核蛋白芯片检测的灵敏度为67.35%,特异度为82.28%。结论结核蛋白芯片是诊断结核病的较有效方法,具有特异性好、快速方便等优点,对快速诊断结核病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6.
患者,女,49岁。因持续性全头胀痛,耳鸣、乏力、纳差、视物旋转、呕吐2个月余,伴阵发性定向力障碍及晕厥,每次持续约10min后自行缓解,无发热、心慌等症状。当地对症治疗效果差。于2005年1月8日入院。1981年生产时大出血,产后无乳,月经不再来潮,怕冷(一直未检查、治疗)。其弟有乙型肝炎病史。查体:T36.3℃,P60次/min,R18次./min,BP130/80mmHg。背入病房,精神萎靡,表情痛苦,问答尚正确,记忆力、计算力减弱。  相似文献   
37.
《成人慢性气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发表已2年多,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按“共识”要求:①地塞米松、盐酸氨溴索不推荐使用;②α-糜蛋白酶:禁用超声方式进行雾化治疗;③庆大霉素:其疗效及安全性尚缺乏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总之,以上4种药物勿再用于雾化。以上3条是否适用于其他雾化吸入的患者?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广藿香扦插生根特性及其生理生化的变化,为广藿香繁殖育苗和栽培生理提供依据.方法 将“南香”“湛香”“肇香”和“牌香”插条直接扦插于塑料盆中,常规管理不同时间后,测定生根数,根鲜重,根系活力,植株生长速率,干物质增长速率,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随着扦插天数的延长,其生根数、根鲜重和根系活力均不断地增加,植株生长速率和干物质增长速率均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而扦插苗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细胞膜相对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最大值出现的天数分别在扦插后的第3天和第5天.结论 4类广藿香扦插苗的生根和生长特性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39.
广藿香本草及引种历史考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通过对广藿香的本草学研究,考证其基源及在我国的引种历史,澄清文献记载的混乱,以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方法:考查古今文献记载和应用历史追溯,结合实地考察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广藿香药用品种本来并不混乱,但在原植物名称、产地和特性描述中,与同科藿香属植物藿香Agastache rugosus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结论:通过本草考证与综合分析,证明明代以前本草记载的藿香,均为今之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广藿香在我国引种栽培历史可追溯到梁代或以前。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福建泉州短葶山麦冬种植基地土壤、灌溉用水及其药材中的有机氯农药与重金属残留量进行分析评价,为山麦冬安全规范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GC法测定有机氯农药残留量,用ICP法测定铅(Pb)、镉(Cd)、铜(Cu)、铬(Cr)、砷(As)含量.结果:泉州短葶山麦冬种植土壤、灌溉用水和药材中的有机氯农药与重金属残留存在一些差异,但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结论:泉州短葶山麦冬种植基地土壤、灌溉用水和药材符合中药材GAP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