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目的观察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 PTX)对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肾性贫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因尿毒症SHPT接受PTX治疗的58例MHD患者,观察手术前及术后第3、6个月时血清钙、血清磷、碱性磷酸酶(AKP)、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C反应蛋白(CRP)、血白蛋白(Alb)和尿素清除指数(Kt/V),分析术后3个月和6个月Hb水平及EPO用量的变化。结果 58例患者行PTX后iPTH水平明显下降(术前1828.88±811.2 ng/L,术后3个月56.75±158.4 ng/L,术后6个月64.52±178.5 ng/L;与术前比较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6个月的血钙、血磷和ALP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Hb水平明显上升(术前99.92±14.26 g/L,术后6个月123.2±13.65 g/L,均P0.05);术后EPO用量减少[术前235.18±62.65 U/(kg·周),术后3个月158.78±34.24 U/(kg·周),术后6个月112.53±25.37 U/(kg·周),均P0.05]。结论甲状旁切除术能有效控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改善肾性贫血、减少促红细胞生成素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桥式吻合血管组合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1997年2月~2003年10月,采用桥式吻合血管的组合皮瓣修复小腿大面积皮肤缺损8例,男7例,女1例;年龄10-49岁。均为车祸伤。新鲜外伤3例,陈旧外伤5例。均为胫腓骨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缺损、骨外露,皮肤缺损范围25cm×18cm~70cm×12cm,伴胫前或胫后血管长段挫灭缺损3~7cm。结果术后1例发生皮瓣静脉危象,经重新吻合静脉后,危象缓解;1例皮瓣尖端3cm×1cm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例伤口感染,经换药后创面愈合,其余皮瓣均成活。术后4~6周皮瓣断蒂,双小腿分开;5~10个月骨折愈合。均获随访2~7年,皮瓣颜色正常,弹性好,毛发生长,恢复保护性感觉,可以正常工作生活。结论桥式吻合血管组合皮瓣为皮瓣提供了可靠的供应血管,是治疗濒临截肢肢体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1996年4月以来用带血管蒂肌蒂骨(骨膜)瓣移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4例,经过1~10年随访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4例。年龄17~60岁,平均46岁。股骨颈骨折骨不连伴头坏死3例,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伴头坏死1例,浮动髋1例,激素性7例,酒精性1例,特发性1例。其中双侧者3例,右髋10例,左髋7例。按Ficat分期:Ⅰ期0髋,Ⅱ期4髋,Ⅲ期10髋,Ⅳ期3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足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背及虎口区软组织缺损伴肌腱外露5例,修复足背及趾区域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11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小3cm×2 cm,最大10 cm×5 cm. 结果 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皮瓣成活.手背3例、足背1例皮瓣略显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术,手、足功能恢复满意;供区肢体无功能障碍. 结论 游离腓动脉穿支皮瓣可修复手足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5.
1995年 10月~ 2 0 0 0年 3月作者采用组合组织移植的方法 ,修复 18例足踝部严重组织缺损 ,保留和重建足踝部功能 ,获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 16例 ,女 2例。年龄 5~ 5 4岁。平均 2 8岁。其中12例为交通肇事引起 ,4例机械损伤 ,1例为烧伤 ,1例为火器伤所致。急诊手术 10例 ,感染创面择期手术 3例 ,晚期手术 5例。足部组织缺损 5例 ,单纯踝关节组织缺损 2例 ,足踝部组织缺损 11例 ,其中皮肤软组织缺损 12例 ,合并跟腱、血管、神经缺损2例 ,合并骨关节缺损 4例。方法 :股前外侧皮瓣与胸脐皮瓣组合移植 8例 ,双侧股前外侧皮瓣组合…  相似文献   
16.
17.
创伤所致肢体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致骨、肌腱、血管、神经外露,或发生节段性的骨缺损、神经血管缺损及骨髓炎等,通常将这种毁损伤的肢体称濒临截肢的肢体[1]。此类损伤多须采用组织瓣联合移植的方法,才有可能保留肢体、恢复肢体的功能、减少截肢及感染率。我院自2000年6月至2011年6月,应用皮瓣联合移植或皮瓣组合骨瓣联合移植修复濒临截肢肢体7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肩关节镜诊断肩胛下肌肌腱撕裂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术前肩关节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的效能,包括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等。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关节外科180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102例,年龄为51.0±3.8岁(31~70岁);左肩手术者56例,右肩手术者124例。分析比较术前超声、MRI检查和肩关节镜术中发现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的结果,计算超声、MRI检测肩胛下肌撕裂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等。通过kappa系数一致性检验评估超声和MRI诊断肩胛下肌肌腱撕裂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关节镜诊断,有76例存在肩胛下肌肌腱撕裂(76/180),而超声诊断肩胛下肌肌腱撕裂有66例(66/180),其中45例经关节镜证实诊断正确。超声诊断的敏感性为33.5%,特异性为93.4%。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68.1%。对于较小的撕裂(1、2型),超声敏感性为31.6%,而对于较大的撕裂(3~5型),超声敏感性为74.2%。MRI诊断肩胛下肌肌腱撕裂患者为78例(78/180),经关节镜手术证实,其中69例诊断正确。MRI诊断的敏感性为37.6%,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股骨颈骨折由于股骨头血供受到损伤,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故治疗重点在于预防骨不连与股骨头坏死,促进坏死骨的修复。自1993~2001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蒂骨瓣移位植骨术治疗2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骨间背侧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背部创面的手术效果,并分析疗效。方法1995年12月至2005年3月,应用骨间背侧动脉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手背部皮肤缺损32例,年龄18~52岁,平均31岁,25例获得随访。结果32例成活31例,1例皮瓣坏死。随访观察皮瓣外形、质地优良,功能良好。结论骨间背侧动脉逆行筋膜皮瓣是修复手背部创面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