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探讨亚甲蓝染料定位法检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5例腋窝淋巴结临床检查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在行乳腺癌根治性手术前用0.5%亚甲蓝4 mL注射定位,单独活检SLN;同时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根据注射部位,将入组患者分为乳晕注射组(34例)和肿块旁注射组(31例),其中对两组的检出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8例患者SLN成功检出,检出率为89.22%(58/65),假阴性率为8.33%(1/12)。乳晕周围注射组的检出率为85.29%(29/34),假阴性率为20.0%(1/5);肿块周围腺体内注射组检出率为93.55%(29/31),无假阴性病例。两组的检出率和假阴性率比较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5例出现SLN和非SLN均蓝染,其中乳晕周围注射组11例,发生率为37.93%(11/34),肿块周围腺体内注射组4例,发生率为13.79%(4/3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亚甲蓝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乳腺癌SLN示踪剂;肿块周围腺体内注射SLN定位较乳晕注射准确。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狭窄及斑块性质与脑卒中危险性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26例临床诊断为TIA的病人行头颅CT平扫,脑CT灌注和颈动脉血管成像。评价脑CT灌注成像的峰值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等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结果:26例TIA患者中,CTA显示颈动脉狭窄19例,轻度7例(37%),中度8例(42%),重度4例(21%);发现颈动脉斑块44处,其中混合性斑块9处,钙化性斑块22处,纤维性斑块7处,脂质性斑块6处。老年组钙化性斑块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在26例TIA患者中,21例头颅CT平扫正常,5例有腔隙性脑梗塞,其中多发2例。26例脑CTP检查,异常17例,正常9例,17例脑CTP异常患者患侧与对侧的平均TTP分别为(11.25±1.94)s和(8.64±0.96)s, 经配对t检验:t=9.418,P<0.01,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侧平均CBF、平均CBV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6个月中3例发生脑梗塞。结论:TIA患者颈内动脉狭窄与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CT脑灌注成像结合CTA,不仅可以发现颈动脉有无狭窄及斑块的性质,还可以了解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脑组织的损害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MSCT)脑灌注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34例临床拟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头颅CT平扫,脑CT灌注成像.评价脑CT灌注成像的达峰时间(T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全部病例3~7天内复查CT及临床随访.选取20名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常规CT平扫显示: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4h内,15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19例未见异常,后经复查CT及临床随访证实,2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7例为急性脑梗死.脑CTP显示:3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24h内,32例脑CTP灌注异常,2例脑CTP灌注正常,脑CTP显示患者感兴趣区内脑血流量(rCBF)、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达峰时间(rTTP)明显改变,病灶侧与对照侧、病灶中心区与周边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CT平扫的敏感度44.11%,特异度71.42%;CTP的敏感度94.11%,特异度100%.结论 脑CTP能够早期诊断急性脑梗死,定量分析可区分中心梗死区与缺血半暗带区,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4.
浆细胞性乳腺炎所致复杂窦道的保乳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 cell mastiffs,PCM)又称慢性乳腺炎或乳管扩张症,是非哺乳期的一种非感染性乳腺炎症.PCM若在急性或亚急性期未做及时正确的处置,将会形成乳房多个象限的复杂窦道和坏死病灶.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颈动脉狭窄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诊断.方法 对26例临床诊断为TIA的患者行颈动脉MSCTA检查,将扫描数据进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其中8例进一步行颈动脉DSA检查.结果 26例TIA患者中19例有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其中轻度狭窄7例(37%),中度狭窄8例(42%),重度狭窄4例(21%);发现颈动脉斑块44处,其中混合性斑块9处,钙化性斑块22处,纤维性斑块7处,脂质性斑块6处.随访6个月中3例发生脑梗死.结论 MSCTA能很好地显示颈动脉管腔有无狭窄、程度及斑块的性质,对颈内动脉TIA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以及预后估计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 了解中山市某高级中学学生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为完善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提供对策依据.方法 在中山市某高级中学3个年级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5个班级715名学生进行健康知识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健康知识回答正确率高于60%的有6项,甲型肝炎传播途径和计划免疫的2项回答正确率低于60%,且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7项健康行为中,有4项高于60%,3项低于6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学校应该加强健康教育力度,针对薄弱环节制定疾病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27.
目的:对基于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X线拍片诊断效果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45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临床X线拍片诊断,并对其X线片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经X线片检查均得到准确诊断,诊断准确率为100%;45例患者中有29例诊断是机械性肠梗阻,占比为64.4%,X线片表现出肠腔内存在积气,其内可观察到异物、肿瘤、肠襻粘连肥厚阴影;13例患者诊断为动力性肠梗阻,X线片表现为空肠、回肠以及结肠的肠腔发生显著扩张,在肠腔内能够观察到大小不一的液平面,呈现为阶梯样排列,肠壁明显增厚,经分析可能为肠壁水肿所导致。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效果良好。结论:X线片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显著,诊断准确性较高,为目前临床急性肠梗阻诊断的首选方法,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关注并推广。  相似文献   
28.
浆细胞性乳腺炎(plasm cell mastitis PCM)又称慢性乳腺炎或乳管扩张症,是非哺乳期的一种非感染性乳腺炎症.PCM若在急性或亚急性期未做及时正确的处置,将会形成乳房多个象限和区段的小脓肿或复杂窦道,此时手术就较为困难,特别是要求保留乳房的患者.  相似文献   
29.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30岁,因“发现皮肤瘀点瘀斑3d”入院,患者1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否认肝炎、结核、伤寒传染病史。体格检查:重度贫血貌,面色苍白,皮肤巩膜无黄染,双下肢见散在针尖大小新鲜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骨无压痛,肺部听诊无异常,心率94次/分,心律齐整,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1.53&#215;10^9/L,血红蛋白67g/L,血小板18&#215;10^9/L,中性粒细胞0.08&#215;10^9/L网织红计数0.23%,骨髓涂片: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文献   
30.
患者女,26岁,已婚。因发现右乳肿块3个月于2006年2月入院。产后1年。5年前在外院行胃癌根治术,病理报告为低分化腺癌,病灶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淋巴结情况不详,术后未行辅助治疗。体查: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缘约5cm处扪及3个直径约1.0cm类圆形硬结,呈弧形紧密排列,较表浅,与皮肤无粘连,表面皮肤光滑,无结节,无凹陷,其中2个肿块质地中等,另1个肿块质地稍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