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0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至今,HIE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今嗣产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2.
多普勒超声对胎儿房性期前收缩常压氧治疗前后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应用多普勒超声评价常压氧疗法治疗胎儿房性期前收缩的疗效。方法 对多普勒超声确诊 173例未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房性期前收缩胎儿 (偶发、频发、房早未下传 )行常压氧疗法治疗 ;对照组 63例为单纯性房性期前收缩未行常压氧疗法治疗者。结果 ① 173例房性期前收缩经常压氧疗法治疗第 2疗程平均转归率为 97.8% ;②瓣膜反流减轻或消失 ,心包积液减轻或吸收 ,外周血流频谱明显改善 (P<0 .0 5 ) ;③对照组 63例中 12例属停止饮用兴奋性饮品后期前收缩消失 ,11例随孕周增加而加重 ,1例发生短阵房性心动过速。结论 短时间间歇性孕妇面罩常压氧疗法可明显提高胎儿血氧分压而不会降低胎血中的pH值 ,增加胎儿氧的供应和利用 ,有效地控制胎儿房性期前收缩 ,且舒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3.
臂丛麻醉后引发高压氧舱内气胸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肢体外伤后的高压氧治疗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这些病例多是急诊 ,年龄较轻 ,身体状况好 ,往往容易在高压氧治疗接诊时忽略了可能存在的禁忌证 ,而引起不良后果。现将我院一例臂丛麻醉后引起高压氧舱内气胸的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 ,4 5岁。因右手被机器绞伤 ,手背、手指皮肤撕裂 ,中指不全离断而入院。检查 :心肺无异常。即在右锁骨上径路臂丛阻滞麻醉下行清创缝合术。次日因中指末节血运不良 ,色发紫 ,急诊高压氧治疗。进舱前询问病史 ,患者诉术后稍感右胸痛 ,无咳嗽、胸闷等。检查 :一般状况好 ,呼吸平稳 ,心肺听诊、叩诊无异常。 8…  相似文献   
44.
新生儿窒息β—内啡肽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新生鼠脑缺氧缺血后脑内及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显著高。皮层β-EP的含量与皮层水肿程度显著相关。新生儿窒息时血浆β-EP的含量和血PH,PO2值呈显著负相关;与PCO2值呈显著正相关。给动物注射适当量的纳洛酮和抗β-EP血清,可显著减轻脑水肿;注射β-EP则可显著加重脑水肿,提示β-EP可能参与和加重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观察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血浆和大脑皮层的神经肽Y1-36(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动态变化。方法 7d龄新生大鼠左侧颈总动脉结扎形成缺血,并吸低氧氮混合气形成缺氧,随机分为脑缺氧缺血 常氧高压氮组,脑缺氧缺血 HBO治疗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再按不同时间各分成4个小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即刻行HBO治疗,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浆和大脑皮层的神经肽Y1-3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活性物质(ir-NPY,ir-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血浆ir-NPY和ir-CGRP,双侧皮层ir-NPY,伤侧皮层ir-CGRP含量不同程度升高;HBO治疗,可部分抑制血浆ir-NPY,ir-CGRP的升高,左侧皮层ir-NPY水平的升高被明显抑制,右侧皮层ir-CGRP水平受影响较小。结论 缺氧缺血性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与外周及中枢神经肽Y1-3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过量生成有关,HBO治疗降低外周神经肽Y1-36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降低伤侧脑区神经肽Y1-36的水平,可能是减轻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6.
强啡肽A1—13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强啡肽A1~13在新生鼠脑缺氧、缺血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7日龄新生鼠右侧颈总动脉结扎并在低氧环境下制成半球性脑缺氧、缺血模型,观察脑损伤后不同时间、不同脑区强啡肽A1~13免疫活性物质含量的改变,和小脑延髓池注射强啡肽A1~13抗血清对脑损伤病理过程的影响。结果:新生鼠脑组织缺氧、缺血后不同时间,强啡肽A1~13含量在皮层、下丘脑和海马回均显著升高,以大脑皮层含量升高最为明显;小脑延髓池注射8μl强啡肽A1~13抗血清,可明显减轻损伤后脑水肿,改善新生鼠的一般状况。结论:强啡肽A1~13参与脑缺氧、缺血的病理过程,过量的强啡肽A1~13有加重脑缺氧、缺血后病理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1999年开始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高压氧科利用舱外高流量吸氧(亦称为常压氧治疗)进行高压氧预治疗,同时进行了入舱前指导,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不同时间皮层、下丘脑、垂体及血浆SS含量显著下降,而海马及纹状体SS含量显著升高;新生儿窒息时血浆SS含量的下降与血pH、PCO_2值呈正相关;与PO_2值呈负相关。提示SS可能参与了新生儿窒息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9.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是我国伤残儿童重要病因之一.至今,HIE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当今嗣产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