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随着转化医学概念的提出,得到越来越多的基础医学与基础医学研究专家的认可。本文从理论课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验课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提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启示,并将转化医学概念引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62.
Objective To perform taxonomic studies on a novel macrolactin-producing gram-positive bacterial strain MS1721 isolated from the mud at a depth of 30 m in the East China Sea. Methods Taxonomic studies were conducted based on the phenotypic and BIOLOG analysis, 16S rDNA gene sequencing and blast analysis, and fatty acid components analysis.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macrolactin S was determined by evaluation models established in our lab. Results MS1721 strain displayed high similarity with genus Bacillus in similarity values between 97%~99%, in which the nearest neighbor was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with the similarity value of 99.6%. The predominant fatty acid component was 15:1 iso H/13:0 3OH. Conclusions MS1721 strain belongs to the genus Bacillus, and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MS1721 was proposed as the name for this strain on the basis of the taxonomic data. The second metabolite-macrolactin s produced by this strain exhibited obviou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制备可生物素化的可溶性HLA-A2/HPV6E7单体,进一步组装成PE标记的可溶性HLA-A2/HPV6E7四聚体。方法以原核表达的sHLA-A2BSP为重链,β2m为轻链,与人工合成的HPV6E7(22-30)抗原肽(GLH-CYEQLV)利用稀释法进行共折叠复性得到单体。利用HLAI类分子单抗(W6/3)和抗Bzm抗体进行Westernblot和ELISA鉴定折叠产物的构象。以BirA酶对其进行生物素化,经过超滤离心后得到纯化的sHLA-A2/HPV6E7单体,再与Streptavidin-PE按4:1比例混合形成四聚体。结果该四聚体具有与HLA-A2阳性HPV6感染的CA患者的抗原特异性CTL结合活性。结论成功获得了天然构象的sHLA-A2/HPV6E7单体及PE标记的HLA-A2/HPV6E7四聚体。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对北沙参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鉴别,并对比不同产地北沙参药材中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的不同。方法 自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收集不同产地的北沙参药材共16批,然后进行研磨打粉。对北沙参粉末样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方法提取挥发油。将挥发油样品进行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检测,对所得的质谱结果利用NIST 11.0数据库进行比对。结果和结论 从16个批次共48个北沙参挥发油样品中获得12个共有组分,都可作为北沙参挥发油的指标性成分,其中以法卡林醇为其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产于河北的3批样品中的挥发油成分及含量均较少。去皮加工的北沙参样品中挥发油总体含量比不去皮加工的北沙参少,并且发现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仅存在于有皮的样品中。去皮加工方式会使一些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如EPA,可能会影响北沙参的药用活性。  相似文献   
65.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存在潜在的致癌性,控制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汇总了现阶段国内外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的常用方法,综合分析了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各方法的优缺点,归类了目前减少或替代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并对亚硝酸盐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2005年8月~2010年7月间使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20例,分析不同型病例手术满意率、手术时间、月经经期、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患者总体满意率为97.5%,0~I型患者满意率为98.2%(112/114),Ⅱ型患者83.3%(5...  相似文献   
67.
目的:建立一种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饮用水中微量锰的方法。方法:以硝酸铵为基体改进剂,在适宜的干燥、灰化、原子化温度下,直接进样测定。结果: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0~4μg/L,检出限为0.67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100.8%~106.9%,相对标准偏差为1.50%。结论:该法检出限低,精密度好,准确性高,适合饮用水中微量锰的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益肾健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对血清ALP、BGP、TRAP、β-CTx的影响。方法:选择10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碳酸钙片(钙尔奇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肾健骨汤治疗,连续治疗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密度、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P、BGP均升高,血清TRAP、β-CTx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血清ALP、BGP均高于对照组,血清TRAP、β-CTx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7%,对照组为73.5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健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疗效,可改善患者骨强度,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  相似文献   
69.
总结报告2000年1月-2003年6月在内科住院并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57例,通过取深部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了解肺部细菌种类和药敏情况,发现细菌种类多且对大量抗菌素不敏感是其特点.因此,做好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是预防和治疗继发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0.
一株海洋芽孢杆菌的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一株编号为ZJ8112的分离自东海海域海泥样品的细菌进行鉴定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传统的分类学方法观察菌株ZJ8112的形态、耐盐度,结合16S rDNA 序列分析在GenBank上进行比对以确立其进化地位.利用稻瘟霉菌(Pyricularia oryzae)P-2b、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和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作为抗菌活性指示菌,检验ZJ8112的抗菌活性.结果:枯草芽孢杆菌ZJ8112革兰染色阳性,芽孢中生.其最佳生长盐度为10%,属于中等嗜盐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发现其与Bacillus subtilis F121112在进化位置上最为接近.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已经提交GenBank,接受号为EU100745.综合ZJ8112菌株的培养特性和形态特征,可认为ZJ8112是一株海洋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强的抗稻瘟霉菌和抗大肠埃希菌活性.结论:ZJ8112为中等嗜盐的海洋细菌,其最适盐度为10%.生物学活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其发酵液具有很强的抗稻瘟霉活性和抗大肠埃希菌活性,具有潜在的抗生素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