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5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介绍并简要地讨论了一门新学科——"体质食养学"。它以匡氏人体体质学理论为基础,以食为药,以食物性、味、功能调节、纠正病理体质,辅助治疗常见疾病。同时,对"体质食养学"的概念、原理、意义及其发展过程作了阐发,并探讨了它在临床诊疗中运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42.
如何使食物烹饪后既做到色、香、味、形、质兼美,无害,又做到利于吸收,益人健康,强人体质呢?首先,我们应了解一下食物在加热过程中至少发生了哪些变化:  相似文献   
43.
通过随匡师近12年妇科临诊,今总结、归纳其辨质论治总则、细分步骤及遣方、用药特色。阐述女性体质及病因特点。列举匡师妇科临床典型医案;剖析其辨质思路;分析、总结其用方、遣药经验;进而解密其临床显效方、药之医理及药理。  相似文献   
44.
运用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养学的理论分析,不同体质类型在白带方面有不同的反映特征,可用不同的调整食物的办法进行有效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5.
病理学是上承生理学,下启药理学和临床各科的桥梁性学科。研究新干线是指一种发展中医药学学术的新思路,既不是传统的以经注经,也不是貌夸神离地企图以西方现代科学去取代中医药学。而是以中学为海。西学为川,和舍而创新的实践与概括。文章为作者50多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研究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相似文献   
46.
韩医四象医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医四象医学研究动态匡调元,张文宣我们应韩国园光大学校附设韩医科大学韩医研究所所长郑遇悦教授的邀请在1993年10月23日举行的第16届全国韩医学学术大会上分别作了“中医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实验研究”和“《东医宝鉴》对中医学的影响”的学术报告。在此...  相似文献   
47.
中国人有爱吃素菜的优良传统。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有良好的通便功能,故中国人直肠癌发病率远低于吃荤腥的西方人。下面介绍几种不太受人重视的蔬菜的疗效及其体质宜忌。 荠菜 味甘性湿,末代大文豪辛弃疾有诗云:“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李时珍说:“冬至后  相似文献   
48.
本实验采用了“猫吓鼠”、“人吓猫”及“爆竹吓狗”等3种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观察了惊恐对小白鼠、猫及狗的睾丸、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等内分泌腺和部分脏器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实验恐伤肾组小白鼠、猫及狗的睾丸和脑垂体等组织在形态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电镜观察证实,小白鼠的睾丸精子成熟过程受阻,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等均有胞浆内细胞器变性、坏死,细胞核固缩、核溶、坏死等表现。恐伤肾在病理形态上的改变主要在垂体—性腺轴。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历代无极思想的探索,发现易学、《老子》、《庄子》和诸多佛经里有很多理论实际上都是在论述"有无共存互化,正反离合,隐而有序"的"无极态",发现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在顶端上是一致的、互通的,"同归而殊途"。遂提出了"无极哲学",并就"无极哲学"的基本范畴、基本思想、逆返无极的方法及其"无极哲学"的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0.
1986年庆祝《中西医结合杂志》创刊五周年时,我写了一篇“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回顾了自1960年自学中医学后研究中医病理学和体质病理学的26年。1985年我访美回来,蒙四川省委厚爱,令我去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任副院长,参加建院工作。上有青天一片,下有草地一方,我自知不才,朽木难雕,先后三次上书谢辞,不准,只好迫着上轿。但我心不在焉,仍不停地苦口游说,只求出川东迁。诚则金石为开,好不容易在卫生部、四川省及上海中医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终于在1988年8月调到上海,开始了我的新的研究生涯。在上海中医学院各级领导的支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