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院办院管"模式是三级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一种模式.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对此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从而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避免内部劣势和外部风险,达到完善此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刘涵荫  李雁 《癌症进展》2015,(1):35-38,43
肝癌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疾病,其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发生转移,确诊时多数患者已处于疾病的中晚期;患者的预后极差。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门新兴的治疗技术,其应用及与其他治疗手段联合在中晚期肝癌的诊治方面有一定优势。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为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抗血栓形成作用初步探讨丹红化瘀口服液(Danhong Huayu Koufuye,DHK)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毛细管法检测新西兰兔凝血时间,断尾法检测昆明种小鼠出血时间,同时考察DHK对大鼠下腔静脉结扎诱导的静脉血栓、动-静脉旁路血栓和Fe Cl3诱导颈动脉血栓3种血栓形成的作用。凝血时间、出血时间、下腔静脉血栓和动静脉旁路血栓实验动物分为4组:溶剂组,DHK低剂量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0.60,2.25,1.60,1.60 g·kg-1·d-1),DHK高剂量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1.20,4.50,3.20,3.20 g·kg-1·d-1),阿司匹林组(各实验剂量分别为2.88,11.26,7.81,7.81 mg·kg-1·d-1);Fe Cl3诱导颈动脉血栓实验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DHK低、高剂量组(1.60,3.20 g·kg-1·d-1),氯吡格雷组(30 mg·kg-1·d-1)。凝血时间实验采用单次及连续ig给药5 d后进行指标检测,其余实验均连续ig给药5 d后进行指标检测。结果:与溶剂组比较,DHK高剂量组显著延长新西兰兔凝血时间(P0.05)和小鼠出血时间(P0.05)。与模型组比较,DHK高、低剂量组抑制大鼠下腔静脉血栓、动-静脉旁路血栓和Fe Cl3诱导的大鼠动脉血栓的形成(P0.05)。结论:DHK有明显的活血化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DFI对VSD修补术后残余疾的价值。材料与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所有室间隔缺损病人,发现5例病人有残余瘘,并对病人进行跟踪观察。结果:2例病人于12周后自然愈合,其Vamx<2m/s;另外3例术后52周内尚未闭合,其Vamx均>2m/s;提示Vamx2m/s可以作为判断残余瘘自然愈合的量化界限。结论:CDFI能够很好地显示VSD与周边结构的关系,可以指导术者采取恰当的修补方法避免残余瘘。  相似文献   
15.
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治疗(摘要)路少林李军费立聪郑培坤刘涵1989~1994年,我院对11例贲门失弛缓症病人进行了经腹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16~49岁,平均32.4岁。病程1~10年。所有病人均有...  相似文献   
16.
背景:前期应用骨髓间充质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模拟神经系统疾病动物实验模型取得较好效果.目的:观察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10/2009-04应用自体骨髓间充质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7例.骨髓穿刺术抽取自体骨髓血50~60 mL,在体外经过分离培养后,制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由患者自体脑脊液诱导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通过腰椎穿刺术经蛛网膜下腔鞘内注射输注方式移植.观察患者移植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移植后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经移植治疗后3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出院后随访6个月,7例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移植前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提示自体骨髓间充质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疾病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对所收集的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每日1粒,分别于用药前、用药1个月时测定患者肺功能,并评价患者胸闷、呼吸困难、6 min步行距离等一般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用药1个月后肺功能较用药前明显改善,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好转,6 min步行距离较前明显增加.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长期吸入能显著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刘涵生 《医学综述》2013,19(8):1348-1351
大鼠是肝脏外科研究最常使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其肝切除模型被广泛应用于肝脏外科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对大鼠的肝脏解剖得到进一步的认识,其肝切除模型也得到改进和拓展。肝脏的切除量、切除方式及围术期干预措施的不同,产生了不同效用的实验模型。这些模型为深入开展肝脏外科基础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总结分析大鼠肝脏的解剖、肝切除的技术进展、肝切除模型研究现况及局限性等,对更好地利用这一模型进行基础和临床科研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OLQ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SACC-83增殖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预测POLQ的表达调控因子.方法:应用数据库分析POLQ在肿瘤中的表达,并预测与POLQ启动子结合的FOXM1及二者的表达相关性.将体外培养的SACC-83细胞分为2组,用基因沉默技术(siRNA)抑制实验组细胞中POLQ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