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UⅡ(UrotensinⅡ)作用于大鼠心脏效应的电生理机制及可能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给予不同浓度的UⅡ、KT5720+UⅡ及KT5720对照组后,观察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密度的变化。结果①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单个心肌细胞上给予不同浓度的UⅡ(10-9~10-5mol/L)灌流,Ica-L峰值分别下降为(6.70±1.78)pA/pF、(5.93±2.02)pA/pF、(5.40±2.15)pA/pF、(4.54±2.00)pA/pF、(3.80±1.82)pA/pF,与对照组(8.03±1.20)pA/p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灌流KT5720的基础上给予UⅡ(IC50),Ica-L峰值二者比较变化不明显。结论 UⅡ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大鼠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强度,KT-5720可阻断UⅡ对大鼠心肌细胞钙电流的抑制作用,UⅡ可能通过PKA途径抑制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而发挥其心功能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竭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及结肠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模型组20只,模型组采用左肾切除后给予腺嘌呤200 mg/(kg·d)灌胃4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分别于灌胃后4和8周采集血清、肾组织、结肠组织标本,ELISA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TNF-α、IL-6、脂多糖(LPS)水平,HE染色观察病理,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中LC3、beclin-1、ZO-1、claudin-1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逐渐出现反应迟钝、毛色枯黄、眼结膜苍白。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炎性因子水平较假手术组升高,并且8周时较4周升高显著(P<0.05)。模型组肾脏逐渐出现肾小管扩张,淋巴和单核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结肠出现肠绒毛萎缩、倒塌,黏膜层炎性细胞浸润,且8周时较4周加重。模型组结肠组织中LC3Ⅱ/Ⅰ、beclin-1、ZO-1、claudin-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且8周时较4周降低更多(P<0.05)。结论 慢性肾衰竭导致大鼠肠黏屏障损伤,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自噬有...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rotensin Ⅱ,UⅡ)对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ardiac myofibroblasts,CFs)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Fs作为实验模型,不同浓度UⅡ处理细胞后,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细胞上清中TGF-β1的含量变化,分别利用CKK-8细胞增殖法及Western blot分析UⅡ受体拮抗剂(SB-611812)及PKA特异性阻断剂(KT5720)对UⅡ诱导的CFs增殖及胶原蛋白col-Ⅰ、col-Ⅲ表达的影响。结果 UⅡ 10-10,10-9,10-8 mol·L-1处理细胞后,CFs培养上清中TGF-β1的含量及各组CFs的吸光度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而在10-7 mol·L-1 UⅡ处理细胞后,上述参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1 mol·L-1 SB-611812+10-8 mol·L-1 UⅡ组和1 mol·L-1 KT5720+10-8 mol·L-1 UⅡ组的TGF-β1的含量及CFs的吸光度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显著低于10-8 mol·L-1 UⅡ组(P<0.05),且两组col-Ⅰ、col-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均低于10-8 mol·L-1 UⅡ组。结论 UⅡ上调TGF-β1水平促进了CFs的增殖,诱导细胞表达胶原蛋白col-Ⅰ、col-Ⅲ,这一过程可能涉及cAMP-PKA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34.
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6例糖尿病肾病病人分为A和B两组,A组26例,Scr正常,24h尿蛋白大于等于0.5g,分为A1和A2线各13例,B组20例,Scr在110-354umol/L,分为B1和B2各10例,A1和B1组给予氯沙坦50-100mg/d,A2和B2组给予洛汀新10-20mg/d,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血压,24h尿蛋白,Scr t BUN变化。结果:氯沙坦和洛汀新均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降低Scr和BUN水平,且氯沙坦无干咳副作用,较洛汀新更少发生高钾血症以及Scr进一步升高,结论:氯沙坦可有效降低血压,减少蛋白尿,降低Scr和BUN水平,阻止或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且副作用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5.
CD2AP与慢性肾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肾脏病主要表现为尿蛋白排泄增加,肾脏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可导致慢性肾衰竭发生.近年来随着慢性肾脏病尿蛋白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开展,已经发现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即足细胞在慢性肾脏病蛋白尿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往认为血管基膜是主要的滤过屏障,目前认为足细胞裂孔隔膜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是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的主要因素,有多种重要的足细胞相关蛋白与其功能密切相关[1],CD2相关蛋白(CD2 associated protein,CD2AP)为其中重要蛋白之一,研究发现CD2AP 不仅参与T 细胞的活化,而且对肾脏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其异常表达可能是引起人类肾脏疾病的诱因之一[3],本文拟针对CD2AP 的结构特征,其表达异常与慢性肾脏病足细胞病变及蛋白尿等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血清钠浓度与蛋白能量消耗(PEW)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符合入选标准的PD患者88例,用标准技术测量患者的中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中臂肌围,采用主观综合评估法(SGA)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检测各项生化指标。根据入组患者血钠浓度的平均水平分为A组(血Na 137 mmol/L)和B组(血Na≥137 mmol/L),分别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人体学指标、生化指标、SGA评分。结果:(1)男48例,女40例,年龄20岁~78岁,平均(49. 6±13. 93)岁,透析时间3月~64月,平均透析龄(16. 25±13. 57)月;糖尿病患者24例,占(27. 3%);(2)我院PEW患病率为39. 7%;(3)与B组相比,A组中臂围、中臂肌围、血清白蛋白水平偏低,SGA评分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4)两组的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血压、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脂、血钾及血钙、血肌酐、血hs-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5)血钠浓度与中臂围、中臂肌围、血清白蛋白呈正相关(P 0. 01),与SGA呈负相关(P 0. 0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PEW发生率较高,随着PD患者血钠水平的降低,PEW发生率增加,提示预防PD患者的低血钠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PEW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命。  相似文献   
37.
综述肠道菌群失调和糖尿病肾病进展之间的联系,包括炎症、短链脂肪酸、蛋白质代谢终产物等,探讨肠道菌群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糖尿病肾病发病率的逐渐增加,使其成为世界公共卫生组织越来越重视的问题之一。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肠道菌群与肾脏疾病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在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趋于明显,两者形成恶性循环使肠道微生物稳态及肾功能逐渐恶化。  相似文献   
38.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血红蛋白变异度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为CKD患者肾性贫血及颈动脉硬化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01月~2018年02月就诊于山医大一院1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资料,入选患者为CKD3~4期及5期,并行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情况,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及非颈动脉硬化组,测定组受检者的血样指标,计算患者血红蛋白变异度指标,对比2组间相关生化指标及血红蛋白变异度情况。结果:121例患者中有颈动脉硬化者82例,发生率达67. 77%(82/121)。CKD5期较CKD3~4期血红蛋白变异度及颈动脉硬化发生率高(P 0. 05);颈动脉硬化组与非颈动脉硬化组比较,LDL-C、Alb、hs-CRP、β2微球蛋白及平均动脉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颈动脉硬化组与非颈动脉硬化组血红蛋白变异度指标比较提示HB-S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红蛋白变异度分组比较,血红蛋白波动明显的组别第6组颈动脉硬化与非颈动脉硬化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红蛋白变异、LDL-C、Alb、hs-CRP、β2微球蛋白、MAP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分析提示血红蛋白变异度、hs-CRP、平均动脉压与颈动脉硬化成正相关(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红蛋白变异度不是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hs-CRP、高血压是CKD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CKD5期患者血红蛋白波动更明显,且颈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血红蛋白波动可能与CKD3~5期间患者颈动脉硬化呈正相关,但不一定是颈动脉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配合益肾汤对慢性肾脏病(CKD)3~4期颈动脉钙化患者NF-κB、TNF-α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选、排除标准收集我院门诊及住院的CKD3~4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结肠组、益肾汤+结肠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结肠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结肠透析,益肾汤+结肠组在结肠组基础上用益肾汤灌肠。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治疗前后NF-κB、TNF-α水平,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结肠组、益肾汤+结肠组尿素、肌酐、尿酸、NF-κB、TNF-α水平降低(P0.05);(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结肠组、益肾汤+结肠组尿素、肌酐、尿酸、NF-κB、TNF-α水平降低(P0.05),与结肠组比较,治疗后益肾汤+结肠组尿素、肌酐、尿酸、NF-κB、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01)。结论:益肾汤配合结肠透析对CKD3~4期颈动脉钙化患者体内蓄积的毒素及NF-κB、TNF-α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可能通过此机制延缓血管钙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0.
恶性高血压(malignant hypertension MHT)系由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所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平均生存期仅4个~5个月。肾脏是最易受累的脏器,63%~90%的MHT患者有肾脏受累表现[1 ̄2]。最初人们对恶性高血压的认识还很有限,如20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北大医院共诊断了27例,其中仅1例患者在入院前被诊断为恶性高血压。近来随着对该病的重视,患者的检出率也随之上升,但目前尚缺乏对MHT肾脏损害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对我院14年来收治的24例MHT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