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30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目的对某医院门诊处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处方中药物的关联规则,揭示处方模式,发现问题。方法应用数据挖掘软件PASW Modeler 13,建立Apriori关联分析模型。结果在抽样获得的47132张处方中,防治心血管等慢性疾病药物使用最为频繁;祛痰药、镇咳药、清热解毒中成药等与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有较为明显的关联。结论数据挖掘技术能较快速地处理和分析处方数据,反映处方模式,适用于当前药物利用研究中对大量数据的分析。  相似文献   
42.
医患关系管理有效途径的缺失容易使医护工作陷入道德困境,导致部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价值取向扭曲,从而影响社会和谐。新形势下产生的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模式是我国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一个新举措,其在合法合理维护医患权益、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同时,体现了公平正义的原则,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伦理思理,凸显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蕴含着深厚的伦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43.
傅翔  王济明  张雷  谢炜  姜歆  李刚 《重庆医学》2012,41(12):1152-1154,1140
目的研究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PlGF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0例肝内胆管癌及8例正常肝组织胆管上皮细胞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及MVD。结果 ICC组织PlGF阳性表达率、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28%,正常肝组织胆管上皮细胞PlGF阳性表达率、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ICC组织MVD及正常肝组织MVD分别为52.88±21.40、14.86±3.38,ICC组织PlGF(+)、(++)表达率及MVD均显著高于正常肝内胆管上皮细胞(P<0.05)。胆管癌PlGF(++)组、PlGF(+)组及PlGF(-)组MVD分别为65.36±22.87、51.80±18.12、36.68±17.80,胆管癌PlGF(++)组MVD>PlGF(+)组MVD>PlGF(-)组M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GF在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在血管生成方面。  相似文献   
44.
目前,肾移植已成为我国治疗终末期肾病的常规手术。为避免排斥反应,肾移植患者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为减轻免疫抑制剂引起不良反应及治疗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的各种原发病,肾移植患者术后还常规使用抗感染药、抗栓塞药、降压药、降脂药、制酸剂及胃肠道黏膜保护剂等。为了解我院肾移植用药的发展趋势,提高肾移植术后用药合理性,对我院2002-2004年肾移植患者住院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和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结核性广泛粘连性小肠梗阻(TBEAIO)的手术时机、方法及再梗阻的预防。方法:对8例TBEA IO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手术操作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8例中男2例,女6例,平均年龄31.6岁,皆有典型小肠梗阻表现,经手术与术后病理证实为本病。7例行肠粘连松解、肠排列术,术中予以抗粘连预防,均获得满意疗效,1例就诊过晚,仅行破裂肠袢外引流,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TBEAIO应遵循手术指征,正确施行肠粘连松解术,做好肠袢再粘连、再梗阻的预防。  相似文献   
46.
HPLC法同时测定输液中加替沙星和氨茶碱的含量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几种输液中加替沙星及氨茶碱含量的HPLC方法 ,并应用其考察两种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 :分析柱为SinoChromC18柱 (4 .6mm× 2 5 0mm ,5 μm) ;流动相为 0 0 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含 0 5 %三乙胺 ,磷酸调pH至 3.4 ) 甲醇 (5 5∶4 5 ) ;检测波长 2 70nm ,样品稀释后进样 10 μl。用模拟样品及实际样品分别考察加替沙星与氨茶碱配伍后各自含量的变化。 结果 :加替沙星线性浓度范围为 2 .5~ 4 0 μg/ml(r=0 9999) ,日内RSD≤ 0 30 % ,日间RSD≤ 0 97% ,相对回收率 (10 0 32± 0 88) % ;氨茶碱线性浓度范围为 3.12 5~ 5 0 μg/ml(r=0 9999) ,日内RSD≤ 0 6 9% ,日间RSD≤ 0 5 7% ,相对回收率 (10 0 13± 0 4 1) %。室温放置 2 4h内样品的pH值及两种组分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但样品颜色变淡。 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 ,可同时测定双组分的含量 ;加替沙星与氨茶碱注射剂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胆道支架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重庆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80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126例纳入T管引流组,124例纳入一期缝合组,130例纳入三镜联合支架组。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肝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3组病人术后定期接受门诊及电话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1月。结果:①治疗结果: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和三镜联合支架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06.66±5.01)、(105.52±5.62)和(105.50±6.10) min,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和三镜联合支架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91±0.83)、(7.85±0.70)和(5.69±0.77)d,3组比较三镜联合支架组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和一期缝合组(P<0.05)。T管引流组、一期缝合组和三镜联合支架组的住院费用分别为(22 081.43±687.55)、(21 930.73±758.35)和(19 560.88±828.61)元,3组比较三镜联合支架组明显少于T管引流组和一期缝合组(P<0.05)。在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上,T管引流组术后出现胆漏2例,一期缝合组胆漏3例,三镜联合支架组没有胆漏出现,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3组病人的肝功能在术后5~7 d逐渐恢复正常,三镜联合支架组和T管引流组术后肝功恢复情况相近,比一期缝合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随访结果:380例病人中,36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0个月。病人恢复情况良好,无腹痛、黄疸症状,未见结石复发及胆管狭窄。结论:三镜联合胆道支架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8.
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患者通常由于发病时间不确切而延误包括静脉溶栓在内 的超早期治疗,并且WUS与清醒时发病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在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等方面尚存在差异。 因此,了解WUS的危险因素并且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WUS危险因素的研究表明OSAHS是 WUS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是OSAHS引起WUS的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就目前OSAHS与WUS之间关系的 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9.
激素对菘蓝器官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傅翔  张汉明  丁如贤  陈静蓉 《中草药》1997,28(10):618-620
报道了菘蓝外植体(子叶、下胚轴、叶和胚根)在不同激素条件下直接分化成苗,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外植体分化芽需要有BA和NAA的适宜配合;单独用NAA或IBA有利于芽的生根,并长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50.
菘蓝组织培养物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是我国南北各地广为栽培的一种药用植物,是常用中药板蓝根和大青叶的主要来源。板蓝根和大青叶两者都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已知靛蓝和靛玉红是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对菘蓝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已有报道[1,2]。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菘蓝在组织培养过程中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变化,并讨论芽器官分化、试管增殖次数、光暗培养条件对靛蓝、靛玉红含量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1 样品的获得 (1)由无菌条件下萌发的菘蓝四倍体实生苗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