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比较常规与隔日生酮饮食对新生期反复惊厥大鼠神经行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48只日龄8d的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四组:单纯对照组、单纯惊厥组、惊厥+常规生酮饮食组、惊厥+隔日生酮饮食组,每组12只。通过三氟乙醚反复吸入建立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模型。各组大鼠禁饮食1d后,于日龄28d给予饮食干预并于日龄28d、35d检测血酮。于日龄35d进行神经行为测评(平面翻正测试、悬崖回避测试、负向趋地测试)。结果(1)平面翻正测试:单纯惊厥组平面翻正时间[(0.17±0.39)s]较单纯对照组[(0.67±0.49)s]明显缩短(P〈0.05);惊厥+常规生酮饮食组平面翻正时间[(0.5±0.52)s]较单纯惊厥组[(0.17±0.39)s]明显延长(P〈0.05);惊厥+隔日生酮饮食组[(0.17±0.39)s]与单纯惊厥组[(0.17±0.39)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悬崖回避测试:单纯惊厥组[(12.58±4.83)s]较单纯对照组[(1.92±0.90)s]悬崖回避时间明显延长(P〈0.05);惊厥+常规生酮饮食组[(3.33±1.50)s]较单纯惊厥组[(12.58±4.83)S]时间明显缩短(P〈0.05);惊厥+隔日生酮饮食组[(5.58±1.93)s]较单纯惊厥组[(12.58±4.83)s]时间明显缩短(P〈0.05);惊厥+隔日生酮饮食组[(5.58±1.93)s]与惊厥+常规生酮饮食组[(3.33±1.50)s]相比时间明显延长(P〈0.05)。(3)负向趋地测试:单纯惊厥组[(3.17+1.70)s]较单纯对照组[(1.42±0.67)S]时间明显延长(P〈O.05);惊厥+常规生酮饮食组[(1.42±0.52)s]较单纯惊厥组[(3.17±1.70)S]时间明显缩短(P〈0.05);惊厥+隔日生酮饮食组[(2.33±0.78)s]与单纯惊厥组[(3.17±1.70)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生酮饮食和隔日生酮饮食都可改善新生期大鼠反复惊厥所致的神经行为损伤,常规生酮饮食的干预效果优于隔日生酮饮食。  相似文献   
62.
催乳素与免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催乳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有突破性进展。催乳素和催乳素受体在中枢和免疫系统的双重分布及其对免疫反应的调节现象表明 ,催乳素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中介体。本文从催乳素免疫调节功能、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催乳素诱导型多功能转录因子基因———干扰素调节因子 1的免疫调节等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3.
作者首次采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感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媒介恙螨,包括成虫的幼虫。证实PCR是一可用于恙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新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6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IL-1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血性脑病(HIE)患儿血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探讨IL-10水平与HIE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0水平,HIE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标本取自本院,分3组,HIE治疗前组、治疗后组和对照组。结果HIE治疗前组IL-10水平中位数为31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3.59g/ml和治疗后组的123.59g/ml;对照和治疗后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新生儿HIE血清IL-10水平变化与HIE有关,IL-10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某些药物通过口腔粘膜给药可以迅速达到血药治疗浓度,避开肝脏首过作用,用作局部治疗时剂量小,副作用少,维持药效时间长,又便于中止给药。粘膜粘贴制剂技术研究的关键之一是选择合适的基质,要求该基质形态变化适宜,对粘膜有较强的粘着力,无刺激和能控制药物溶出等。本文将讨论某些材料在制作贴片时的一些特性。实验与结果一、实验材料聚羧乙烯(CVP934),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甲基纤维素 M450(MC),羧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大鼠伏核中胆囊收缩素(CCK)调节学习记忆的受体机制。②方法采用行为和脑核团内微量注射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三等分辐射式迷宫模型观察大鼠伏核中胆囊收缩素对分辨学习(DL)和条件性回避反应(CAR)的影响。③结果双侧伏核中后区注射CCK-A受体阻断剂L-364,718对DL和CAR有明显的抑制效应(t=6.50,8.55,P<0.01),而CCK-B受体阻断剂L-365,260对DL和CAR无影响(t=2.14,2.14,P>0.05)。④结论伏核中后区内CCK-A受体参与对DL和CAR的调节,提示伏核中后区内源性CCK对学习记忆过程具有促进作用,并且是通过CCK-A受体实现的,而CCK-B受体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67.
对催乳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有突破性进展。催乳素和催乳素受体在中枢和免疫系统的双重分布及其对免疫反应的调节现象表明,催乳素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中介体。本文从催乳素免疫调节功能、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催乳素诱导型多功能转录因子基因——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免疫调节等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68.
69.
催乳素与免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催乳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近年来有突破性进展。催乳素和催乳素受体在中枢和免疫系统的双重分布及其对免疫反应的调节现象,催乳素是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中不可或缺的中介体。本文从催乳素免疫调节功能、受体的信号转导途径、催乳素诱导型多功能转录因子基因-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免疫调节等方面对近年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0.
<正> 妇女,特别是青年妇女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0~20%的话,不仅有碍体型健美,更要紧的会引起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疾患。以往治疗妇女肥胖症往往以控制饮食和运动疗法。欧美一些国家盛行以上方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有些国家在大量抑食或剧烈运动后甚至导致疾病产生。日本用防风黄芪汤和防风通圣散剂治疗了68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