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10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7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川芎和丹参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应用川芎、丹参注射大白鼠肺纤维化与氢化可的松对照获相仿疗效,因而用于临床。方法:1996-1999年确诊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者40例,分为2组。联合组20例,为川芎、丹参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泼尼松治疗。结果:治疗后1、6月随访,呼吸困难、咳嗽、胸部X线阴影、肺功能2组相仿;12月时,联合组略优于对照组。36月联合组稳定7例,死亡3例。对照组稳定4例,死亡5例。结论联合组治疗IPF,36月后观察长期疗效,病情稳定例数高,病死例数低于单纯泼尼松组。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视网膜母细胞瘤(RB)细胞株Hxo-rb44细胞DNA损伤和周期时相变化的关系。方法10~50μmol/L姜黄素作用6~24h后,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时相变化,彗星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姜黄素能显著诱导RB细胞株Hxo-rb44细胞DNA损伤,Olive尾矩与剂量正相关,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姜黄素通过诱导RB细胞株Hxo-rb44细胞DNA损伤,可使细胞周期时相改变。  相似文献   
83.
近视眼高阶像差在低阶像差矫正后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矫正近视眼低阶像差对高阶像差的影响,重点分析其对球差、彗差和三叶草的影响.方法 应用基于Hartmann-Shack传感器的波前像差仪分别测量34例(63眼)近视患者的,用球镜及柱镜矫正屈光不正前、后的高阶像差,依据屈光状态分为单纯近视组10例(18眼),近视低度散光组13例(26眼)(散光≤-0.50 D)和近视中度散光组11例(19眼)(-0.50 D<散光<-1.00 D).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波前像差的均方根和各Zernike项系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屈光不正矫正后,单纯近视组C04由矫正前的(0.05±0.12)μm变为(0.01±0.1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0,P=0.022),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低度散光组各Zernike项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中度散光组C+4无显著性变化.由矫正前的(0.12±0.14)μm变为(0.11±0.17)μm(t=0.072,P=0.944),而C13由矫正前的(-0.01±0.17)μm变为(0.03±0.17)μm(t=-2.495,P=0.034),C33由矫正前的(-0.07±0.13)μm变为(-0.09±0.13)μm(t=2.676,P=0.025).三个屈光度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RMS)在低阶像差矫正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St和S3呈现增加趋势,S4和S5在单纯近视组增加,在近视散光组基本无变化.结论 单纯近视者矫正离焦后引起C04的明显变化:近视中度散光者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后呈现C13和C33的显著变化.矫正不同的离焦和散光影响不同的高阶像差.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基于波阵面像差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波阵面像差引导的(WFG)LASIK术后变化及对光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比较性系列病例研究.应用Hartmann-Shack原理的波阵面像差仪对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手术LASIK组及WFG-LASIK组共102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测量,应用MTF进行计算和分析.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去除低阶像差前后、去除高阶像差前后和去除C3-1,C31,C40前后以及3 mm和6 mm直径瞳孔下MTF值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MTF值的差异.结果 与手术前比较,LASIK组与WFG-LASIK组的MTF在各个空间频率(5~60 c/d)均有明显提高(P均<0.05).手术后各空间频率段去除高阶像差(Zernike项第6项以上)后MTF明显提高(P<0.05),其中以10和15 c/d等空间频率最明显,去除球差时在5 c/d空间频率明显提高(t=2.26,P=0.026),去除彗差MTF升高不明显.3、4、5、6 mm直径瞳孔下MTF值随瞳孔直径增大而降低.与标准LASIK相比,WFG-LASIK组MTF值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除高阶像差后各空间频率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中、高频率段(10-40 c/d)明显.结论 标准LASIK与WFG-LASIK手术后视觉质量均较术前明显卜升,但手术后高阶像差特别是球差对MTF具有一定负性影响,其作用大于彗差.WFG-LASIK手术存在应用价值,对低阶像差的矫正较高阶像差更完全.MTF对评价手术后光学质量的判断具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价值.(中华眼科杂志,2009,45:580-586)  相似文献   
85.
侯杰  雷玉琳  张颖  马志兴  张静 《眼科新进展》2019,(12):1178-1181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02 例,均纳入右眼进行分析。其中SMILE组62例62眼,TransPRK组40例40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个月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功能性光学区的大小,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变化特点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 SMILE组及TransPRK组术前功能性光学区分别为(7.18±1.00)mm和(7.33±0.81)mm,术后3个月两组分别为(6.00±0.78)mm及(5.77±0.82)mm,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均为P=0.000),其中SMILE组较术前缩小(1.18±1.00)mm,TransPRK组缩小(1.56±1.02)mm。SMILE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较TransPRK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两组术后功能性光学区的缩小与术前等效球镜度数均呈显著负相关(均为P<0.05),与角膜曲率变化量、球差变化量及Q值变化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均为P<0.01)。结论 SMILE与TransPRK术后功能性光学区均显著缩小,在相同手术光学区设计的情况下,SMILE较TransPRK术后获得了更大的功能性光学区。  相似文献   
86.
替硝唑体内抗毛滴虫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研究观察了替硝唑对毛滴虫经皮下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在16.6mg/kg时,替硝唑抗毛滴虫作用较明显,与甲硝唑相比作用相同。  相似文献   
87.
蘑菇肺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平菇的普遍种植,平菇孢子引起人体变态反应已受到重视。其诊断标准为,病人有典型的平菇孢子接触史和明显的平菇孢子过敏症状即可诊断,胸部X线亦可帮助,但不是主要依据[1、2]。我院自1982年至1985年3月对南京市植菇者进行调查研究,确诊为蘑菇肺者65倒(对其中37例进行治疗和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根据进修医师和年轻医生的要求,本刊组织一次关于疾病的诊断方法和思维程序笔谈辅导。对疾病诊断的定义和标准;诊断疾病的方法选择;诊断的程序;搜集资料:正确应用辅助检查;临床表现的解释和分析等六个专题进行论述,供学习参考,来进一步指导我们的临床工作,启迪我们的思路,借以提高疾病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采用光镜组织病理学检查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形态定量分析,更客观地评价肺纤维化形成的过程。方法:气管内一次注入博莱霉素A5(BLMA5)制成肺纤维化动物模型,于第7、14、28、43、56天分批处死动物,光镜下依据Szapiel等的方法测定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同时采用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算肺泡腔、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所占面积。结果:注入BLMA5第7天肺泡炎最重,第28天肺纤维化最明显。结论:组织学定量与电子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所测得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采用本方法可以客观地评价各种药物治疗肺纤维化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interstitialpneumonia,NSIP)是近10年来提出的一种间质性肺炎;2002年有关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多学科共识中认为,NSI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中的一种,NSIP发现率仅次于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pulmonaryfibrosis,IPF)。现有的研究认为,NSIP肺纤维化的机制不同于IPF;与其它IIP相比较,NSIP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表现均有其特殊性;NSIP对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反应,存活率和预后明显好于IPF;NSIP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