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肾动脉栓塞术(TRAE)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并发血尿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三明市第一医院采用TRAE治疗的12例ADPKD并发血尿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粒径300~900 μm三丙烯明胶微粒球(Embosphere)行TRAE术,栓塞靶血管为肾动脉2级以下分支,栓塞终点为靶血管主干对比剂滞留。术中复查造影明确靶血管闭塞情况。观察住院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0 d内再出血率、肾脏总体积缩小率、血红蛋白升高率。结果 12例患者均成功实施TRAE术,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 d内11例患者血尿逐渐转清至消失,30 d内无再发血尿,1例90 d后再发血尿,经再次TRAE后血尿消失,止血成功率为91.66%。所有患者腹痛、腹胀较术前缓解,10例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部酸痛、低热,经止痛、退热、对症治疗3~5 d后症状消失,无异位栓塞、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0 d内肾脏总体积与术前相比缩小30.47%(P<0.01),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相比上升22.81%(P<0.01)。结论 TRAE术治疗ADPKD并发血尿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更多病例证实。  相似文献   
13.
唐农教授精于扶阳,崇尚经典。揭示了人体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运用《周易》的泰否二卦加以描述,在理论推导与经验事实上都给出了很好的证明。指出《伤寒论》三阴病的本质是虚寒,致使阴阳本体结构被破坏出现了阴阳各离本位的否象。治则关键在于温化三阴经的阴寒,使阴阳和,恢复人体内阳外阴的本体结构。认为血管性痴呆属于三阴病,因三阴经的虚寒而致肾收藏不利,影响到信息的储存,表现为血管性痴呆记忆力减退。而肾之藏是与肺之收为前提的,因此提出从肺论治血管性痴呆。并举一则医案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宫术前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患者67例,按是否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分为A组(n=35)例和B组(n=32);A组清宫术前先行双侧子宫动脉甲氨蝶呤灌注栓塞术,B组采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化疗后行清宫术,比较2组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随访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清宫术。A组清宫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B组(P<0.05);A组发热、腹痛、恶心及呕吐、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B组(P<0.05),均未见子宫感染、穿孔、破裂发生。结论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联合清宫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较单纯甲氨蝶呤化疗联合清宫术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且安全性高,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5.
余磊 《首都医药》2014,(6):14-14
目的:探析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办公室在落实十八大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方法结合首都食品药品检验机构工作任务,树立三种意识、锻炼四种素质、提高五种能力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办公室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新的作为切实提升办公室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探讨TACE中颗粒型栓塞材料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符合入组标准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7例,按颗粒型栓塞材料的类型分为粒径100~300 μm Embosphere微球组(EBM组)、150~350 μm PVA颗粒组(PVA组)、150~350 μm明胶海绵颗粒组(GSM组),EBM组35例,PVA组32例,GSM组30例,分别采用40%碘化油与盐酸表柔吡星注射液混悬液、3种颗粒型栓塞材料栓塞肿瘤靶血管,栓塞终点为3~5个心动周期对比剂未排空,随访术后1、3、6个月患者疾病缓解率、临床获益率,比较3组患者至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生率、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EBM组术后1、3、6个月缓解率分别为82.86%、77.14%、71.42%,PVA组为50.00%、43.75%、37.50%,GSM组为56.67%、50.00%、46.67%;EBM组至疾病进展时间为16(95% CI 10~21)个月、PVA组为8(95%CI 6~9)个月、GSM组为9(95%CI 5~12)个月;EBM组术后腹痛、发热发生率分别为45.7%、88.6%,PVA组为75.0%、56.2%,GSM组为80.0%、56.7%;EBM组术后近期疾病缓解率高于PVA组和GSM组,至疾病进展时间长于PVA组和GSM组,腹痛发生率低于PVA组和GSM组,发热发生率高于PVA组和GSM组,EBM组与PVA组、GSM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PVA组与GS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3组患者间术后临床获益率、总生存时间、恶心及呕吐发生率、肝功能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术后患者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肝脓肿、消化道出血、胆管损伤、胆囊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100~300 μm Embosphere微球、150~350 μm PVA颗粒、150~350 μm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原发性肝癌靶血管安全有效,100~300 μm Embosphere微球栓塞术后患者近期疗效更优,更适合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17.
<正>肘关节分离脱位是一种尺骨近端、桡骨近端和肱骨远端同时存在分离移位的肘关节脱位类型。这种少见的类型由于上、下传导暴力集中于肘关节,前臂呈过度旋前位,环状韧带和尺桡骨近侧骨间膜被劈裂,引起桡骨小头、尺骨近端和肱骨远端的空间关系发生分离。肘关节分离脱位通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中,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人kin17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kin17,将载体转染至野生型及Zmpste24基因缺失的小鼠胚胎成纤维上皮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kin17蛋白表达情况。方法用高保真DNA 聚合酶,从pCMV-kin17载体中扩增获取人kin17 cDNA编码序列,将其克隆至pEGFP-N1载体中,经酶切、连接、转化后,挑取阳性克隆进行菌液进行PCR、菌液质粒双酶切及测序鉴定;将成功构建的GFP-kin17表达载体转染Zmpste24-/- MEFs,荧光显微镜观察kin17蛋白的核定位情况。结果 pEGFP-N1-kin17转化细菌克隆测序结果完全正确;将载体转入MEFs后,可以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kin17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GFP融合的kin17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为kin17蛋白的研究提供工具。本实验中载体pEGFP-N1-kin17在野生型和Zmpste24-/- MEFs中均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microRNA-128在丹参制剂诱导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wal cells,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  方法 培养鉴定大鼠BMSCs,应用反义寡居核苷酸转染技术(Lipofectamin 2000)转染microRNA-128 inhibitors于BMSCs;取转染和未转染的BMSCs,待细胞增殖到60%~70%融合时进行预诱导分化,预诱导24 h后,进行诱导分化;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为4组:未诱导组(A组),丹参制剂诱导组(B组),转染未诱导组(C组),转染诱导组(D组)。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qPCR检测microRNA-128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微管蛋白(β3-tubuli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SE、Nestin和β3-tubulin的蛋白表达。  结果    BMSCs流式细胞检测CD29和CD90双阳性率达99.17%,CD11b和CD45双阴性率达99.21%;丹参制剂诱导及microRNA-128 inhibitors转染后,细胞microRNA-128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诱导与未诱导组,转染与未转染组比较,NSE、Nestin和β3-tubulin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  结论 丹参制剂能够抑制BMSCs的microRNA-128表达,进而影响BMSCs神经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B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壮药“前列饮”结合经尿道腔内介入导融(VICC)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壮药“前列饮”结合经尿道介入导融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前列康片结合经尿道介入导融治疗,30d判定疗效。结果:前列腺液检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2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壮药“前列饮”结合VICC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