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68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201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111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775篇
内科学   358篇
皮肤病学   84篇
神经病学   95篇
特种医学   3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67篇
综合类   1585篇
预防医学   717篇
眼科学   73篇
药学   757篇
  11篇
中国医学   731篇
肿瘤学   186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93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196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331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04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45篇
  2000年   159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33篇
  1994年   111篇
  1993年   98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101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和汉族弱精子症病人精子mtDNA~(4977bp)缺失的相关性。方法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60例标本分两组,维、汉各30例,其中精子活力正常标本(对照组)和弱精子症患者(观察组)各15例进行了精子线粒体DNA(mtDNA)缺失的研究。结果发现15例做内对照的维族精子活力正常人中仅有3例(20%)有mtDNA~(4977bp)缺失;而15例维吾尔族弱精子症患者中有10例(67%) mtDNA~(4977bp)缺失;两组4977bp缺失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5例做内对照的汉族精子活力正常标本中无mtDNA~(4977bp)缺失;15例汉族弱精子症患者中有12例(80%)mtDNA~(4977bp)缺失。两组4977bp缺失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发现维吾尔族男性不育症与汉族男性不育症mtDNA~(4977bp)缺失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维吾尔族和汉族mtDNA~(4977bp)缺失在弱精子症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2.
晓梅是政府机关公务员,有一个8岁的男孩.现在正为孩子的教育苦恼.孩子大约在3岁左右就认得1000多字、古诗30多首,以及20以内的加法运算,周围的人们都说是个神童.可是等孩子到了小学时,却表现平庸,学习很不理想.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 (IL-6)、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l4-ST,Presepsin)、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信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脓毒症患者180例作为脓毒症组,同期年龄、性别2∶1配对的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90例患者设为非SIRS组,健康体检者90名设为对照组,脓毒症组和感染组患者均于就诊即刻检测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对照组于体检当天检测PCT、IL-6、Presepsin、CRP水平。根据脓毒症组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分析PCT、IL-6、Presepsin、CRP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的价值。结果 对照组、非SIRS组、脓毒症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脓毒症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非SIRS组、对照组;非SIRS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28 d死亡43例,死亡率23.89%;存活137例,存活率76.11%。死亡组血清PCT、IL-6、Presepsin、CRP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IL-6、Presepsin、CRP的Cut-off为3.63 ng/mL、19.67 pg/mL、675.40 pg/mL、60.81 mg/L时,Youden最高,AUC分别为0.572、0.603、0.714、0.516。Presepsin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最高,为82.77%,IL-6其次,为70.55%,PCT、CRP分别为63.33%、54.44%。血清PCT、 IL-6、 Presepsin、 CRP的Cut-off为11.79ng/mL、 30.15pg/mL、 1062.81pg/mL、 79.28mg/L时,Youden最高,AUC分别为0.528、0.585、0.746、0.397。Presepsin的敏感度最高,为81.40%,IL-6其次,为67.44%,PCT、CRP分别为60.47%、48.84%。各指标诊断脓毒症的kappa如下:Presepsin=0.597,一致性一般;CRP=0.386,一致性差;PCT=0.494,一致性一般;IL-6=0.425,一致性差;联合检测以其中任一指标阳性则为阳性,诊断脓毒症的kappa=0.841,一致性很好。各指标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的kappa如下:Presepsin=0.451,一致性一般;CRP=0.372,一致性差;PCT=0.407,一致性差;IL-6=0.416,一致性差;联合检测以其中任一指标阳性则为阳性,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kappa=0.954,一致性很好。结论 PCT、IL-6、Presepsin、CRP水平对脓毒症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对骨科手术患者免疫能力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撑。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194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比较术后24 h两组患者CD3+、CD4+、CD8+和NK等免疫细胞,以评估两组患者免疫能力。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结果:术后24 h,观察组CD3+、CD4+、CD8+和NK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22、7.826、7.593、7.402,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86,P<0.05);观察组患者的Col、GLU、NE、E、8-iso-PGF2α、Ang I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科手...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肝纤维化的血清学诊断发展迅速,据国内外报道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是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血清指标。我们采用国产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试剂盒检测各种慢性肝病147例,以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 一、对象: (一)正常组:健康献血员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2.8岁。 (二)肝病组:所检147例(男126,女21)肝病患者均系我院住院病人,平均年龄38.4岁。其中慢性迁延性肝炎3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4例、肝炎后肝硬化48例,重型肝炎及肝癌各20例。按1990年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上海)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肝硬化及肝癌经临床、B超及CT影像学检查确诊。有30例经肝活检诊断,全部病例HBVM阳  相似文献   
97.
26岁的丽丽在深圳一家企业工作,而丈夫是浙江金华老家的一名机关公务员。丽丽非常苦恼,因为夫妻长期分居的局面让她很焦虑,平时上班的时候事务繁忙还好,但是一到周末就觉得孤独烦躁、心神不宁。这种莫明其妙的“坏情绪”甚至会延续到周—上班的时候,随着工作的有序开展才逐渐减轻。但好不了两三天,  相似文献   
98.
人活一辈子,最高目标是追求健康快乐。白领女性处于女性生活的最上层,享受的生活机遇比一般女性更充分,如受教育的机遇、职业机遇、晋升机遇、获取高报酬的机遇等。白领女性理应是最健康、最快乐,然而这一群体的生活现实并非如此乐观。  相似文献   
99.
100.
目的探讨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 type 2,COX-2)及Ⅰ型前列腺素合成酶(membrane associated prostaglandin E-1,mPGES-1)在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表达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4例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标本和10例肠系膜动脉标本做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PCR方法测定COX-2及mPGES-1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记方法检测COX-2及mPGES-1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组织间COX-2、mPGES-1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OX-2和mPGES-1呈阳性表达,斑块组COX-2 mRNA和mPGES-1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及mPGES-1 mRNA上调水平相关(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COX-2蛋白表达上调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OX-2、mPG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病理损害程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及mPGES-1基因表达水平上调可能是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损害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