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21篇
预防医学   7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 factor 1,IGF-1)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IgE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40例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的鼻息肉组织(CRSwNP组)和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中鼻甲组织(对照组)中IGF-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所有标本的总IgE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GF-1蛋白在CRSwNP组及对照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5.3%和15.4%,IGF-1 mRNA在两组的表达分别为0.825±0.315和0.358±0.387,CRSwNP组IGF-1蛋白和IGF-1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t=6.318,P<0.01;t=-5.014,P<0.05);CRSwNP组中合并变应性因素与无变应性因素亚组之间的IGF-1 mRNA表达无差异(t=0.856,P>0.05)。总IgE在两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4.65±3.34和3.40±1.27,CRSwNP组总IgE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t=-5.366,P<0.01)。IGF-1 mRNA与总IgE阳性细胞数呈正相关(r=0.319,P<0.05)。结论IGF-1参与CRSwNP的发病机制,局部变应性因素而非系统性变应性因素影响其表达,IGF-1可能通过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以及促进IgE的生成参与局部免疫调控等途径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2.
何宁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4):847-849
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法律、伦理等多重属性和内容,身处其中的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处理医患关系的知识与技能。从教学入手,选择适当的方法,传授必备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使医学生执业后适应环境与角色的转变,自觉并能够处理好医患关系,是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重要而有效的手段。其中,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纵向与横向沟通、加强实践锻炼及创新适合的教学评价方式是教学能够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3.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臀上皮神经在其走行的各固定点受牵拉和卡压而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疼痛等症状。目前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我科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采取手术治疗48例经保守治疗(封闭、理疗、按摩等)无效的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术后疼痛消失,手术安全有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患者,其中女43例,男5例,年龄30~65岁,平均48岁;病程2个月至10年不等,单侧35例,双侧同时发病13例。1.2诊断⑴常见于中老年人,以女性和肥胖者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患侧腰臀部疼痛,呈刺痛、撕裂样疼痛,大腿后侧膝以上部位可有牵扯痛,一般不过膝。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弯腰受限,起坐困难,由坐位改站位或卧床翻身时需攀扶他人或物体,患者常诉疼痛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的分布界限[1]。⑵在髂后上棘外上方、髂嵴缘下有明显压痛点,有时可扪及条索状硬结或脂肪瘤样团块,下肢肌力、腱反射正常,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阴性。⑶1%~2%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局部封闭,瞬时内症状缓解或消失可作为诊断的重要依据[2]。下肢无感觉障碍,膝反射正常。X线片、CT、MR I等检查均无明显异常。1.3手术适应证经保守治疗(封闭、理疗、按...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90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45例,阴性45例)CXCR4的表达,分析CXCR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组CXCR4的阳性表达率为8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7.8%(P〈0.05);不同病理分型乳腺癌中CXCR4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和生存期乳腺癌中CXCR4的阳性表达率不同(P〈0.05)。结论CXCR4的检测有助于估计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和估测预后。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就白细胞介素-6(IL-6)在周围神经损伤和再生中的作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6.
精液不液化症又称精凝症,是指离体精液在室温下60min不液化或60min仍含有不液化的凝块,均称为精液不液化症。精液不液化是男性不育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占死精子、无精子、精子动力差及炎症总和的62%。亦属临床疑难病症。传统治疗,多从肾虚论治,清湿热治疗偶见之。我们在辨证的基础上,运用舒肝理气、活血化精法对该病进行临床治疗研究。多年来,我们对自制精化胶囊经过了一个从煎剂到散剂。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核转录因子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CREB1)的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行右肾切除术2周后,随机分为3组右肾切除对照组、糖尿病组和洛伐他汀治疗组。4周后各组选取6只大鼠,收集血尿测定生化指标;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磷酸化CREB1(PCREB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特征,Western印迹及RTPCR检测肾皮质CREB1磷酸化(活性)及mRNA的变化。结果4周时糖尿病组血脂、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和尿蛋白排泄率增加,同时PCNA、PCREB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增强;而洛伐他汀组虽然血脂无明显改善,但肾功能损伤明显减轻,同时PCNA、PCREB1蛋白及mRNA表达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洛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PCREB1蛋白及mRNA的表达从而减轻糖尿病早期细胞增殖肥大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SSD)和多平面图像重组(MPR)在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在螺旋CT重建图像上测量腰椎管径线的意义。方法对65例采用螺旋CT进行扫描的腰椎管狭窄症痛例的全部数据,进行SSD和MPR,对其图像进行分析,并对腰椎管内径、侧隐窝及黄韧带进行测量,然后与手术结果予以对照。结果65例腰椎管狭窄症的CT诊断均与手术结果相一致,正确诊断率达100%。与轴住CT图像比较。SSD图像及MPR图像均显示了腰椎管狭窄的整体现及立体感。(1)SSD图像显示继发性病变引起的腰椎管狭窄达100%(26/26),原发性骨性腰椎管狭窄达100%(17/17),并见上述2类因骨结构改变而引起的椎管内径及侧隐窝的改变SSD图像与手术所见基本一致;对外伤所致小关节骨折合并骨折片移位、椎体缘及小关节增生、脊椎滑脱而致的腰椎管狡窄的显示率达97%(37/38)。(2)MPR图像对肿瘤所致的软组织肿块(6例)、结核所致的寒性脓疡(7例)及外伤所致的血肿(9例)的显示率达100%(22/22),并且能够立体及多方位现察其与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关系;清晰、立体显示椎间盘和(或)髓棱突出、膨出、脱出、膨隆及游离等改变达92%(22/24),能够多角度观察到腰椎间盘或髓核突出的程度、方向及范围;很好地显示黄韧带增厚17例达100%,并可对其进行分度。结论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SSD)和多平面图像重组(MPR)可以立体及任意平面观察椎管内结构,结合轴位CT图像,能全面展示腰椎管狭窄的情况,达到一种检查获得多种效果的作用。SSD对显示骨性结构的整体表现及管腔剖面效果好;MPR可任意旋转,对软组织结构显示好。同时,利用它们的图像可以较准确地对腰椎管内径、侧隐窝及黄韧带进行测量。对手术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讨颅內胶质瘤柔脑膜扩散的MRI影像学特征,为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方法共搜集颅內胶质瘤245例,其中星形细胞瘤156例,多形成胶质细胞瘤89例。对其中具有柔脑膜扩散的40例胶质瘤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0例具有柔脑膜扩散的胶质瘤中,星形细胞瘤15例,多形成胶质细胞瘤25例,柔脑膜扩散发生率分别为9.6%和28.1%。颅內胶质瘤柔脑膜扩散男女发生率分别为16.9%和14.5%,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胶质瘤柔脑膜扩散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星形细胞瘤柔脑膜扩散在各年龄组间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x~2=0.22,P>0.05);多形成胶质细胞瘤柔脑膜各年龄组间扩散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x~2=1.496,P>0.05)。原发肿瘤大小对胶质瘤扩散影响不大,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x~2星形细胞廇=0.22,P>0.05;x~2多形成胶质细胞瘤=1.496,P>0.05)。胶质瘤柔脑膜扩散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在MRI上,颅内胶质瘤柔脑膜扩散有4种较为特征性的表现:结节征11例,条索征16例,曲线征9例,树枝征13例。结论 MRI能清晰地显示颅內胶质瘤柔脑膜扩散,可为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0.
观察药物及心理应激等因素对中浆治疗的影响。对 75例中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发病诱因、全身情况及不同治疗环境下的病程等因素进行分析。其中一组 (松弛组 )为 44例 ,服药的同时做松弛训练 ,让病人脱离原工作环境住院或疗养、低脂饮食 ,并每日练习 1次太极拳或其他稳定情绪的治疗。二组 (非松弛组 ) 31例 ,仅服药未做松弛训练。结果 :75例中浆患者发病年龄平均 42 3± 12岁。初诊时血压高于正常 2 7例 (36 %) ,82 4 %有明确发病诱因 ,其中职业场所的问题占6 6 6 7%。病程 :一组 31 8± 10 7天 ,二组 48 2± 15 3天 ,(P <0 0 5 )。结论 :支持心理应激因素是中浆的重要病因 ;在治疗时脱离应激环境可缩短病程 ,加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