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目的采用低速对比剂注射方案联合单期相CT能谱扫描技术进行儿童腹部增强CT检查,探讨低速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儿童腹部增强CT检查中的可行性。方法收集腹部肿瘤化疗后CT复诊需评估瘤灶的患儿45例,首诊检查数据设为A组,采用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及常规腹部CT三期增强扫描方案;化疗后接受增强CT扫描的数据为B组,采用低速对比剂注射方案结合增强CT能谱单期扫描模式。记录对比剂注射速度、注射完成时间、注射过程中血管内最大注射压力、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由2名高年资影像医师采用盲法对B组40keV和60keV序列的能谱CT图像的动、静脉及腹部实质脏器显像质量进行4分制及5分制的主观评分,评分≥3分认为可用于临床诊断。结果 A组的对比剂注射速度、注射时最大压力及辐射剂量均明显大于B组(P均0.001);2名医生对两组血管和腹部实质脏器的主观评分均≥3分,且诊断一致性好(κ分别为0.89和0.75)。结论使用低速对比剂注射方案联合单期相CT能谱扫描技术进行儿童腹部肿瘤增强CT检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提出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中医脾胃病相关古今文献进行整合、存储、分析、加工与处理,形成中医临床文献大数据平台,详细阐述平台设计、资源整合方式、平台功能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对不同分子量海带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大鼠栓塞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比较。方法 以海带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刺激造栓法建立大鼠动脉栓塞性脑缺血损伤模型,观察岩藻聚糖硫酸酯对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大脑皮层形态学、血液中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TXB2和6-kelo-PGF1α)、磷脂代谢产物(PA和LPA)和纤溶系统(t-PA和u-PA)的影响。结果 静脉注射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对大鼠栓塞性脑缺血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显著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脑梗死体积和脑皮层神经细胞的损伤,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保护活性是高分子量组分的1/10。岩藻聚糖硫酸酯预防栓塞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理为:抑制TXB2生成,提高6-kelo-PGF1α的水平,抑制LPA的释放,从而抑制血栓的进一步发展;促进t-PA和u-PA的生成从而激活纤溶系统。结论:岩藻聚糖硫酸酯在预防栓塞性脑缺血损伤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质。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使用低浓度对比剂(270mgI/ml)、低辐射剂量(管电压100kV)增强CT扫描在婴幼儿腹部CT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因腹部实体肿瘤或外伤需接受CT增强检查的婴幼儿90例,将其分为3组:A组为平扫与实质期管电压120kV、对比剂碘克沙醇(320mgI/ml);B组为平扫与实质期管电压100kV、对比剂碘克沙醇(320mgI/ml);C组为平扫与实质期管电压100kV、对比剂碘克沙醇(270mgI/ml)。采用4分制主观评价实质期图像质量。测量实质期的皮下脂肪标准差(SD),以及肝实质、脾实质、肾皮质、肾静脉和腹主动脉SNR和CNR,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CTDI_(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对3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实质期肝实质、脾实质、肾皮质、肾静脉和腹主动脉的SNR、CNR及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CTDI_(vol)、DLP、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CTDI_(vol)(P=0.001、0.002)、DLP(P=0.013、0.004)、ED(P=0.003、0.001)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组CTDI_(vol)、DLP、E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采用低浓度对比剂(270mgI/ml)联合100kV管电压进行CT增强扫描,可保证婴幼儿腹部图像的CNR,并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奥塔戈运动锻炼项目对居家不出老年人移动能力和跌倒效能的影响。方法以家庭访视和电话随访的形式,对36例居家不出老年人进行个体化的、为期6个月的奥塔戈运动训练。结果 30例居家不出老年人完成此训练项目;干预期间发生3例(5例次)跌倒事件;干预6个月后,居家不出老年人的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显著低于干预前,平衡力得分、跌倒效能得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奥塔戈运动锻炼可提高居家不出老年人的移动能力和跌倒效能,对预防老年人跌倒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高军  于彤  彭芸  曾津津  段晓岷   《放射学实践》2013,28(9):924-927
目的:总结分析神经纤维瘤病Ⅰ型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学证实的13例神经纤维瘤病I型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患儿的CT资料。结果:13例均表现为脊柱节段短弧形侧凸成角,脊柱侧弯Cobb角为26.6°~91.2°,椎体呈不同程度的楔形变及扇贝样改变。8例合并椎管扩大、椎间孔扩大及椎弓、椎板变薄,硬膜囊扩张;11例病变累及肋骨,肋骨表现为不规则变形;12例可见椎旁软组织增厚或包块影。结论:神经纤维瘤病I型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CT表现具特征性,有利于监测脊柱侧弯的进展,为临床矫形手术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77.
本研究界定了中医药信息标准的研究范畴,提出了由业务域维、信息化要素维以及特异度维构建而成的中医药信息标准的三维框架,并以中医临床领域信息标准的开发为例,示范了在某一业务主题域中应用信息标准框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8.
NR4A1作为孤核受体(NR4A)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因其缺乏内源性配体结合位点而与经典的核受体结构不同.特殊的结构使它成为一种可以在多种刺激下快速诱导的即时早期反应基因.目前研究表明,NR4A1是一种转录调控因子,对机体的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细胞增殖与分化、代谢等起着转录调控作用.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NR4A1与糖...  相似文献   
79.
采集时间、注射药量与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图像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患者体内^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剂量、采集持续时间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PET)图像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入了解获得高质量诊断图像的必要条件,指导图像采集工作。方法采用GE公司Discovery ST型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ET/CT)仪对9例患者进行容积成像协议(VIP)3D采集。使用VIP程序提取2、2.5、3min原始数据序列进行图像重建,使用CT对PET图象进行衰减校正。两位有经验的核医学科医生通过视觉判断法对图像质量进行分级。选择没有肝脏病变的PET图像,将感兴趣区(ROI)置于肝脏面积较大的横断面和冠状面图层的肝区,计算ROI内的放射性计数、标准摄取值(SUV)。使用SPSS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采集9例患者的VIP原始数据进行重建,得到Ⅰ级图像11个,Ⅱ级图像13个,Ⅲ级图像3个。放射性计数中位值:Ⅰ级图像5308个,Ⅱ级图像3683个,Ⅲ级图像3245个。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区计数与图像质量分级间呈负相关,r=-0.769,P=0.001(2-tailed)。结论受检者体内足够的放射性计数以及适当的图像采集时间是获得高质量PET图像的前提和保证,且两者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儿童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CT及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搜集本院患儿资料8例,男7例,女1例,其中淋巴瘤化疗患儿、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各2例,紫癜肾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各1例.其中,5例肾病患儿血压升高.8例患儿行MRI扫描,包括T1WI、T2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其中1例间时行增强MR及MR血管威像(MRA),1例行MRA和MR静脉血管成像(MRV);其中4例行CT平扫.结果 MRI及CT显示双侧顶枕叶(8例)、额叶(2例)、颞叶(1例)、基底节区(1例)及左脑半球(1例)多发异常信号或低密度,主要位于双侧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自质内,6例患儿皮质受累.在T1WI上病灶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及FLAIR上呈高信号,以FLAIR像显示皮质病变为佳.DWI显示大部分病灶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等或高信号.部分病灶DWI表现为高信号.1例行MR增强扫描患儿显示病灶部位沿脑膜斑片状及线样强化,皮层下脑组织内病变呈片状强化.2例MRA及1例MRV各大动脉血管及静脉窦未见明显狭窄、扩张或栓塞征象.随访MRI及CT显示所有患儿病灶范围逐渐缩小,数目减少.结论 FRES好发于顶枕叶皮层及皮层下白质,病变大部分为血管源性水肿,增强T1WI示病灶有强化.儿童与成人病变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有所不同.MRI是PRES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