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6例CD20阳性的B细胞NHL患者分为研究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研究组采用利妥昔单抗与CHOP方案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只采用CHOP化疗方案。应用4个疗程后评价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的白细胞下降、脱发、恶心呕吐、便秘、血小板减少、贫血、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年、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81.6%、61.2%、26.5%,生存率分别为89.8%、65.3%、30.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妥昔单抗与CHOP联合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且不因联合化疗而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3镜),胆总管一期缝合,同期治疗内镜取石失败的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2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成功,取石失败后同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和液电碎石,一期缝合胆总管切口的手术疗效。结果 1例患者中转辅助小切口取石,1例术后残余结石行ERCP取石。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淀粉酶升高,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出现胆瘘,经腹腔引流管引流痊愈;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随访至今无发现结石复发或胆道狭窄。结论对于内镜取石失败患者,严格把握适应证,采用3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同期治疗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其中45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列为观察组,55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镇痛药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24 h镇痛药使用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975,t2=7.408,t3=10.215,χ2=4.628,均P<0.05);(2)观察组二次手术、切口感染、盆腔脓肿及肠梗阻分别发生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二次手术、肠梗阻分别各1例,切口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27%,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s=0.088,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伴有坏疽、穿孔及阑尾周围脓肿的复杂性阑尾炎安全性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四步法进行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laparoscopic splenectomy and pericardial devascularization,LSP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8月行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人的临床资料。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6例病人,改良腹腔镜脾切除手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6例。比较两组病人术中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中输血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462.02±61.42)、住院时间(9.45±3.20)、术中输血率(11.1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开腹组(755.16±50.23,14.77±2.09,13%)。而平均手术时间(265.79±48.23)和住院总费用(50143.46)高于开腹组(187.67±32.10,42368.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病人(19.4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组(22.22%),但是发生率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脾切除手术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可行、能显著降低病人术中出血量和输血概率、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是住院花费和手术时间仍相对较高,在临床推广使用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16.
覃艳琼  万里鹏  沈莹  雷超 《安徽医药》2017,21(2):353-355
目的 探讨冠心病老年病人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其体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三酰甘油(TG)水平相关性.方法 选择150例冠心病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都经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计算Gensini评分、记录SBP值、DBP值,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Hcy水平,与此同时检测TG水平,并就血清Hcy、TG水平和Gensini评分、血压之间的关系做分析,随访时做好血管狭窄和病情进展情况的记录,以此分析病情进一步发展及与入院时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Logistics回归分析数据显示,血清Hcy水平可能是Gensini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Hcy的β值=3.118,S.E=0.561,Wald χ2值=30.925,P=0.001,95%CI=7.532~67.838,P<0.05),Gensini评分与性别、体质量指数(BMI)、SBP、DBP、TG水平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对病情发展做进一步分层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进展病人与未明显进展病人相比有明显的入院时高Hcy水平,这种类似的结局同样出现在病情进展(心绞痛发作次数≥3次/天)病人中(P<0.05).结论 老年冠心病病人的早期预测冠心病进展和预后的重要物理学指标可能是血清Hcy水平,但是量化标准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诊治的60例高危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60例高危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评分、免疫细胞功能指标、中远期生存情况以及术后1年的性欲评分情况。结果在手术情况方面,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淋巴结清扫数量则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恢复情况方面,观察组的排气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术后8h、12h、24h和48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细胞功能方面,术后3天两组的免疫细胞功能指标均较术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和7天观察组的免疫细胞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性欲低下评分与性厌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远期生存情况方面,两组的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危结肠癌患者中采用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不仅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有利于减轻手术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还可有效清扫淋巴结,促进性功能恢复,保证患者中远期预后。同时,由于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的性欲低下评分与性厌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更凸显腹腔镜结肠切除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免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40例使用免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与41例常规CO2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进入腹腔时间、腹腔内操作时间、总手术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进入腹腔的时间为(10.2±2.4)min,长于对照组的(6.5 ±0.8)min(t=9.530,P<0.05),但总手术时间为(20.3±5.3) min,短于对照组的(33.4±3.5) min(t=16.928,P<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达到1级的患者为25例,明显多于对照组的5例(x2=18.377,P<0.05).结论 免气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手术安全有效、耗时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在熟练操作的情况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肠梗阻发病中占20%以上[1],而在这些发病患者中,有54%的患者是左半结肠癌[2]。结肠癌在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较高,目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情况(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比较,腹腔镜可有效切除结直肠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肠胃功能恢复快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