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1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斜颈头位测量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眼肌病(如麻痹性斜视、眼位性眼球震颤等)和各种原因引起的斜颈(肌性、骨性、神经性、耳源性等)均可伴有头位异常,以往临床上对异常头位的程度都是大体估计而缺乏客观数据。Sradj(Sradj N.A-m Orthopt J 1984;34:117)1984年发明了斜颈测量器(Torticollometry),它可以客观而比较精确地直接测出异常头位的度数,包括头部倾斜、面部回转、下颏上抬或  相似文献   
22.
先天性眼外肌纤维化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肌肉筋膜发育异常。如双眼所有眼外肌,包括提上睑肌受累则称广泛性眼外肌纤维化综合征。眼球运动严重受限,甚至固定,可出现固定性垂直或水平斜视,而表现为固定性外斜者则罕见。Schmidt 等(1917)首次报告1例75岁男性患者为先天性固定性外斜伴眼震。我院于1985年收治1例,近几年又遇到4例,一起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本实验利用c-fos基因在兴奋神经元核表达特性,以记录弱视猫PVEP变化为依据,在给实验眼运动光栅视刺激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技术对基因表达产物fos全白染色,并由计算机图像分析正常、单眼内斜、单眼剥夺各组幼猫视皮质17区Ⅳ层fos免疫阳性神经无数和灰度变化。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弱视发病机制,以阐明视觉敏感期视紊乱及形觉剥夺对视皮质发育的影响。结果提示:①弱视猫的PVEP改变与视皮质损害程度相符。②弱视视皮质病理生理缺陷确有神经分子生物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4.
手术治疗先天性眼震的异常头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用手术方法矫正先天性眼震患者的异常头位。方法:笔者用改良kestenbaum(5mm、6mm、7mm、8mm)法和增加手术量的改良Kestenbaum法随机选择手术治疗患者48例。手术适应证为异常头位≥15°者;对异常头位≥30°者,则增加改良Kestenbaum法手术量的40%-60%。结果:术后24例随访不少于6个月,48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异常头位由术前平均31.5°减少到5.1°,眼震强度由术前平均35.5Hz减少到9.6Hz;48例患者的86眼(89.58%)视力增加≥2行。结论:用改良kestenbaum法和增加手术量的改良kestenbaum法治疗先天性眼震患者的异常头位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直肌离断对虹膜睫状体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珍  章应华 《眼科研究》1994,12(2):89-91
实验测定了犬眼不同组合的2条和3条直肌离断后虹膜眼下状体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并观察了睫状体非色素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现2条直肌离断术后1、3、7天,MDA和SOD变化不显著。3条直肌离断术后1、3天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性显著降低,术后7天变化不显著,超微结构示细胞内膜性结构受损,提示3条直肌同时离断眼前节缺血早期,超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引发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6.
本文对46例春季性结膜炎患者进行了免疫功能检查(IgG、IgM、IgA、Ea玫结、Et玫结及Lc转化),其结果表明体液免疫功能升高,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对该病是否为变态反应的单一型提出了异议。中药治疗对IgA有非常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胞免疫的作用因例数少尚不能肯定。并认为中药治疗的效果与杀虫药有密切关系,是否与左旋咪唑有相同的药理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7.
采用抗单纯疱疹病毒(HSV)糖蛋白单克隆抗体滴眼治疗实验性单疱角膜炎,其临床疗效与电镜观察结果提示,角膜组织的病理损害明显减轻,并可抑制病毒向周围细胞扩散和缩小病灶范围,起到一定的保护易感细胞的作用。抗HSV单克隆抗体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制剂,为治疗单疱角膜炎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8.
眼前节缺血综合征是以角膜水肿、角膜混浊、房水内细胞和蛋白渗出、虹膜萎缩、晶体混浊、低眼压乃至眼球萎缩为表征的一组综合病症。它是一种潜在的致盲因素。此综合征在临床并非罕见,若将其误认为术后炎症反应或细菌感染,必会延误诊治。国外学者对本综合征比较重视。本文将从病因学、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简要综述其国外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9.
对8例下直肌直接损伤引起的麻痹性上斜视作了手术治疗,完全治愈5例,明显好转3例。  相似文献   
30.
秦巴山区盲目及低视力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秦巴山区抽样调查13963人的透力。结果,双眼盲126人(0.90%),单眼盲189人(1.35),双眼低视力170人(1.22),单眼低视力144人(1.03)。致盲原因依次为沙眼并发症、白内障、角膜病、屈光不正/弱视、眼外伤、青光眼、眼底病、先天遗传性眼病。针对山区情况,提出了山区防盲、治盲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