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9篇
临床医学   167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8篇
综合类   14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2005年10月至今我院使用恒温水浴锅加热碘伏至36℃,应用于168例乳腺手术局麻患者皮肤的消毒,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外科手术中,大量的医用真丝缝线用于缝扎、结扎组织。市售医用真丝缝线规格均为60cm长,多根束状包装,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将多束缝线压于单层治疗巾之下,易致各束缝线混淆,且添加不方便。我科于今年5月试行将治疗巾艰梯形折霍后吲定缝线,试用于2000余例手术,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骨折修复过程中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对骨折端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探讨VEGF在骨折端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用168只大白鼠制作股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VEGF组、拮抗VEGF组、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测定伤后不同时间骨折端MVD的变化。结果应用外源性VEGF后。骨折端MVD明显增加;拮抗VEGF组,骨折端MVD明显下降;对照组MVD低于VEGF组,但高于拮抗VEGF组。结论VEGF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对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一种重要细胞因子参与和调节了骨折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94.
手术中缝针丢失情况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蕤  曾俊 《护理学杂志》2005,20(8):46-47
目的探讨手术中缝针丢失的原因及危害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0名手术室护士在2004年亲历的缝针丢失情况进行调查,用无记名方式填写问卷。结果60名护士共经历丢针48人次,每人0~3次。其中,手术医生发生丢针22次,占45.8%;手术助手发生丢针12次,占25.0%;手术护士发生丢针14次,占29.2%。手术医生丢针概率高于护士。结论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工作责任感,养成良好的手术操作习惯,手术中及时清点器械,减少缝针丢失,从而避免医疗纠纷与事故隐惠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一位资深的护士总结了成功护理的经验,归纳为26词诀窍。 1 果断(Assertiveness) 学会果断,而不引起磨擦导致与人疏远。 2 平衡(Balance) 合理安排工作与娱乐,有助于保持你敏锐的洞察力及良好的身体状态。 3 选择(Choices) 任何选择都有结果,因此当一个人说:“我没有任何选择”,他的真正意思是:“我不喜欢任何结果”。  相似文献   
96.
曾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2049-2049
我院从2003-06~2004-12采用甲磺酸酚妥拉明片治疗早泄65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7.
胰腺损伤为严重的腹部外伤,既往约占整个腹部外伤的1%~2%.近年约占腹部内脏损伤的8%~12%,死亡率高达20%。我院自1989年3月至1995年5月共收治胰腺损伤20例,占同期腹内脏器伤的7.4%(20/269),全组均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1 1%#11临床资料本组20例中男19例,女1例,年龄17~49岁。受伤到手术时间1小时至5天不等,平均4.5小时。闭合性损伤14例,其中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3例,踢伤1例;开放性损伤6例,其中刀刺伤5例,火器伤1例。20例中胰头贯通伤1例,胰体尾断裂伤6例,胰头毁损伴胰管及胆总管撕裂伤1例,胰体尾挫裂伤12例。合并腹内其它脏器伤18例,其中合并两个脏器以上伤者8例。合并休克者14例。  相似文献   
98.
手术室责任制护理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术室责任制护理与管理630038第三军医大学一院曾俊,彭蔚兰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手术室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围绕手术期护理的中心环节──术中护理给手术室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术中护理质量及手术室管理水平,是...  相似文献   
99.
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术护理记录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DCA循环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四个密切相关的阶段所构成的工作方式。我们从2005年开始运用PDCA循一方面将手术护理记录进行管理,将记录单核查、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者并与奖惩挂钩;另一方面大力加强法制教育,在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树立良好的法制意识,使存在的缺陷明显减少。现将运用PDCA循环提高手术护理记录质量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老年人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腹部创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老年人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伤后12h内确诊35例(51.5%)。68例中58例行手术治疗,10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死亡7例,死亡率为10.3%,死亡原因有感染性休克、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MOSF)等。结论 老年人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病理生理特点有其特殊性,且对创伤的耐受性差,伤后临床表现不明显,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因而应根据其损伤特点与病情轻重,正确地选用辅助检查,综合分析,尽早诊断。处理原则首选手术治疗,重视围手术期处理,保护各重要脏器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会征(M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