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丁琦  严良  陆豪  杨蕾  秦洁  赵婕  熊毅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78-779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一阶反应(first kernel response,FOK)P1波中振幅和潜伏期在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病程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应用mfERG分别对RP患者44眼及正常人28眼进行FOK检测,将各环P1波的振幅和潜伏期进行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P患者各环P1波的振幅反应密度值均低于正常组(P<0.001);第1环(37.17±3.15)ms至第4环(38.25±4.53)ms2组潜伏期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5环(41.17±5.66)ms的潜伏期显著长于正常组(36.25±4.66)ms(P<0.001)。结论FOK主要反映的是视网膜外层的功能,具有立体、直观的特点,因而能客观评价和反映RP疾病对视网膜功能损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究骨折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0HD)和甲状旁腺素(PTH)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1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骨密度检查,根据骨密度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骨质减少组、骨质疏松组。测定骨质疏松四项标志物即血清250HD、PTH、血清1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水平。结果正常组各部位骨密度值显著高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P<0.05);骨量减少组各部位骨密度值显著高于骨质疏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骨量正常患者血清250HD显著高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P <0. 05);血清PINP、PTH水平均显著低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组(P <0. 05);相关性分析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250HD与腰椎1-4、全髓关节及股骨颈骨密度值呈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血清中250HD明显下降,与患者骨密度呈正相关,PTH水平虽在骨质疏松患者中明显上升,但其与骨密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应用视觉电生理诊断技术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方法采用标准暗适应红光视网膜电流图(红光F-ERG)分别检查拟行白内障手术眼与正常同龄对照(无白内障)组,比较两者的暗适应红光ERGx波检出率、x波振幅,并将白内障组患眼x波与其术后一月获得的最佳中心视力作比较.结果白内障组与对照组比较,x波检出率分别为79.62%和81.63%,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5),但术前振幅(125.36±38.85μv)明显小于对照组(160.98±23.74μv)(P<0.01);术前检出x波者其振幅(125.36±38.8μv)及术后视力(0.85±0.22)明显大于检出单峰b波者(73.51±38.78μv,0.28±0.20)(P<0.01)结论红光ERG能较客观地评价白内障患者术前黄斑部(视锥细胞)功能,x波的测定是预测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