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9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05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190篇
内科学   15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32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科学   128篇
综合类   589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133篇
  3篇
中国医学   188篇
肿瘤学   2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141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目的研究维药库吾提艾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淫羊藿苷的含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维药库吾提艾拉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2,即加14倍量水,总煎煮时间3小时,醇沉浓度75%。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维吾尔医药孜尔克中总黄酮、微量元素及脂肪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孜尔克的根和果实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并测定孜尔克的根和果实的脂肪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孜尔克中根和果实中钙、铁、钠、钾、铜、锌、锰7种微量元素。结果:总黄酮在0.006~0.06mg.ml-1之间与吸光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C=0.0732A-0.002267(mg.ml-1)。相关系数R2=0.9916。元素测定中钙、铁含量较高。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为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这一民族药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休克急救中应用的疗效。方法:系统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3月,46例我院收治的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率为78.26%,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0.86%,总有效率为88.37%。2组显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2组患者收缩压均升高,治疗1 h后,治疗组收缩压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时间增长,2 h内差异性进一步增大。用药后2组患者心率均降低,用药30 min后,2组患者平均心率比较,治疗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时间增长,2 h内差异性进一步增大。用药后2组患者尿量均升高,治疗2 h时2组患者尿量比较,治疗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对不同类型的休克患者给予回阳救逆、救阴固脱、醒神开窍的中药制剂,能够有效改善微循环障碍的病理状态,联合现代医学的急救措施,有机的结合,取长补短,能提高治愈率,较单一中医或西医的方法都更具优势,临床上应重视中医药注射剂在院前急救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血液毒性(HT)。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3DCRT组(89例)和IMRT组(91例)。检测化疗期间及放疗2年内血红蛋白、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最低水平。结果 2级或以上急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3DCRT组分别为2%、42%、11%,0;IMRT组分别为26%,53%,24%,和4%。2级或以上慢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和血小板减少症在3DCRT组分别为12%、12%、6%和12%;IMRT组分别为0、9%、4%、和0。LS-V30,40;IL-V10,20,30,40;LP-V10,20,40;P-V10,20,30,40;WP-V10,20,30,40;与3DCRT组相比,IMRT组显著减少。结论与三维适形放疗,IMRT可减少照射的骨髓体积,然而在急性和慢性HT方面,两种技术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新辅助化疗在头颈部骨肉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2007—2015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接受治疗的头颈部骨肉瘤患者的基本信息、围术期治疗信息、影像学信息、病理学信息以及随访记录,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患者157例,男68例,女89例,5年总生存率(OS)为50.96%。≤30岁51例,31~60岁85例,≥61岁21例。91例肿瘤位于下颌骨,66例位于上颌骨及颅底。高级别骨肉瘤141例,低级别骨肉瘤8例,分化程度未知8例。54例肿瘤最大直径>4 cm,103例肿瘤直径≤4 cm。术区切缘阳性7例。单纯手术治疗65例,手术联合化疗15例,手术联合放、化疗23例,手术及放疗54例。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为上颌骨及颅底肿瘤(P=0.022)、高级别骨肉瘤(P=0.011)以及阳性切缘(P=0.031);下颌骨骨肉瘤(P=0.032)、阴性切缘(P=0.006)与患者OS相关;阴性切缘(P=0.007)与患者无瘤生存率(DF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部位(P=0.034)、切缘(P=0.006)、化疗(P=0.025)、病理学亚型(P=0.012)与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关;阳性切缘(P=0.002)、未接受放疗(P=0.005)与肿瘤局部复发相关。结论 术区安全切缘是头颈部骨肉瘤良好预后的关键,放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肿瘤复发,化疗(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可提高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ureteroscopic pneumatic lithotripsy,USPL)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尿闭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20侧输尿管结石所致尿闭行急诊USPL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病例US-PL均成功,并放置D-J管作内引流,4例术后有淡红色血尿,3例出现感染,无尿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结石所致尿闭,急诊行USPL,安全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维药小茴香根皮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试管法和滤纸法对维药小茴香根皮的水、酸水、95%乙醇、石油醚提取物进行研究,通过预实验,初步推断维药小茴香根皮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结果维药小茴香根皮中可能含有糖类及其苷、内酯化合物、酚类、鞣质、黄酮类、生物碱、挥发油、油脂、三萜及甾醇等化学成分。结论本研究为维药小茴香根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严重的牙根吸收很少见,但其作为一种无法预料的并发症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正畸医生。本文将对正畸相关性牙根吸收的早期诊断与预防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背景 代谢综合征患者合并食管裂孔疝的诊断尚无"金标准"的检查方法,提高术前的检出率,对于制订合理的手术方式并且避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究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以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食管裂孔疝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微创、疝与腹壁外科收治的代谢综合征合并胃食管反流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55例,根据术中所见将患者分为代谢综合征合并食管裂孔疝组(复杂组,17例)和代谢综合征未合并食管裂孔疝组(单纯组,38例)。入院后完善胃镜检查、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测酸以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并采用Gerd Q评分量表进行测评。绘制不同检查方法诊断代谢综合征合并食管裂孔疝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复杂组胃镜诊断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诊断率、测压食管裂孔疝直径、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诊断率、Gerd Q评分均高于单纯组,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平均值(LESP)、Demeester评分均低于单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emeester评分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是诊断代谢综合征合并食管裂管疝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胃镜检查(AUC=0.728,P=0.007)、LESP(AUC=0.789,P=0.001)、Demeester评分(AUC=0.772,P=0.001)、上消化道造影检查(AUC=0.774,P=0.007)、Gerd Q评分(AUC=0.746,P=0.004)的AUC均>0.7,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结论 胃镜检查、LESP、Demeester评分、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和Gerd Q评分对代谢综合征合并食管裂孔疝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双源双能量低剂量CT在诊断儿童泌尿系结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将探究采用双能量CT技术在新疆南疆地区儿童输尿管结石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然后比较其图像质量、信噪比、病变检出率这几方面,分析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可行性,将56例儿童病例分CT检查组及超声检查组,分析两组间对于难诊断型输尿管结石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双源双能量CT诊断输尿管结石儿童56例,所有病例均经过B超检查,其中1例腹段、3例盆段、2例多发输尿管结石B超未诊出或漏诊;CT诊断47例有肾积水、其中14例伴有中重度积水,9例有合并泌尿系的感染,2例诊断为泌尿系结核,1例为神经源性膀胱。结论双能量低剂量CT诊断常规检查方法没有诊出,对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现有很好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