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0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376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668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720篇
内科学   745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246篇
特种医学   3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933篇
综合类   1290篇
现状与发展   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374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680篇
  9篇
中国医学   411篇
肿瘤学   641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24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292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98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301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385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250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76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81.
165例恶性淋巴瘤中p16基因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恶性淋巴瘤(ML)中p16基因的缺失、甲基化及p16蛋白的表达,探讨p16基因异常在淋巴瘤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淋巴瘤鹇组织标本50例,存档石蜡包埋组织标本115例,均包括T、B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及霍奇金淋巴瘤(HL)。用PCR、甲基化特异的PCR方法检测新鲜组织中的p16基因的等位缺失及5‘CgG岛异常甲基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石蜡标本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另外,分别选取9例反应性增生(RH)组织的标本作对照。结果 12/50例(24.0%)新鲜标本中检出p16基因纯合性缺失,16/50例(32.0%)检出p16基因异常高甲基化;石蜡包埋标本中p16蛋白的失表达率为41.6%,其中B-NHL为46.0%,T-NHL为54.5%,HL为31.6%。恶性程度较高的淋巴瘤类型中p16蛋白的失表达率也相应较高,各类型之间比较: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和滤泡性淋巴瘤(FL)的p16失表达率存在组间差异的显著性。所有RH标本均未见p16基因或蛋白表达的异常。结论 恶性淋巴瘤中p16基因的异常是一个频发事件,p16基因表达异常参与了淋巴瘤的发生及进展。  相似文献   
82.
Dai  Wei  Zhuang  Zong  Ling  Haiping  Yang  Yongbo  Hang  Chunhua 《Neurosurgical review》2021,44(1):515-527
Neurosurgical Review - To quantitatively synthesize the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most common surgical approaches including endonasal transsphenoidal endoscopic surgery (ETES),...  相似文献   
83.
总结分析17例肾上腺淋巴管瘤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该病的影像特点及病理类型。结果显示,肾上腺淋巴管瘤的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与一般的囊肿相似,但囊腔密度略高于单纯性囊肿,部分病例囊壁可见钙化,少数可显示腺瘤样表现。本病确诊主要靠病理检查。对于肿瘤最大径≥4.0 cm、有内分泌功能、可疑恶性,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推荐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4.
[目的] 通过考察梓醇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组织丝/苏氨酸蛋白激酶(Ra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SAH脑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H组、梓醇组、梓醇+U0126组(梓醇+Raf-MEK-ERK信号通路抑制剂U0126)。采用血管内穿孔法构建大鼠SAH模型,评估大鼠神经功能和SAH分级,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细胞凋亡及微管连接蛋白轻链3-Ⅱ(LC3-Ⅱ)、p-ERK阳性细胞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Raf、MEK、磷酸化(p)-MEK、ERK1/2、p-ERK1/2、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自噬基因Beclin-1、LC3-Ⅱ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SAH组神经元细胞排列松散,数目减少,SAH分级、脑组织含水量、EB渗出量、原位末端标(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凋亡率、LC3-Ⅱ、p-ERK阳性表达、Bax、Beclin-1、LC3-Ⅱ、Raf、p-MEK/MEK、p-ERK1/2/ERK1/2表达显著升高,神经功能评分减少,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SAH组相比,梓醇组神经元损伤明显减轻,细胞死亡较少,SAH分级、脑组织含水量、EB渗出量、TUNEL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凋亡率、Bax显著降低,神经功能评分、Bcl-2表达升高,LC3-Ⅱ、p-ERK阳性表达及Beclin-1、LC3-Ⅱ、Raf、p-MEK/MEK、p-ERK1/2/ERK1/2表达进一步升高(P<0.05);Raf-MEK-ERK通路抑制剂U0126可逆转梓醇对脑组织损伤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梓醇可能通过激活Raf-MEK-ERK信号通路,促进神经细胞自噬,改善SAH大鼠脑损伤。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lncRNA ANCR调节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及对Wn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将lncRNA ANCR siRNA慢病毒载体及慢病毒空载体分别转染至脂肪源性干细胞,分为siRNA组、空载体组、干细胞组。分别通过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ALP染色效果、Western blot法检测Wnt/β-catenin蛋白水平、茜素红染色实验检测成骨染色效果、免疫组化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阳性表达的差异性。结果与空载体组、干细胞组相比较,siRNA组细胞中ALP染色显著加深(P均0.05),成骨染色更为显著(P均0.05);与空载体组,干细胞组相比较,siRNA组细胞Wnt/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均0.05),Wnt/β-catenin阳性数显著升高(P均0.05);空载体组与干细胞组比较,细胞中Wnt/β-catenin蛋白、ALP表达水平、Wnt/β-catenin阳性数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lncRNA ANCR的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大鼠体内脂肪源性干细胞的分化存在显著相关性,下调lncRNA ANCR能够促进脂肪源性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Wnt/β-caten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不同b值条件下心脏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相关参数的一致性。方法对30名健康志愿者行左心室中间部IVIM扫描,以双指数模型获取IVIM参数值慢速表观弥散系数(ADCslow)、快速ADC(ADCfast)及灌注分数f。比较9个b值(0、20、50、80、100、120、200、300、500 s/mm^2)与7个b值(0、20、80、100、200、300、500 s/mm^2)条件下所测参数值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2名医师测量参数结果的一致性,以Bland-Altman检验分析不同b值条件下所测参数的一致性。结果9个与7个b值条件下ADCslow、ADCfast及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2名医师测量IVIM参数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均较好(ICC均≥0.66,P均<0.05)。Bland-Altman图显示,9个与7个b值时ADCslow的平均偏差为-0.07×10-3 mm^2/s,一致性界限(-1.87,1.73);ADCfast的平均偏差1.57×10-3 mm^2/s,一致性界限(-72.64,75.77);f的平均偏差1.17%,一致性界限(-13.45,15.79)。结论9个与7个b值条件下心脏IVIM成像各参数值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内踝骨折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5)患者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研究组(n=25)患者接受踝关节镜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Baird-Jackson评分和AOFAS优良率。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降低,AOFAS评分提高,Baird-Jackson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52,10.332,10.543;均P<0.001),AOFAS评分优良率较高(P<0.001)。结论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内踝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内踝骨折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9.
BackgroundTo evaluate to what degree preoperative urine white blood cell (WBC) and urine nitrite (NIT) values are predictiv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follow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MethodsA systematic literature search was performed of the PubMed, Embase, Cochrane Library, Wanfang Dat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and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 (CSTJ or VIP) online databases to identify relevant studies that examined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urine WBC or NIT as risk factors for post-PCNL infection, and the search was finished on February 28, 2020. Two independent reviewers screened the relevant studies, extracted necessary data from the eligible case-control studies (CCS), and assessed the quality of included studies through 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 (NOS). RevMan 5.3 software and the Stata 16.0 software were used to complet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ata. Results are expressed as odds ratio (OR) with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CIs).Results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12 eligible studies involving 6113 patients, positive urine WBC (WBC+: OR =3.86, 95% CI: 3.03–4.91, P<0.001) and positive NIT (NIT+: OR =7.81, 95% CI: 5.44–11.21, P<0.001) in preoperative tests were identified 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following PCNL.ConclusionsIn summary, as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ve infections, the presence of preoperative urine WBC+ and NIT+ should be evaluated as part of clinical procedure, in order to reduce infections of PCNL.  相似文献   
90.
粗糙集在构建骨肿瘤辅助诊断知识库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骨肿瘤辅助诊断专家系统研究中,知识库的建立是一直困扰系统建立的瓶颈问题,知识库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后续推理过程,而且还对诊断的精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使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数据挖掘技术,对已确诊病例资料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建立骨肿瘤与患者临床表现之间的推理关系,并结合医生的临床实践,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辅助诊断知识数据库,为后续的推理、解释程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