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7篇
  免费   723篇
  国内免费   360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70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425篇
口腔科学   113篇
临床医学   888篇
内科学   542篇
皮肤病学   86篇
神经病学   156篇
特种医学   302篇
外科学   548篇
综合类   1893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774篇
眼科学   72篇
药学   785篇
  15篇
中国医学   663篇
肿瘤学   389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25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37篇
  2017年   195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665篇
  2011年   681篇
  2010年   573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568篇
  2007年   519篇
  2006年   504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500mg左氧氟沙星静滴液在我国中年健康人群中的药动学特点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方法:10例中年健康志愿者接受单次静脉滴注500mg左氧氟沙星后,固定时间采取血样及尿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及尿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血样以高氯酸沉淀法进行预处理.结果: 药动学符合静脉给药二室开放模型,Cmax为(9.03±1.92)mg·L-1,t1/2β为(7.99±1.69)h,Vd为(1.24±0.31)L·kg-1,CL/F为(11.64±2.51)L·h-1,用梯形法计算所得的AUC为(44.79±9.05)mg·h·L-1.24h左氧氟沙星尿中的排泄率为(76.78± 9.07)%.10例志愿者均顺利完成实验,仅1例出现失眠.结论:左氧氟沙星单次500mg静脉滴注主要药动学参数与国外报道相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高剂量左氧氟沙星应可作为严重或敏感性降低细菌感染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02.
单次灌胃杂色曲霉素对小鼠大脑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单次ig杂色曲霉素 (ST)对小鼠大脑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方法 ,研究ST对BALB/c小鼠大脑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 病理形态学观察可见 ,ig小剂量ST(3μg·kg-1 )后 1 2h或大剂量ST(3mg·kg-1 )后6h即可见小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CA2区神经元出现胞核固缩深染、胞浆嗜酸性变、空泡变性等病理变化 ,且随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 ,病变神经元逐渐增多 ;光镜下对海马CA2区病变神经元进行计数分析 ,结果表明ST处理组发生病理变化的神经元比例均高于相应对照组 ,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增高 ;流式细胞术定量检测结果表明 ,igST 3,30 ,30 0和30 0 0 μg·kg-1 1 2h后 ,小鼠脑细胞的凋亡率呈剂量依赖性增高 ;ig3mg·kg-1 的ST后 6~48h,随ST作用时间的延长 ,脑细胞凋亡率也明显增高。结论经口给予ST可导致小鼠大脑皮质、丘脑、海马CA2区神经元发生退行性病变 ,诱导并促进小鼠大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 S2细胞凋亡的作用原理。方法 形态学观察 ,DNA凝胶电泳法及WesternBlot法。结果 冬凌草甲素能明显诱导A375 S2细胞发生凋亡 ,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间依赖性。形态学观察可见凋亡小体的形成 ,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凋亡典型的DNA梯带 ;caspase 3的抑制剂能阻止caspase 3的活力升高 ;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冬凌草甲素作用A375 S2细胞 12h改变Bax与Bcl xL蛋白的表达 ;且发现caspase 3的底物PARP蛋白在 12h时被降解。结论 冬凌草甲素 (34 3μmol·L-1)诱导A375 S2细胞凋亡 ,这种作用是通过改变了Bax/Bcl xL的表达比率 ,激活caspase 3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4.
"入世"后中医药科技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入世”后中医药科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认识应研究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中药,建立我国中药现代研究开发体系,形成我国科技先导型中药产业,培育中药跨国产业集团,培育外向型、复合型高级中药人才;并对中成药进入国际市场、另药新药研制提出了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105.
毛脉酸模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月  左月明  康毅华  崔红花  李瑞明 《中草药》2005,36(12):1875-1879
目的制定毛脉酸模药材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生药学研究,浸出物测定法,灰分测定法,水分测定法,薄层色谱法及HPLC色谱法。结果对毛脉酸模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对14个不同产地毛脉酸模的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水分进行了测定;同时进行了薄层定性鉴别和HPLC色谱的定量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制定了毛脉酸模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06.
Cyclin E、CDK2和p21WAF1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李丽  齐凤英  左连富  李萍  王辉 《肿瘤》2005,25(2):158-162
目的探讨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E、CDK2和p21WAF1的表达状况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原位杂交方法分别检测48例食管癌组织、31例非典型增生组织和17例正常食管粘膜中cyclin E、CDK2和p21WAF1蛋白及mRNA表达.应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22例新鲜食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从食管正常粘膜、非典型增生组织到癌组织,cyclin E和CDK2蛋白和mRNA阳性表达率逐渐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食管癌组织中cyclin E、CDK2和p21WAF1蛋白及mRNA高表达,与癌旁组织或切缘正常食管粘膜有显著性差异(P<0.01).cyclin E、CDK2和p21WAF1基因表达显著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食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 E和CDK2表达逐渐增强.cyclin E基因表达异常是食管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p21WAF1基因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可能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反馈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与胆囊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50例胆囊癌、35例胆囊腺瘤和26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p53和VEGF蛋白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和72.0%,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的17.1%和22.9%及慢性胆囊炎的19.2%和23.1%,χ2=4.25,P=0.006,根据Nevin分期,胆囊癌S1、S2、S3期的p53阳性表达率为63.2%,明显高于S4、S5期的35.5%,χ2=7.29,P=0.009,而VEGF在胆囊癌S4、S5期的阳性表达率为87.1%,明显高于S1、S2、S3期的47.4%,χ2=4.29,P=0.007,胆囊癌中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相关,r=0.87,P=0.009。它们与胆囊癌病理分级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p53和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对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环氧合酶-2与肝细胞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是前列腺素合成的限速酶,在许多恶性肿瘤中均有表达,并参与肿瘤的形成和复发转移。本文就COX-2的结构、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对肝细胞癌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9.
经腹膜外通路造设人工肛门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 ,经腹膜外通路人工肛门造设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间 4 34例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 ,经腹膜外通路 337例 (称腹膜外组 ) ,经腹膜内通路 97例 (称传统组 )分别造设人工肛门的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 ,对有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腹膜外组有 2例患者 (0 . 5 % )发现造口狭窄 ,5例患者 (1 4. 8% )发现造口周围炎 ,1例患者 (0 . 3% )发现造口旁疝 ,87例患者获排便感觉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 1%。腹膜内组造口狭窄 11例 (11. 34% ) ,发现造口周围炎 3例 (5. 5 % )、造口回缩 2例 (2 .16 % )、造口脱垂 4例 (4. 12 % )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9 98% ,患者没有排便感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排便感觉上都有明显差异 (P <0 .0 5 ,P <0 .0 5 )。结论 :直肠癌APR术后经腹膜外通路造设人工肛门术 ,较传统手术并发症少 ,手术操作简单 ,便于护理且可获排便感觉。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建立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2(rhIL-2)基因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为rhlL-2的生产及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自人胎盘组织中提取总RNA,逆转录PCR(RT-PCR)扩增突变型人IL-2基因cDNA,通过对下游引物的设计将编码125位半胱氨酸(c125)的密码子TGT更改为编码丝氨酸的密码子TCT。构建表达型重组质粒pBV-IL-2,温度诱导表达.表达产物行SDS一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Blot鉴定。结果:DNA序列分析证实,重组质粒pBV-IL-2含有突变型人IL-2编码序列及正确的开放读码框架。SDS-PAGE显示,诱导表达碎菌后的沉淀中有分子质量大小约为16.5ku的外源蛋白产生。经Western印迹(WesternBlot)证明为rhlL-2。结论:成功构建了突变型人白细胞介素-2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于碎菌后的沉淀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