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89篇
  免费   1965篇
  国内免费   1223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411篇
妇产科学   97篇
基础医学   1191篇
口腔科学   413篇
临床医学   2530篇
内科学   1682篇
皮肤病学   151篇
神经病学   348篇
特种医学   761篇
外科学   1782篇
综合类   5521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预防医学   2293篇
眼科学   229篇
药学   2355篇
  19篇
中国医学   1974篇
肿瘤学   804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200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774篇
  2020年   626篇
  2019年   329篇
  2018年   356篇
  2017年   575篇
  2016年   406篇
  2015年   752篇
  2014年   1024篇
  2013年   1245篇
  2012年   1861篇
  2011年   2027篇
  2010年   1765篇
  2009年   1579篇
  2008年   1730篇
  2007年   1633篇
  2006年   1454篇
  2005年   1094篇
  2004年   804篇
  2003年   671篇
  2002年   452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以熊去氧胆酸(UDCA)为对比,研究法尼醇X受体(FXR)激动剂——鹅去氧胆酸(CDCA)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孕鼠血生化指标、肝脏病理及胎鼠预后的影响。方法建立ICP孕鼠模型,将孕17d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ICP组、UDCA组和CDCA组。比色法检测用药前后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酸(TBA)水平,光镜下观察孕鼠肝脏病理学变化,记录胎鼠身长、尾长、体重及死胎数。结果ICP组ALT、AST、ALP、TB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8 3);与ICP组比较,UDCA组ALT、AST、ALP明显降低(P<0.008 3),但TBA无明显改善(P>0.008 3);CDCA组ALT、AST、ALP无明显改善(P>0.008 3),但TBA显著降低(P<0.008 3);2治疗组胎鼠的身长、尾长、体重及死亡率与ICP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08 3)。光镜下见ICP组肝细胞肿胀变性,肝血窦变窄,胆管扩张;UDCA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小叶结构正常;CDCA组小部分肝细胞脂肪变性,小叶结构正常。结论UDCA能改善ICP孕鼠肝功能指标,但不能有效降低血胆汁酸水平及胎鼠死亡率;CDCA能明显降低胆汁酸,促进胆汁酸代谢,但其安全性还有待确定。  相似文献   
992.
蒋杨  邹丽宜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0):1435-1437
目的:探讨解酒合剂的作用。方法:观察和比较解酒合剂对小鼠的攀爬活动、翻正反射和睡眠的影响。结果:解酒合剂能明显缓解小鼠因醉酒引起的平衡失调现象,延长小鼠睡眠耐受时间,缩短睡眠维持时间,降低急性酒精中毒的死亡率。结论:解酒合剂具有良好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慢加亚急性肝衰竭(SACLF)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选择SACLF患者132例,同步测定血清VEGF、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时间(PT)、甲胎蛋白(AFP),分析血清VEGF水平变化与肝功能状态、肝脏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 SACLF患者血清VEGF与Tbi、PT呈正相关,与ALB、CHE呈负相关,与ALT、AFP之间无相关性;有慢性肝炎基础的SACLF者血清VEGF为(147.46±60.99)pg/ml,有肝硬化基础者为(153.85±127.40)pg/ml,有肝癌基础者为(179.24±115.26)pg/ml;SACLF患者早期血清VEGF水平为(126.88±110.43)pg/ml,中期为(233.21±109.04)pg/ml,晚期为(251.44±99.44)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晚期患者血清VEGF明显高于早期患者(P<0.01);死亡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病情好转者(P<0.01).结论 SACLF患者VEGF的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VEGF在SACLF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确立心达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从基质,冷却剂的种类,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聚乙二醇6000,冷却温度15℃时,心达康滴丸质量最好。结论证明此工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通过对我院门诊儿科处方抽查分析,了解门诊病人年龄分布、主要看病种类、用药情况等以便更好地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 抽取2006年3月-2008年3月中山市博爱医院门诊处方55920张,统计分析了处方用药途径、年龄构成、季节性发病率和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常用儿科药物的使用频率.结果 儿童常见疾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占40.5%;儿科处方的年龄构成比重最大的是6个月~3岁的年龄组,占50.5%,儿科病人以6个月~3岁的婴幼儿为主.结论 呼吸道感染疾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最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996.
风湿病相关性角膜融解症1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琳  邹留河 《眼科》2007,16(3):184-186
目的分析风湿病相关性角膜融解症的临床特点、药物及手术治疗与预后。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14例(22眼)风湿病相关性角膜融解症患者。方法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病史、裂隙灯显微镜等检查,治疗方法及其随访情况。主要指标临床特点、治疗效果与复发情况。结果随访6~24个月。角膜融解首先发生于上方角膜缘,表现为角膜变薄、甚至穿孔,病变区有新生血管形成。病变范围达1个象限者4眼,2个象限者12眼,3个象限者6眼,4个象限者2眼。病变深度〈2/3角膜厚度者5例(8眼)局部应用1%环胞素A及0.5%肝素点眼治疗,其中3例(5眼)病变无进展,2例(3眼)病变进展;角膜边缘板层移植术治疗病变深度≥2/3角膜厚度者9例(14眼),其中6例(10眼)病变复发。结论风湿病相关性角膜融解症具有特征性临床表现,早期局部药物治疗可获得一定疗效,晚期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7.
HPLC法同时测定银黄制剂中的绿原酸和黄芩苷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银黄制剂中绿原酸和黄芩苷的 HPLC 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Waters Symmetry C_(18)(3.9 mm×150mm,5μm)柱,以甲醇-0.4%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甲醇15%→55%;15→25 min,甲醇55%;25→28min,甲醇55%→15%)。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320 nm,0.02 AUFS。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6.88~110.08μg·mL~(-1)(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4%,RSD 为2.2%(n:5);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13.40~214.4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7%,RSD 为2.0%(n=5)。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为银黄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制备含萘普生钠和盐酸伪麻黄碱的复方缓释微丸,考察理论聚合物包覆量、抗黏剂用量、热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及盐酸伪麻黄碱含药丸芯,采用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RS 30D)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萘普生钠的含量及溶出度,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及释放度。结果萘普生钠、微晶纤维素、硫酸钠质量比为10∶9∶1时,制得的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圆整度好,脆碎度低,10 min累积释药大于90%;当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的理论聚合物包覆量为50%、滑石粉用量为聚合物质量的40%、热处理时间为24 h时,药物释放过程接近零级释药模型。结论所制备的萘普生钠速释微丸及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体外释药均符合速释和缓释要求,后者的体外释药过程接近零级释药模型。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多西他赛固体脂质纳米粒中多西他赛的含量。方法色谱柱:Century SIL BDS C18(4.6 mm×200 mm,5μm),检测波长:228 n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为60∶40),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结果多西他赛与其他组分分离良好,线性1.05~21.0 mg.L-1(r=0.999 9),日内、日间精密度为1.12%、1.03%,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95%。结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诱变选育L-鸟氨酸高产菌株.方法 以谷氨酸棒杆菌S9114为出发菌株,经60Co γ射线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处理,选育出L-鸟氨酸的高产菌株,研究其最佳发酵条件.结果 选育出一株L-鸟氨酸的高产菌株HG106-25,遗传标记为精氨酸营养缺陷型 磺胺胍抗性(Arg- SGr).结论 突变株HG106-25在优化发酵条件后,摇瓶发酵4-5 d,L-鸟氨酸平均产量为14.7 g·L-1,达较高水平,可进行放大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