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82篇
  免费   3425篇
  国内免费   2384篇
耳鼻咽喉   314篇
儿科学   506篇
妇产科学   403篇
基础医学   3710篇
口腔科学   730篇
临床医学   4497篇
内科学   5078篇
皮肤病学   327篇
神经病学   1399篇
特种医学   11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3667篇
综合类   6227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406篇
眼科学   1003篇
药学   3971篇
  22篇
中国医学   2167篇
肿瘤学   2866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559篇
  2022年   1089篇
  2021年   1927篇
  2020年   1502篇
  2019年   1199篇
  2018年   1271篇
  2017年   1234篇
  2016年   1115篇
  2015年   1715篇
  2014年   2131篇
  2013年   1995篇
  2012年   2792篇
  2011年   2935篇
  2010年   2032篇
  2009年   1647篇
  2008年   1981篇
  2007年   1867篇
  2006年   1796篇
  2005年   1453篇
  2004年   1137篇
  2003年   974篇
  2002年   855篇
  2001年   697篇
  2000年   676篇
  1999年   653篇
  1998年   432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344篇
  1994年   304篇
  1993年   179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24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117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94篇
  1985年   71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992.
993.
994.
目的观察并分析泛素编辑蛋白A20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患者单核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2月至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VAP的患者24例(VAP组)和健康对照12例(对照组)。分离VAP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感染部位和非感染部位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及对照组PBMCs,检测CD14+单核细胞中A20水平。纯化VAP患者CD14+单核细胞和CD4+T细胞,使用A20 siRNA转染CD14+单核细胞。转染的CD14+单核细胞与自体CD4+T细胞直接/间接接触共培养,检测CD4+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水平。转染的CD14+单核与NCI-H889细胞直接/间接共培养,检测细胞毒性、分泌细胞因子、颗粒酶B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FasL配体(Fas ligand,FasL)水平。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SNK-q检验。结果VAP组外周血CD14+A20+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62.61±15.33)%vs.(47.13±11.82),P<0.05],A20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亦高于对照组[(227.9±64.18)vs.(178.2±58.62),P<0.05]。VAP组感染部位BALF中的CD14+A20+细胞比例高于未感染部位[(66.14±19.62)%vs.(52.52±13.71)%,P<0.05],A20 MFI亦高于未感染部位[(268.0±72.56)vs.(197.4±60.01),P<0.05]。A20 siRNA转染的VAP患者外周血和BALF中的CD14+单核细胞与自体CD4+T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后,CD4+T细胞分泌IFN-γ和IL-17的细胞比例均高于未转染和siRNA转染(P<0.05),但间接接触共培养中,CD4+IFN-γ+和CD4+IL-17+细胞比例在未转染、对照siRNA转染和A20 siRNA转染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0 siRNA转染的VAP患者外周血和BALF中的CD14+单核细胞与NCI-H889细胞直接/间接接触共培养后,靶细胞死亡比例均高于未转染和siRNA转染(P<0.05),肿瘤坏死因子-α、IL-6、颗粒酶B水平及TRAIL MFI亦高于未转染和siRNA转染(P<0.05),但靶细胞死亡比例在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共培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P患者单核细胞中A20水平升高,可能发挥抑制单核细胞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传染病医院新生儿腕带使用规范率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主题、明确目标、制定圈徽、确定圈名、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分析实施前(2018年5月)和实施后(2018年9月)新生儿腕带使用规范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传染病医院新生儿腕带使用规范率得到明显改善(P<0.05),助产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传染病医院新生儿腕带使用规范率,还能有效激发助产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状态、血管钙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4月1日~2019年6月1日收治的86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群组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后营养状态[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表(MIS)、测量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周径(MAC)]、血管钙化情况[检测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胎球蛋白-A(Fetuin-A)]、心理状态[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量表(CMI)]和生活质量[采用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量表(KDQ-SF)]。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MIS评分、FGF-23水平、CM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TSF、MAC、Fetuin-A水平及KDQ-SF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群组管理干预能够改善MHD患者营养状态和血管钙化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从而改善患者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制定基于证据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计划,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系统检索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相关证据,并制订审查标准6条,遵循JBI循证护理中心的临床证据实践应用系统(PACES)的标准程序,包括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应用和证据应用后再审查,证据应用前后各有30例手术患者以及18名护士纳入。结果 建立了胃癌手术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计划,6条审查标准的执行率从之前的0%,87%,60%,7%,40%,0%提高到证据应用后的100%,100%,70%,80%,70%,100%(均P<0.05),证据应用后胃癌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距离、首次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与证据应用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计划能够提升护士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快患者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但仍需不断完善,以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8.
IntroductionCoronavirus disease-2019 (COVID-19) caused by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 swept rapidly throughout the world. So far, no therapeutics have yet proven to be effective. Ribavirin was recommend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in China because of its in vitro activity. However, evidence supporting its clinical use with good efficacy is still lacking.MethodsA total of 208 confirmed severe COVID-19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Wuhan Union West Campus between 1 February 2020 and 10 March 2020 were enrolled in the retrospective stud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he use of ribavirin.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the time to clinical improvement. The secondary endpoints included mortality, survival time, time to throat swab SARS-CoV-2 nucleic acid negative conversion,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Results68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ibavirin while 140 no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i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baseline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treatment, and distribution of ordinal scale scores at enrollment, except for coexisting diseases especially cancer (ribavirin group vs no ribavirin group, P = 0.01). Treatment with ribavirin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a difference in the time to clinical improvement (P = 0.48, HR = 0.88, 95% CI = 0.63–1.25). There were also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group in SARS-CoV-2 nucleic acid negative conversion, mortality, survival time, an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ConclusionsIn hospitalized adult patients with severe COVID-19, no significant benefit was observed with ribavirin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参与的医护到家平台在颅脑损伤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医院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相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多学科参与的医护到家平台院外管理,采用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问卷(HPLP)对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进行评价,采用步行功能量表(Holden)、Brunel平衡量表(BBS)、功能独立性量表(FIM)、改良Barthel指数(wr-MBI)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压力应对、营养、健康责任、运动、人际间影响以及自我实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Holden、BBS、FIM、wr-MBI以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损伤致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采用基于多学科参与的医护到家平台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血清抗菌肽LL-37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程度的不同分为脓毒性休克组44例和脓毒症组46例,另选择同期轻度感染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外周血清抗菌肽LL-37、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抗菌肽LL-37、PCT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随访28 d,根据预后的不同将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血清抗菌肽LL-37、PCT水平差异。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抗菌肽LL-37联合PCT水平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血清抗菌肽LL-37、PCT、hs-CRP、IL-6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高于脓毒症组,且脓毒症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PCT分别与SOFA评分呈正相关(r=0.803、0.826,P=0.024、0.019),也分别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84、0.811,P=0.029、0.022)。死亡组血清抗菌肽LL-37、PCT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抗菌肽LL-37、PCT和SOFA评分均为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OR=2.913、2.887、2.457,P=0.029、0.036、0.045)。ROC曲线显示,血清抗菌肽LL-37联合PCT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访28 d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灵敏度为89.6%,特异度为82.4%。结论血清抗菌肽LL-37与PCT水平联合检测能有效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并预测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