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98篇
  免费   4577篇
  国内免费   2720篇
耳鼻咽喉   386篇
儿科学   564篇
妇产科学   219篇
基础医学   2855篇
口腔科学   794篇
临床医学   5055篇
内科学   3791篇
皮肤病学   528篇
神经病学   772篇
特种医学   16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849篇
综合类   12284篇
现状与发展   19篇
预防医学   5325篇
眼科学   627篇
药学   5566篇
  79篇
中国医学   5050篇
肿瘤学   1643篇
  2024年   138篇
  2023年   660篇
  2022年   1579篇
  2021年   1887篇
  2020年   1701篇
  2019年   894篇
  2018年   969篇
  2017年   1306篇
  2016年   987篇
  2015年   1782篇
  2014年   2250篇
  2013年   2842篇
  2012年   4092篇
  2011年   4282篇
  2010年   3862篇
  2009年   3463篇
  2008年   3485篇
  2007年   3449篇
  2006年   2929篇
  2005年   2289篇
  2004年   1631篇
  2003年   1259篇
  2002年   1015篇
  2001年   898篇
  2000年   725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8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240例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脉象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妊娠时期的孕妇脉象变化.方法应用TP-Ⅰ型数字化脉象分析仪检测240例妊娠妇女脉象,观察妊娠中、晚期孕妇脉象的变化.结果 妊娠晚期滑脉、数脉、实脉的出现率高于妊娠中期,弦脉的出现率低于妊娠中期;妊娠中期脉图参数LLMS2显著高于晚期,RLMS3亦高于晚期.结论妊娠中、晚期孕妇脉图参数LLMS2、RLMS3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头颈部肿瘤CT灌注与肿瘤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共88个(恶性77个,良性11个)头颈部肿瘤术前行CT灌注检查。采用螺旋CT机自带软件绘制感兴趣区(ROI)的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ROI强化峰值(PH)、达峰时间(PT)、平均通过时间(MTT),病灶相对强化峰值(RPH)和灌注量(PF)。其中35例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同的组织切片,行CD34、V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肿瘤CT灌注成像表现与微血管密度(MVD)和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头颈部肿瘤CT灌注成像TDC主要有3种类型,77个恶性肿瘤中53个(68.9%)表现为速升速降型;9个淋巴瘤中6个TDC表现为低平型曲线,与68个其他肿瘤中仅有9个为低平型曲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甲状腺癌呈高灌注,其PF(中位数为82.2ml·min^-1·100g^-1)与淋巴瘤PF(中位数为24.5ml·min^-1·100g^-1)、头颈鳞癌PF(中位数为23.8ml·min^-1·100g^-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1个良性肿瘤的MVD均数为(44.7±3.4)条/高倍视野,24个恶性肿瘤的MVD为(49.6±14.8)条/高倍视野,良恶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恶性肿瘤呈强阳性者15个,弱阳性9个;在良性肿瘤呈强阳性1个,弱阳性10个,VEGF的表达强阳性率在良、恶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MVD(中位数40.0)与PH(中位数26.9)、RPH(中位数14.5)和PF(中位数46.8)有明显相关性(r值分别为0.35、45.49和0.41),VEGF(中位数4.0)表达与MTT(中位数16.7)呈负相关(r=-0.41)。结论CT灌注成像TDC形态对头颈部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帮助。MVD、VEGF与CT灌注相关,CT灌注成像可以反映肿瘤微循环情况。  相似文献   
93.
本文介绍了医疗监护技术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当前的新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4.
1040例在院病人抗生素一日使用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时我院2005年7月27日所有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抗生素日使用率为34.81%(304/1040),治疗用抗生素占39.67%(144/363),预防用占16.25%(59/363),治疗+预防占44.08%(160/363),抗生素单用和二联占95.04%(344/363),三联及以上者4.96%(18/363),抗生素日使用种类47种,病原体送检率7.57%(23/304)。结论我院抗生素日使用率不高,抗生素联合使用总体较好,但仍有病原送检率低、抗生素使用品种多、起点高、部分囤术期抗生素预防用药的时机不合理等现象,建议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提高监测速度和指导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Ⅱ联合硝卡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经胸腔穿刺抽胸水,再予胸腔内注入药物。其中A组(n=28)用白细胞介素Ⅱ加硝卡芥,B组(n= 22)单用白细胞介素Ⅱ。白细胞介素Ⅱ每次予200万单位-300万单位,硝卡芥每次注人40mg-80mg,每周1次, 连续注射3周,一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白细胞介素Ⅱ加硝卡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率为89.3%(25/28),优于白细胞介素单药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3。结论:胸腔积液抽胸水后,注入白细胞介素Ⅱ加硝卡芥,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肯定,是控制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6.
护理管理执行力文化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构建护理管理执行力文化,进行全员培训,提高认识;建立有效沟通渠道,与护士长进行分层次沟通,分层次召开护士座谈会,有效激励下属;制定各类制度实施细则以提高执行力.结果 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显著提高(P<0.01).结论 构建执行力文化有利于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7.
护士离职意愿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针对国内外护士高离职意愿现象,就护士离职意愿的相关因素如个人因素、工作环境、外界环境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为护士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持护理生产力提供依据;并针对其研究方法及应用局限性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中下段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24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实施拖出式Welch法超低位切除术,即肿瘤切除后使直肠远端外翻,近端结肠经外翻的直肠拖出,于肛门外行结肠-直肠-期吻合,待吻合确实后还纳入肛门内。结果:肿瘤局部复发3例(12.5%)Dukes,B期1例(4.2%),C期2例(8.4%)。术后6个月排便次数、控便机能正常及良好者21例(87.5%),较差者3例(12.5%)。5年生存率62.5%(15/24)。结论: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拖出式吻合术,在确保癌根治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病例,可获得较高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9.
C端序列的删除对非出血重组蛇毒纤溶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C端序列对非出血重组纤溶酶(rFⅡ)特异性、活性和热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SOEing PCR方法构建删除C端序列的突变体,突变体和rFⅡ分别在P.pastoris中诱导表达.表达和纯化的蛋白用SDS-PAGE和Westeren blot进行鉴定.之后分析其生化特性.[结果]rFⅡ及突变体通过SDS-PAGE和Westeren blot得到证实.生化分析揭示:①突变体对显色底物N-(p-Tosyl)-Gly-Pro-Lys-pNA的催化效率(Kcat/Km)是rFⅡ的1.9倍;②突变体和rFⅡ对氧化的胰岛素B链拥有共同的优先裂解位点,可是在随后的裂解中开始展现差异;③突变体显示了更高的纤(原)活性;④热处理表明突变体相较r FⅡ对温度的增加更敏感;⑤通过圆二色谱测量,突变体的螺旋比例有所增加.[结论]删除的序列参与rFⅡ的特异性、活性和热敏感性,该序列可作为下一步优化的候选序列.  相似文献   
100.
介绍国内外近年来报道的新型经皮渗透促进剂的研究与开发进展,重点介绍若干具代表性的新合成的化合物以及新发现的天然产物,包括内酰胺类、糖苷类、氨基酸衍生物、聚合物、挥发油和酶类等,为合成和发现更加安全、高效的促渗剂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