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96篇
  免费   6374篇
  国内免费   3991篇
耳鼻咽喉   799篇
儿科学   841篇
妇产科学   1022篇
基础医学   7410篇
口腔科学   1043篇
临床医学   8269篇
内科学   10323篇
皮肤病学   1125篇
神经病学   3449篇
特种医学   23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6422篇
综合类   10584篇
现状与发展   17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4505篇
眼科学   1699篇
药学   7213篇
  72篇
中国医学   3870篇
肿瘤学   5540篇
  2024年   120篇
  2023年   880篇
  2022年   1705篇
  2021年   3532篇
  2020年   2511篇
  2019年   2284篇
  2018年   2545篇
  2017年   2232篇
  2016年   2074篇
  2015年   3172篇
  2014年   3904篇
  2013年   3718篇
  2012年   5348篇
  2011年   5531篇
  2010年   3682篇
  2009年   2893篇
  2008年   3585篇
  2007年   3437篇
  2006年   3399篇
  2005年   3054篇
  2004年   2358篇
  2003年   2397篇
  2002年   1944篇
  2001年   1641篇
  2000年   1381篇
  1999年   1292篇
  1998年   730篇
  1997年   725篇
  1996年   567篇
  1995年   512篇
  1994年   442篇
  1993年   288篇
  1992年   446篇
  1991年   396篇
  1990年   306篇
  1989年   237篇
  1988年   265篇
  1987年   210篇
  1986年   173篇
  1985年   149篇
  1984年   99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24篇
  1977年   18篇
  1975年   18篇
  1973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提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方法以履行公共职能为原则,以工作效率提高为前提,通过对现有人力配置的调整获得人力配置标准。结果按未来3~5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3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0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3人,全国需要配置140016人;按未来10年内公共职能落实程度计,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标准为386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112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38人,全国需要配置159086人。结论无论是何种人力配置标准,都意味着现有人力配置数量的大幅度削减,精简人力、提高素质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配置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92.
过氧乙酸对人体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在大规模使用过氧乙酸之后,人群脂质过氧化的改变和DNA的结构损伤情况.方法 选择29名志愿者(男14名、女15名),按照卫生部《非典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标准喷洒过氧乙酸进行室内空气消毒,人群分别在接触消毒剂前、接触消毒剂1次、2次和休息1周后抽取1ml,共4次4ml的静脉血,用于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 人群接触消毒剂后,SOD早期受到抑制而活力降低,后期活力代偿性增加,MDA含量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彗星试验显示,过氧乙酸可致DNA损伤;脱离接触消毒剂1周后,SOD活力与接触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和DNA损伤仍未完全回复到接触前水平.结论 按照《非典医院感染控制指导原则(试行)》使用过氧乙酸进行空气消毒,短期内会引起接触人群血清脂质过氧化的改变,并致DNA损伤.  相似文献   
993.
我国矽尘防治中对矽尘表面性质重视的必要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矽尘是我国煤炭、采矿、橡胶、陶瓷、耐火材料、玻璃、冶金、铸造、石雕等多种行业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已报道的与接触矽尘有关的疾病包括矽肺、肺癌、慢性肾病、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和肝细胞癌等.矽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百分含量的致矽肺作用已为世人公认,但同济医学院近20年来对4类接尘工人的研究发现:(1)54 651名钨矿、锡矿和瓷厂接尘工人中的10 053名矽肺患者,在吸入的粉尘量及其游离二氧化硅百分含量大致相等的情况下,钨矿工人发病率分别为锡矿工人和瓷厂工人的1.87及3.66倍;(2)接触低于国家容许浓度的铁矿尘(游离二氧化硅百分含量未超过10%),工人的尘肺发病率居高不下,与锡矿工人发病差异不大.这些研究提示除游离二氧化硅百分含量外,势必存在其他对矽尘致病作用有重大影响的因素.近20年来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矽尘表面性质对矽尘致病的影响.大量实验室资料表明,矽尘的表面性质可影响其毒性机制中的多个关键环节如自由基的形成,肺泡巨噬细胞的活化及凋亡等.国外一些学者已建议政府应重视矽尘的表面性质对矽尘毒性的影响.这一部分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研究资料较少,为了探索矽尘表面性质在我国防治矽尘危害工作中的应用,本文汇总了1996~2005年矽尘表面性质对其毒性的影响以及影响矽尘表面性质的因素,包括实验室资料和流行病学资料,并介绍了矽尘表面性质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994.
中药三叶青提取物抗肿瘤机制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对三叶青提取物小鼠免疫调节功能的评价,初步确定其抗肿瘤作用的基本机制。方法: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和自然杀伤细胞的攻击作用4个方面观察三叶青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三叶青提取物5.0、15.0、25.0 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小鼠左后足跖部厚度差24 h测量值;2.5、5.0 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溶血空斑数;2.5、5.0、15.0和25.0 g/kg.BW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碳廓清的能力;15.0 g/kg.BW剂量组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指数。结论:三叶青提取物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力作用,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鼠恶性黑素瘤B16细胞诱导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As2O3诱导B1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和总凋亡率.结果:As2O3浓度分别为5 μmol/L、10 μmol/L 、20 μmol/L时, B1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18%、21.1%、3.59%,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63%、5.35%、6.34%,总凋亡率分别为9.81%、26.45%、9.93%.结论: B1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对As2O3有浓度依赖关系,高浓度的As2O3使B16细胞出现坏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等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78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基础疾病及并发症多,神志改变、呼吸衰竭及肺功能受损明显,死亡率高,住院时间长(P<0.05);发热胸痛及血白细胞升高不如中年组明显(P<0.05);咳嗽咳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与中年组无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较重、症状体征不典型,应予重视和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在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救治中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36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将有创机械通气5 d符合无创通气标准患者3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8例。Ⅰ组给予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机械通气,Ⅱ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两组同时进行监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血气分析、呼吸机相关肺炎例数、死亡例数、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Ⅰ、Ⅱ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分别为0和6例(P<0.05),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34±6 d和224±14 d(P<0.05);住院时间为164±6 d和284±12 d(P<0.05)。结论在适当时机将有创通气改为无创通气,可降低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是救治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值得提倡的机械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998.
三氧化二砷对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s2O3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毒性作用,探讨As2O3损伤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淋巴细胞,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活性;FITC,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电镜观察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bcl-2表达水平。结果1—50μmol/L As2O3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随着As2O3浓度的增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24、48、72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7.74、4.81和3.19μmol/L。经10μmol/L As2O3处理的淋巴细胞出现细胞体积缩小、胞质浓缩、染色质聚集、固缩、沿核膜内侧分布呈新月形等典型的凋亡细胞特征性形态改变;2.0-10.0μmol/L As2O3可显著降低淋巴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As2O3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明显的毒性效应,主要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bcl-2表达而诱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9.
周薇  罗和生  蔡佳 《四川医学》2006,27(4):351-353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对胰腺外分泌是否有直接影响。方法首先,参照Williams方法制备离体胰腺腺泡悬液,加入蛙皮素(10-10M)刺激。①加入不同浓度的奥美拉唑(1×10-6M,2×10-6M,4×10-6M,8×10-6M)(10-8M~10-5M),取上清液以碘-淀粉比色法测量淀粉酶量;②将相同浓度的奥美拉唑(10-6M)加入蛙皮素刺激后的胰腺腺泡中作用30,60,90,120,150min后,测定其胰腺腺泡分泌率;③加入不同浓度善宁(10-9M~10-6M),取上清液测定其淀粉酶分泌程度。结果不同浓度善宁作用后的淀粉酶分泌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浓度奥美拉唑作用后的淀粉酶分泌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美拉唑(10-6M)作用30,60,90,120,150min后胰腺腺泡分泌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胰腺腺泡外分泌功能无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汉文  李栋  李艳 《四川医学》2006,27(11):1125-1127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清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CK-MBⅡ、MYO、cTnI的含量.酶法测定AST、LDH、CK的活性。比较55例AMI、50例不稳定心绞痛(UA)、28例稳定心绞痛和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以上项目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特点及在AMI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传统的心肌酶AST、CK、LDH在AMI早期(胸痛发生〈6h)诊断敏感性明显低于MYO(P〈0.01),所以AMI的早期诊断指标推荐MYO;胸痛发生6~12h,cTnI、CK-MB、MYO的敏感性均高于AST、CK、LDH(P〈0.01);12~24h,cTnI、CK-MB则显示出诊断上的优势;48h至7d则cTnI诊断敏感性强于其他各项(P〈0.01)。在AMI诊断特异性上,cTnI与CK-MBⅡ相当,优于MYO、CK、AST、LDH(P〈0.05)。在介入治疗中,CK-MBⅡ、MYO、cTnI均可反映心肌的损伤,其中以cTnI反映最敏感。结论 对AMI的诊断,cTnI、CK-MBⅡ、MYO优于AST、LDH、CK,MYO不升高可排除早期AMI,cTnI能反映心肌的微小损伤,CK—MBⅡ、MYO、cTnI3项指标相互补充对诊断AMI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