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7篇
  免费   519篇
  国内免费   302篇
耳鼻咽喉   35篇
儿科学   34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287篇
口腔科学   119篇
临床医学   678篇
内科学   394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70篇
特种医学   196篇
外科学   569篇
综合类   1403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434篇
眼科学   18篇
药学   521篇
  5篇
中国医学   495篇
肿瘤学   237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175篇
  2021年   181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49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403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404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82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05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3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探讨1,25(OH)2D3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起始过程的抑制作用,为临床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S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AngⅡ诱导组(AngⅡ终浓度10-8mol/L)以及AngⅡ(10-8mol/L)+1,25(OH)2D3干预组[1,25(OH)2D3终浓度分别为10-6mol/L、10-7mol/L、10-8mol/L],培养48 h后收集各组细胞。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ColⅠ和FN;Real-time RT-PCR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蛋白表达。结果实验48 h后,AngⅡ组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及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AngⅡ+10-6mol/L1,25(OH)2D3组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但细胞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仅略有增高,差异无显著性,随着1,25(OH)2D3浓度的降低(10-7mol/L,10-8mol/L),TGF-β1mRNA表达、蛋白表达,细胞培养上清中ColⅠ和FN浓度也随之显著增高(P<0.05)。结论 1,25(OH)2VD3可以部分抑制AngⅡ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EMT,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TGF-β1基因与蛋白表达、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ColⅠ和FN分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是否通过钙激活钾通道(Kca)、ATP敏感钾通道(KATP)途径快速舒张人肠系膜动脉(human mesenteric artery,HMA).方法 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方法,观察17β-雌二醇(E2)对内皮完整和去内皮HMA的舒张作用,以及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IBTX及格列苯脲(GLY)对这一过程的影响.结果 E2(5×10-7~2×10-5mol/L)可剂量依赖性地快速舒张HMA;在低浓度(5×10-7~5×10-6mol/L)时,该舒张作用在内皮完整组明显大于去内皮组(P<0.05),且在内皮完整组E2的舒张作用可分别被一氧化氮合酶(NOS)选择性抑制剂L-NAME、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阻断剂IBTX、ATP敏感钾通道(KATP)选择性抑制剂GLY减弱(P<0.05);在高浓度(10-5~2×10-5 mol/L)时,去内皮组与内皮完整组E2的舒张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阻断剂L-NAME、IBTX、GLY均不能削弱E2的舒张反应(P>0.05).结论 E2可以快速舒张人体阻力小血管--人肠系膜动脉,在低浓度时具有内皮依赖性,其舒张效应与刺激内皮释放NO和激活Bkca、KATP有关,而在高浓度时E2舒张HMA是非内皮依赖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核酸适配体(ZY1)修饰聚酰胺-胺(PAMAM)负载5-氟尿嘧啶-1-基乙酸(FUA)纳米给药体系(ZY1-PAMAM-FUA)的制备表征及其体外抗肝癌作用。方法将FUA、聚乙二醇(PEG)与PAMAM通过酰胺反应键合,然后将ZY1通过静电吸附与PEG-PAMAM-FUA缀合得到ZY1-PAMAM-FUA纳米给药体系。核磁共振氢谱仪(1H-NMR)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鉴定ZY1-PAMAM-FUA的化学结构,动态光散射技术(DLS)表征其粒径分布以及稳定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载药量和体外释药性能,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考察SMMC-7221肝癌细胞对Cy5标记的纳米给药体系的摄取能力;MTT法检测纳米给药体系对SMCC-7721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ZY1-PAMAM-FUA粒径分布均匀,粒径为102.3 nm,其载药量为8.70%±0.43%,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与PAMAM-FUA比较,ZY1-PAMAM-FUA可以更高效地靶向SMCC-7721细胞。ZY1-PAMAM-FU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对SMCC-7721细胞具有良好的抗细胞增殖作用。结论ZY1-PAMAM-FUA制备方法简单稳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高效地将药物靶向SMCC-7721细胞发挥抗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联合靶控输注在小儿喉罩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患儿116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组(A组)和单纯丙泊酚组(B组),每组58例。两组患儿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μg/kg和等容量生理盐水30 s后静注丙泊酚,按照序贯法给予患儿相应的丙泊酚剂量,丙泊酚靶浓度为2.5 mg/kg,后行喉罩插入。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瑞芬太尼给药后2 min(T1)、喉罩成功插入即刻(T2)、切皮即刻(T3)、切皮后5 min(T4)和喉罩拔出即刻(T5)患儿的血压(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以及记录喉罩重新置入的人数、置入时间、术中不良反应。结果与T0时刻比较,B组患儿的HR、MAP在T2、T3、T5时刻均升高(P〈0.01),而A组患儿在各时点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儿比较,A组患儿的HR、MAP在T2、T3、T5时刻降低(P〈0.01)。两组患儿PETCO2在T1、T2、T3、T4时刻均高于T0(P〈0.01)。与A组患儿比较,B组患儿BIS在T1~T5时刻均升高(P〈0.01),两组患儿在T1-T5时刻BIS均低于T0(P〈0.01)。A组的患儿喉罩插入后出现咳嗽/作呕、肢体动的例数少于B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麻醉诱导方法能够为患儿喉罩插入提供较好的麻醉条件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入院时的高敏感心肌肌钙蛋白Ⅰ (hs-cTn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后价值,以便为AMI的临床干预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2009年8月19日~2011年12月26日,从广东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招募符合入选标准的AMI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测定hs-cTnI等指标后进行随访,随访时主要记录死亡和再次发生AMI等预后指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选取hs-cTnI预测AMI预后的最佳临界点.根据随访结果,评价hs-cTnI对AMI的预后价值.结果 随访的中位数为405 d,病死率为9.6%,因AMI而再次入院率为8.3%,hs-cTnI预测AMI预后的最佳临界点为0.17μg/L.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水平组相对于低水平组,死亡与因AMI而再次入院的风险皆增加;Log Rank检验的P值(x 2L值)分别:<0.001(16.46)、0.001(12.01).经Cox回归校正各种混杂因素后,死亡的风险比(95%置信区间)为3.17(1.49~6.72);因AMI而再次入院的风险比(95%置信区间)为2.68(1.20~6.02).结论 入院时hs-cTnI水平的升高是AMI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可作为AMI患者不良临床事件危险分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早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这类产科危重症诊断的准确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对我院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剖宫产手术后宫腔内瘢痕处早期妊娠的22例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MR平扫+增强进行检查,将MRI表现与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单纯孕囊型患者21例,团块型病灶患者1例。瘢痕区呈深V状5例,深U状14例,线或细带状3例。孕囊外壁T2WI可显示低信号线11例,孕囊内壁显示低信号线12例。DWI孕囊呈环状混杂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孕囊呈轻中度环状强化。T2WI、DWI、T1WI增强序列对囊壁内外壁的显示有不同的价值。结论MRI多序列扫描,有助于综合判读孕囊绒毛膜与瘢痕接触的程度,推测孕囊可能的植入部位,对于孕早期CSP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尿激酶在治疗复杂性肺炎旁胸腔积液中的疗效。方法将48复杂性例肺炎旁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尿激酶治疗组和小剂量尿激酶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26例,小剂量对照组22例。大剂量治疗组首次胸腔抽液后注入含25万u尿激酶的生理盐水20 mL,小剂量对照组给予含尿激酶10万u的生理盐水20 mL。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在规则抗感染的治疗下,大剂量治疗组平均胸液引流量(1840±100)mL、平均住院时间为(20.4±2)d,大剂量治疗组总有效率92.3%;小剂量对照组平均胸液引流量(1420±9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27.2±2)d,总有效率63.6%,比较两组平均胸液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两组无差异。结论胸腔引流后腔内应用大剂量尿激酶25万u,能显著增加胸水引流量,减少住院时间,疗效满意,且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对C6脑肿瘤干细胞(BTSC)和非BTSC细胞进行配对研究,建立差异性蛋白文库,为探讨胶质瘤病因提供初步线索.方法: 在C6细胞中,参照神经干细胞(NSC)培养条件进行培养.出现典型的神经球后,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标记,包括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等,以及诱导分化等方法,鉴定神经球细胞是否为BTSC.收集神经球和非神经球细胞,进行配对,利用双向凝胶电泳(2D-PAGE)检测细胞总体蛋白,分析差异性蛋白点.结果: C6细胞在NSC培养条件下,出现比较典型的神经球.神经球细胞nestin阳性,NSE和GFAP阴性.经诱导发生分化,分化后细胞形态与C6相似,能够表达NSE和GFAP等多种表型细胞标记,证实这种神经球细胞为肿瘤干细胞.在2D-PAGE结果中,C6肿瘤干细胞和非干细胞配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的蛋白点共有84个,大于2倍差异蛋白点有50个,大于3倍的有17个,大于4倍的有6个,最大差异倍数为11.607 2.在BTSC中,有55个差异蛋白表达增多(上调),29个蛋白表达下降(下调).结论: 胶质瘤C6细胞系中存在肿瘤干细胞,在蛋白质组学方面与非BTSC细胞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9.
肠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表达与转移、预后间的关系及机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TIP30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进一步分析其与转移、预后等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取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肠癌(包括结肠和直肠)46例,根据生长部位、病理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器官转移及TNM分期分组,以免疫组化法分别进行TIP30蛋白及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同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IP30蛋白的表达与肠癌转移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在TIP30表达阳性和阴性的标本中分别随机抽取4例,利用RT-PCR技术检测VEGF的转录水平.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TIP30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2)在各期病例中,TIP30蛋白表达在各期癌旁组织中差别无显著性,Ⅲ期、Ⅳ期癌组织中TIP30蛋白的表达率比Ⅱ期低 (P<0.05);(3)TIP30蛋白在肠癌中的表达与浸润程度(P<0.01)、分化程度(P<0.01)、淋巴结转移(P<0.05)以及TNM分期有关(P<0.05);(4)肠癌组织中P53蛋白的表达与TIP30蛋白的表达有关(P<0.05);同时VEGF的转录水平也与TIP30蛋白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TIP30蛋白在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临床分期及浸润转移有关;肠癌组织中TIP30基因的突变或缺失可能通过下调p53基因的转录而导致癌变的发生;TIP30基因抑制肠癌转移可能通过抑制VEGF的转录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芬太尼对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将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术产者3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芬太尼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并对娩出婴儿行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芬太尼组术中发生恶心者分别为5例(33.3%)和1例(6.7%);对照组呕吐或干呕发生率则显著高于芬太尼组(P<0.05);两组娩出婴儿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鞘内注射芬太尼能减少产妇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