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10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464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203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580篇
口腔科学   111篇
临床医学   1216篇
内科学   784篇
皮肤病学   67篇
神经病学   128篇
特种医学   307篇
外科学   649篇
综合类   249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87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1120篇
  9篇
中国医学   792篇
肿瘤学   40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3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460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950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784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769篇
  2006年   707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373篇
  2003年   282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研究大鼠CD4 CD25 T调节细胞(Tr)的分离培养,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方法:无菌条件下切取大鼠脾脏分离脾淋巴细胞。用免疫磁珠细胞分离系统(MACS)分选CD4 CD25 T细胞,并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后,对其进行扩增。采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CD4 CD25 Tr细胞对CD4 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2、IFN-γ及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MACS分离的CD4 CD25 T细胞的纯度达86%~93%。该细胞与CD4 CD25-T细胞相比能特异性地表达Foxp3基因。体外培养中能明显抑制效应T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FN-γ、IL-2,但其自身能分泌Th2型细胞因子IL-10。结论:采用MACS系统阴性加阳性分选,可高效快速的获得理想纯度和免疫抑制功能的大鼠CD4 CD25 T调节细胞,该细胞对CD4 CD25-T细胞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并能特异性的表达Foxp3基因。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胰蛋白酶原基因(protease serine 1,PRSS1)的多态性与福建汉族人群胰腺炎风险的关系.方法 收集正常对照120例,胰腺炎患者56例,对所有受试者的PRSS1基因5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产物纯化后测序,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胰腺炎风险的关系,用HWE软件和SPSS13.0软件分别进行遗传平衡检验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5例胰腺炎患者和1例健康体检者的PRSS1基因4号外显子区32位碱基存在C>T多态,C>T多态频率在正常人和胰腺炎患者中分别为0.84%、8.92%,C>T多态等位基因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携带T/T基因与携带C/C基因者比较,罹患胰腺炎的风险增加10.67倍(11.67,CI=1.45~94.21).结论 PRSS1基因4号外显子32位碱基C/T多态与福建地区汉族人群胰腺炎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3.
白蛋白微泡促进报告基因在细胞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白蛋白微泡作为非病毒载体在基因传输中的作用。方法:6孔板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EC)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每孔加pcDNA3.1/His/LacZ质粒20 μg,加不同浓度微泡或不加微泡,超声条件为连续波,频率2MHz,机械指数1.8,照射时间1 min,48 h后计算蓝染细胞百分率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另以不同浓度微泡及超声照射时间处理细胞,测定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单纯超声质粒组相比,含微泡组蓝染细胞率增加约10-15倍(其中内皮细胞组11.6倍,平滑肌细胞组15.2倍),报告基因表达定量增加近8倍。微泡浓度为10%时细胞转染效率最高。超声照射对细胞增殖无影响,微泡浓度为50%时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白蛋白微泡在超声作用下能明显增加基因的传输效率,有可能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基因治疗的载体。  相似文献   
64.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载脂蛋白A-I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影响,从而探讨载脂蛋白A-I对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 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 印迹分别检测ABCA1 mRNA 与ABCA1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 结果:载脂蛋白A-I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呈时间依赖性减少, 而ABCA1蛋白质水平、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以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但ABCA1 mRNA没有明显变化。巯基蛋白酶抑制剂(leupeptin 和ALLN)增加ABCA1蛋白质水平,而其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 A、aprotinin及phosphoramiddon)不增加ABCA1蛋白质水平,蛋白体抑制剂(lactacytin)和溶酶体抑制剂(NH4Cl)也不影响ABCA1蛋白质水平。 结论:巯基蛋白酶可降解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而载脂蛋白A-I可阻碍巯基蛋白酶降解ABCA1蛋白质,从而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 蛋白质水平, 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降低细胞内胆固醇聚积。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胃泌素对大鼠胃粘膜环氧合酶(COX)及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胃泌素1 μg/kg、10 μg/kg或100 μg/kg,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查胃粘膜COX-1、COX-2、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HB-EGF)表达。评价胃泌素受体拮抗剂YM022对COX-1、COX-2、HGF和HB-EGF表达的影响。结果:胃泌素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表达,而对COX-1和HGF表达无明显影响;YM022阻断胃泌素诱导的COX-2和HB-EGF表达。 结论: 胃泌素调节大鼠胃粘膜COX-2和HB-EGF蛋白表达,提示COX-2和HB-EGF参与与胃泌素相关联的胃粘膜增生和胃癌等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6.
Lymphotactin (LTN) is the sole member of C chemokine, the third subfamily of chemokines. LTN has been shown to be a chemoattractant specific for CD8+ cells and/or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and to be produced by CD8+ T cells, NK cells, and mast cells. However, there have been no reports describing its expression in clinical or experimental models of diseases so far. Since glomerular infiltration of CD8+ cells is prominent in an animal model of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 induced in WKY rats by an injection of 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antibody, we investigated the gene expression of LTN in this model. LTN mRNA was not detected in normal glomeruli but was detected at 0.5 h after the antibody injection, which detection preceded the infiltration of CD8+ cells. The expression of LTN mRNA peaked on day 3 and decreased thereafter. We next studied the expression of LTN mRNA in cultured glomerular and vascular cells, and found that glomerular mesangial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ould express LTN mRNA when stimulated with IL-1β.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gene expression of LTN is enhanced in the animal model of glomerulonephritis and that intrinsic renal cells are the potential source of the gene expression of LTN in the kidney.  相似文献   
67.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prepared macroporous polyvinyl alcohol beads. A series of bilirubin adsorbents were generated by immobilization of eight amine agents to the beads as ligands. The adsorption of bilirubin was evaluated by in vitro static and dynamic adsorption te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adsorbents have excellent adsorption efficiency and capacity. Among the eight ligands, trimethylamine (TMA), triethylamine (TEA) and 1,6- hexanediamine(HDA) showed the highest adsorption capacity. The adsorption equilibrium can be achieved in half an hour, and the adsorption percentage of bilirubin was up to 80%. Static electricity and hydrophobic interaction played the main role in bilirubin adsorption, and the adsorption was found to match the monolayer model. The excellent adsorption of these adsorbents indicates their potential in clinical treatment.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早期小鼠胸主动脉钾通道的变化。方法:实验采用离体血管的方法测定糖尿病鼠和正常鼠胸主动脉环对血管收缩剂:60mmol/LKCl和苯肾上腺素(PE)、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剂:硝普钠(SNP)以及电压依赖性钾通道(KV通道),钙激活型钾通道(KCa通道),ATP敏感钾通道(KATP通道)阻断剂的反应。结果:糖尿病鼠胸主动脉环对60mmol/LKCl、PE和SNP的效应都显著大于对照组;KCa通道阻断剂四乙铵(TEA)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胸主动脉环在PE的激动下SNP的舒张效应,而且其-logIC50的差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大;KV通道阻断剂4-氨基吡啶(4-AP)显著降低糖尿病和正常小鼠胸主动脉环对SNP的舒张效应,但是-logIC50差值无显著差异;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benclamide)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胸主动脉环对SNP的舒张效应,而对照组无显著阻断作用,-logIC50的差值也无显著差异。结论:糖尿病早期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KCa通道的开放或表达显著增强,也证实了KATP通道开放增强。  相似文献   
69.
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7月至2002年6月间的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人临床资料.结果:102例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病例,失访4例,失访率为3.9%,现存活96例,10例术后复发和转移,复发率为10.2%,91例术后性生活无显著障碍,99例泌尿功能基本正常.结果表明影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预后存在因素.结论: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可以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减少患者术后泌尿和性功能方面的并发症,可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70.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鉴定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快速、简便、高通量地鉴定临床常见致病真菌,建立了一种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临床常见的致病真菌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方法以5.8S rDNA与28S rDNA间的内转录间区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2,ITS-2)为靶标,针对待检的临床常见致病真菌设计合成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制成寡核苷酸芯片。待检真菌DNA经通用引物扩增标记后,与芯片杂交,对杂交图谱分析归纳,得到一套种特异性的典型杂交图谱。待检的样品菌与基因芯片杂交,得到的杂交结果与典型图谱比对即可判断出样品的种类。结果以涉及8个属20个种的标准致病真菌菌株对芯片的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有效地区分20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特异性良好,重复性良好(信噪比CV<10%),灵敏度为15 pg/ml真菌DNA。收集从临床分离的84株致病真菌菌株对基因芯片进行试用,结果显示基因芯片的鉴定结果与常规鉴定方法的鉴定结果一致。结论这项技术的建立可以稳定、特异性地实现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高通量鉴定,为进一步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