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00篇
  免费   4738篇
  国内免费   3356篇
耳鼻咽喉   368篇
儿科学   596篇
妇产科学   430篇
基础医学   4750篇
口腔科学   813篇
临床医学   6036篇
内科学   6274篇
皮肤病学   541篇
神经病学   2260篇
特种医学   19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6433篇
综合类   10169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11篇
预防医学   3562篇
眼科学   937篇
药学   5199篇
  45篇
中国医学   3109篇
肿瘤学   3669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617篇
  2022年   1294篇
  2021年   2138篇
  2020年   1652篇
  2019年   1378篇
  2018年   1465篇
  2017年   1482篇
  2016年   1305篇
  2015年   2211篇
  2014年   2814篇
  2013年   2932篇
  2012年   4249篇
  2011年   4702篇
  2010年   3538篇
  2009年   2960篇
  2008年   3334篇
  2007年   3109篇
  2006年   2892篇
  2005年   2585篇
  2004年   1896篇
  2003年   1691篇
  2002年   1260篇
  2001年   1036篇
  2000年   936篇
  1999年   800篇
  1998年   418篇
  1997年   450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42篇
  1993年   148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9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8篇
  197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指背腱膜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30只成人尸体手标本上,通过模拟手术,对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指背腱膜的构成复杂,其中的外侧腱束、外侧束、外侧腱和中央束在手指畸形的发生中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外侧腱束主要形成伸近节指间关节的功能解剖机制;其与外侧束形成的密切纤维联系而具有协同外侧腱的功能;该腱束与屈肌腱鞘有联系又使其具有平衡屈肌和伸肌肌力的作用。中央束在指背腱膜的整体协调、畸形的发生及矫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功能。结论 通过对指背腱膜的解剖研究,可以解释因指屈、伸肌腱平衡被破坏后所形成的畸形。  相似文献   
82.
18例未治或复发ANLL,2例慢粒急变及10例完全缓解(CR)的ANLL患者作L-CFU,CFU-E及CFU-GM骨髓体外造血祖细胞培养。ANLL未治和复发组的L-CFU、CFU-E及CFU-GM集落数与正常对照有非常显著差异。ANLL的CR组,CFU-E和CFU-GM恢复正常,但L-CFU仍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多,提示CR后,骨髓中仍残留有白血病细胞。初步认为PHA-MNCCM作为L-CFU的生长因子,有助于CR后ANLL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意义。  相似文献   
83.
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LENGTFI AND PALPATION OF THE STYLOLD PROC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1980, 267 patients with related symp- toms were examined by tomography in our hos- pital. Among them the styloid process (SP) of 128 cases were 30 mm or more in length. Pha- ryngeal palpation was performed in 98. The SPs of 61 patients were palpable and tender. Diagno- sis was based on the related symptoms, tomogra- phy, positive pharyngeal palpation and SP tender- ness. Tomography showed that the longest SP was 75 mm, while the longest one with symptoms was 65 mm. The medial angulations of the SPs were from 100 t0 27° and the anterior angulations from 300 t0 50°.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提出一种延长骨间背侧逆行皮瓣和增加其可靠性的方法。方法:保留较多的皮肤穿支,将皮瓣包埋部分去表皮以保留真皮下血管网,从而提供皮瓣远端充足的血供以及静脉回流。结果:利用本方法修复掌指关节以远和掌侧缺损12例,皮瓣血运良好,无远端坏死。结论:本方法可增加皮瓣切取的长度,提高其可靠性,也可避免出现纵行瘢痕,为骨间背侧逆行皮瓣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选方法。  相似文献   
86.
临床上通常将以咳嗽为惟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该病迁延难愈,治疗若无经验则颇感棘手,常易误辨误治。下面笔者依传统中医药理论以及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点滴经验谈谈此疾病的中医治疗,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7.
张晓丽  张俊峰  陆捷  吴强 《上海医学》2006,29(12):862-865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0PCAB)中临床剂量的羟乙基淀粉(HES)130/0.4和琥珀酰明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择期行OPCAB的患者,随机均分为琥珀酰明胶组(GEL组)和HES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毕即时(T1)和术后24 h(T2)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等凝血功能指标。记录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内的胸管引流量和输血量。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术中出血量和24 h胸管引流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两组间T0、T1和T2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PT、APTT、Fib及D-二聚体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临床剂量的HES 130/0.4与琥珀酰明胶对OPCAB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可安全应用于OPCAB的容量治疗。  相似文献   
88.
采用DNA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和直接序列测定技术,检测25例肾细胞癌组织中P53基因5-8外显子,25例肾细胞癌仅有2例肿瘤组织存在P53基因点突变,分别位于154和273密码子上,核苷酸序理分析突变形式分别为G→T,C→T。结果提示:肾细胞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并不显著,表明肾细胞癌的发生可能是一个多基因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9.
90.
应用综合评估法术前评估骨巨细胞瘤的侵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穿刺活检进行病理诊断和分级,同时作DNA含量图象法分析,结合X线平片表现对骨巨细胞瘤的侵袭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在综合分级中,Ⅰ与Ⅱ级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而病理和X线分级则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综合分级对评估骨巨细胞瘤的侵袭性具有合理性和全面性,有助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