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9篇
  免费   574篇
  国内免费   254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111篇
基础医学   641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545篇
内科学   841篇
皮肤病学   54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1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700篇
综合类   1048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24篇
眼科学   78篇
药学   490篇
  8篇
中国医学   312篇
肿瘤学   46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313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181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271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12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430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34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57篇
  1998年   84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5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6篇
  1972年   5篇
  1970年   11篇
  196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Whether the ATP-sensitive potassium channel opener pinacidil can provide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s in prolonged isolated global ischemic rat heart was investigated. On modified isolated rat working heart model, 40 hear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randomly: Hyperpolarized arrest H-K solution containing pinacidil (50 tmol/L) (P1 and P2) and depolarized arrest St. Thomas‘ solution (S1 and S2) subjected to 15 C hypothermia, 60 min (P1 and S1) or 120 min (P1 and S2) of ischemia and 30 min reperfusion. The experimental indices included cardioplegic efficiency, cardiac function, coronary blood flow, myocardial enzyme release, myocardial water and ATP content. Hyperpolarized arrest provided significantly better recovery of cardiac function than depolarized arrest.Postischemic coronary flow and myocardial ATP content were higher. The arrest time of electro-mechanical activities were longer than depolarized arrest.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in myocardial water contents. The hyperpolarized arrest solution containing pinacidil can provide a marked myocardial protective effect during prolonged hypothermic myocardial ischemia.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猪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改进方法。方法 选封闭群小型猪为实验动物 ,对既往猪原位肝移植模型进行系列改进 ,观察新建动物植模型的成功率、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在实验动物选择、手术方式及术中监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 2 0次 ,手术时间 (181.0± 2 5 .8)min及无肝期 (2 8.4± 3.2 )min较传统猪原位肝移植术明显缩短。动物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 ,1周存活率 90 % ,15例动物长期存活。长期存活动物的血管和胆管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改进后的猪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 ,标准化程度及手术成功率高 ,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是大动物肝移植系列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蓬辣滩水电站泄洪闸门的状况、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方案的结构和特点及闸门定轮轴承的改造情况,通过上述改造,提高了泄洪设备运行的自动化水平,同时也为其他闸门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125)I 标记小鼠抗人IL—2受体(P55)的抗Tac(CD_(25))单克隆抗体,成功地建立了人IL—2受体的免疫放射分析法,动态观察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PHA 刺激24、48和72h 后IL—2受体表达的时间曲线,通过Scatchard 作图分析表明~(125)I—抗Tac 单克隆抗体与PHA 活化的上述三个时间点的T 淋巴细胞的最大结合容量(B_(max))分别为43000位点/细胞、54000位点/细胞和61000位点/细胞。本研究为临床IL—2受体检测提供一种简便的免疫放射测定法。  相似文献   
16.
指背腱膜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在30只成人尸体手标本上,通过模拟手术,对指背腱膜的构成特点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 指背腱膜的构成复杂,其中的外侧腱束、外侧束、外侧腱和中央束在手指畸形的发生中有着特殊的临床意义。外侧腱束主要形成伸近节指间关节的功能解剖机制;其与外侧束形成的密切纤维联系而具有协同外侧腱的功能;该腱束与屈肌腱鞘有联系又使其具有平衡屈肌和伸肌肌力的作用。中央束在指背腱膜的整体协调、畸形的发生及矫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功能。结论 通过对指背腱膜的解剖研究,可以解释因指屈、伸肌腱平衡被破坏后所形成的畸形。  相似文献   
17.
8kg以下婴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为提高小婴儿室缺伴肺动脉高压的手术疗效,总结16例8kg以下室间隔缺损(室缺)伴肺动脉高压婴儿行急诊手术修补室缺的经验。其中14例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进行,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死亡1例(6%)。作者认为,婴儿巨型室缺应尽早手术治疗为宜,深低温停循环方法尤为适合;术后强调持续保持病婴镇静及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高压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病患者常需要建立动静脉内瘘进行透析,常规间断缝合法吻合动静脉难度大、耗时长。为了缩短吻合时间,提高远期通畅率,进行了套叠粘接吻合法建立动静脉内瘘的实验研究,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的血管吻合。将动脉端套入静脉端,只需吻合两针,用医用胶封闭吻合口。经8个月观察,通畅率达100%,血流量均超过300ml/min。达到了透析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体外循环(CPB)中对红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5~30kg蒙古犬1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LD-1过滤组(LD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使用白细胞滤器;LD组将白细胞滤器LD-1安装于CPB的静脉回流端,在CPB开始2min后打开滤器,过滤5min。分别于CPB前、CPB10min、40min、75min、停CPB和CPB后2h取静脉血测定白细胞(WBC)数量、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水平,并测定红细胞脆性。结果在CPB中各时间点LD组WBC数量均显著低于CPB前(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后显著降低,而LD组血浆SOD水平在CPB75min、停CPB及CPB后2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1);在CPB后各时间点LD组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停CPB和CPB后2h,红细胞开始溶血和完全溶血所需的氯化钠浓度明显高于LD组(P<0.05);CPB后两组血浆FHB浓度均升高(P<0.01),但LD组在CPB40min后各时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白细胞滤器LD-1在CPB中能有效去除白细胞,保存血浆的抗氧化能力,抑制氧自由基对红细胞的破坏。  相似文献   
20.
电针配合TDP照射治疗颈性眩晕82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部椎间盘变形、髓核突出、慢性劳损、外伤和炎症等因素刺激和压迫周围的神经和血管,引起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以眩晕、恶心、呕吐、颈部僵痛、视力障碍甚至猝倒为主的一类病症。笔者用电针配合TDP照射颈部治疗颈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