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484篇
  免费   44133篇
  国内免费   27009篇
耳鼻咽喉   4683篇
儿科学   6900篇
妇产科学   3022篇
基础医学   31351篇
口腔科学   8646篇
临床医学   53235篇
内科学   42450篇
皮肤病学   5075篇
神经病学   12386篇
特种医学   178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8篇
外科学   40071篇
综合类   115768篇
现状与发展   117篇
一般理论   10篇
预防医学   46306篇
眼科学   6827篇
药学   52495篇
  665篇
中国医学   42479篇
肿瘤学   24257篇
  2024年   1337篇
  2023年   5664篇
  2022年   13452篇
  2021年   18967篇
  2020年   16010篇
  2019年   9748篇
  2018年   10853篇
  2017年   13152篇
  2016年   10898篇
  2015年   18995篇
  2014年   23769篇
  2013年   28297篇
  2012年   40681篇
  2011年   43260篇
  2010年   36846篇
  2009年   32387篇
  2008年   34169篇
  2007年   32616篇
  2006年   29365篇
  2005年   23554篇
  2004年   16403篇
  2003年   13975篇
  2002年   10806篇
  2001年   9445篇
  2000年   7004篇
  1999年   3607篇
  1998年   1466篇
  1997年   1362篇
  1996年   1134篇
  1995年   984篇
  1994年   824篇
  1993年   497篇
  1992年   502篇
  1991年   423篇
  1990年   372篇
  1989年   282篇
  1988年   229篇
  1987年   242篇
  1986年   184篇
  1985年   157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58篇
  1981年   38篇
  1979年   42篇
  1974年   22篇
  1973年   28篇
  1959年   27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2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肠愈宁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4(IL-4)表达的影响,阐述其抗UC的免疫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平均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肠愈宁低剂量组、美沙拉嗪对照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复合灌肠法诱导UC大鼠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并进行组织损伤指数(TDI)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IL-1β、TNF-α、IL-4的变化。结果:注入5% TNBS 50 mg/kg+50%乙醇0.25 mL连续1周可成功导致大鼠患上溃疡性结肠炎(UC),肠愈宁颗粒可对抗5% TNBS 50 mg/kg+50%乙醇所致的大鼠UC,与模型组比较,加入肠愈宁高剂量组、肠愈宁中剂量组的DAI、CMDI和TDI评分均降低,IL-1β、TNF-α表达下调,IL-4表达上调。结论:肠愈宁颗粒抵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上调促炎因子IL-4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观察"管氏培元九宫"针法治疗功能性阳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功能性阳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管氏培元九宫"穴,按"洛书九宫数"施行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复方玄驹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IEF-5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管氏培元九宫"针法对功能性阳痿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4.
王晓莉  刘燕  何振娟  陈超 《安徽医药》2016,37(10):1204-1207
目的 通过观察早产儿不同胎龄Toll样受体9(TLR9)的表达,探讨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方法 采集2010年7月至2014年6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的脐血229份,按胎龄分为4组,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其TLR9的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了解其与胎龄之间的关系,并分析mRNA和蛋白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TLR9阳性细胞率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15.93±6.23)%,(11.63±6.70)%,(13.66±6.88)%,(20.51±12.06)%;其在胎龄28~31周较高,至31~34周逐渐下降至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7周后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逐渐升高,至≥37周达最高,两胎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37周间新生儿脐血TLR9阳性细胞率与胎龄呈正相关(r=0.273,P=0.006)。TLR9 mRNA表达在28~31周组,31~34周组,34~37周组,≥37周组分别为(4.95±3.44)%,(8.89±8.49)%,(13.91±10.92)%,(7.19±7.11)%;其在28~36周逐渐升高,与胎龄呈正相关(r=0.355,P< 0.001)。≥37周TLR9 mRNA表达量下降,该值虽高于28~31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同胎龄时期同样本新生儿的TLR9 mRNA和TLR9阳性细胞率之间存在负相关(r=-0.227,P=0.011)。结论 TLR9阳性细胞率和TLR9 mRNA表达在不同胎龄组新生儿间有差异,TLR9阳性细胞率表达在31~37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TLR9 mRNA在28~36周间随着胎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5.
目前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联合同步替莫唑胺辅助放化疗虽然已经成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手段,但是总体预后仍欠理想。特别是复发之后虽然可以考虑挽救性化疗,但是对于大多数复发患者来说往往难以耐受传统最大耐受剂量方案的化疗。以传统药物为基础的持续低剂量的节律化疗方案由于具备治疗耐受性好且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逐渐被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当中,同时大量相关研究及临床试验也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为胶质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6.
介绍禤国维教授应用酸敛法治疗小儿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表虚兼有表燥是本病的基本病机特点,酸敛法可调理肺气、收敛心神、收敛肝气;治疗上注重散收并用,乌梅、五味子、白芍为其最常用的酸敛药,可调理肺、心、肝三脏的功能,并通过与辛散类药物(紫苏叶、防风、蝉蜕等)的配合,达到敛阴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的效果。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斑马鱼作为治疗肥胖药物筛选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健脾疏肝降脂方对肥胖斑马鱼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受精14 d的斑马鱼分为对照组、模型组(0 mg/L)、高剂量组(1 600 mg/L)、中剂量组(400 mg/L)和低剂量组(100 mg/L),对照组正常喂养,其余4组过度喂养。过度喂养后的斑马鱼在相应浓度的药液中浸泡,每天浸泡8 h。药物干预56 d后测量斑马鱼的体长、体质量,计算肥满度,检测斑马鱼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肝脏的组织学变化以及脂肪堆积情况。结果模型组斑马鱼质量、肥满度和三酰甘油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斑马鱼质量、肥满度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斑马鱼三酰甘油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肝脏组织学变化、脂肪堆积明显,健脾疏肝降脂方组斑马鱼肝脏组织学变化、脂肪堆积少于模型组。结论斑马鱼可成功用于建立肥胖模型;健脾疏肝降脂方可有效降低斑马鱼体脂水平,降脂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8.
背景与目的:在前列腺癌标准化疗方案中,多西他赛(docetaxel,DTX)引起的化疗耐药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DTX引起的化疗耐药相关机制尚未知。探讨前列腺癌DTX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19年6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进行化疗的40例患者,包括20例DTX耐药和20例DTX敏感患者。人前列腺癌细胞系PC-3在一系列逐渐增加的DTX浓度梯度处理下形成耐药株PC-3/DTX。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miR-503和TLR4 m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LR4蛋白的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03和TLR4的相互作用,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前列腺癌耐药患者组织和耐药细胞系中miR-503的表达较敏感组显著降低(P=0.013),而TLR4显著增加(P=0.005 6)。过表达miR-503显著抑制耐药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同时抑制耐药相关蛋白MDR-1的表达,而过表达TLR4则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促进耐药相关蛋白MDR-1的表达。结论:miR-503通过靶向调控TLR4的表达影响前列腺癌的DTX耐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参芪润肠通便汤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定麻城市人民医院中医儿科门诊治疗的小儿便秘患儿80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2月—2019年1月,按照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对照组(40例,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40例,参芪润肠通便汤治疗),回顾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显著较对照组(77.50%)高,P<0.05;试验组治疗前1 d大便全程干燥、腹部胀满、胃纳减退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治疗2周后两组上述评分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小儿便秘患儿,参芪润肠通便汤可改善患者症状,促进其病情恢复,患儿整体状态得以改善,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鼻腔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39例(40只眼),采用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术眼流脓、溢泪等情况。结果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39例(40只眼)患者,治愈35例(36只眼),好转3例(3只眼),无效1例(1只眼)。治愈率90%,好转率7.5%,无效率2.5%。结论经鼻内窥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确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无需面部切口、面部不留疤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