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820篇
  免费   12219篇
  国内免费   6607篇
耳鼻咽喉   1399篇
儿科学   2434篇
妇产科学   702篇
基础医学   7244篇
口腔科学   2125篇
临床医学   15852篇
内科学   10413篇
皮肤病学   1201篇
神经病学   2270篇
特种医学   4121篇
外科学   10804篇
综合类   35998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预防医学   15188篇
眼科学   1201篇
药学   16450篇
  158篇
中国医学   12356篇
肿瘤学   4705篇
  2024年   362篇
  2023年   1381篇
  2022年   3684篇
  2021年   4638篇
  2020年   4165篇
  2019年   2134篇
  2018年   2344篇
  2017年   3527篇
  2016年   2417篇
  2015年   4806篇
  2014年   6451篇
  2013年   8278篇
  2012年   11700篇
  2011年   12166篇
  2010年   11483篇
  2009年   10319篇
  2008年   10337篇
  2007年   10014篇
  2006年   9072篇
  2005年   7096篇
  2004年   5022篇
  2003年   3849篇
  2002年   2971篇
  2001年   2628篇
  2000年   1915篇
  1999年   712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117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65年   21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6篇
  1957年   30篇
  1956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人IL-31基因克隆、表达及在皮肤炎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克隆人IL-31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诱导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hIL-31蛋白与皮肤炎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克隆人IL-31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并通过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用该目的蛋白刺激人表皮角质细胞HaCaT,RT-PCR检测趋化因子MIP-3β、TARC及TCA-3(I-309)mRNA的表达;小鼠皮内注射该目的蛋白,观察局部炎症表现,皮肤标本HE染色观察皮肤炎性特征,采血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流式细胞仪分析胸腺及脾脏T细胞亚群.结果 成功获得495bp的人IL-31基因,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正确,IPTG诱导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该目的蛋白可刺激HaCaT表达趋化因子MIP-3β、TARC、I-309;小鼠皮肤注射部位有脱毛,HE染色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增高,脾脏CD4 T细胞百分比增高,CD8 T细胞百分比减少.结论 人IL-31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已获成功,hIL-31蛋白可刺激HaCaT细胞表达MIP-3β、TARC、I-309,诱导小鼠皮肤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HBV体外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HBV体外感染人胎盘滋养层细胞.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HBsAg,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和滋养层细胞中的HBV DNA.HBV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量(拷贝/ml).透射电镜观察滋养层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 感染组滋养层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在PBS清洗后12 h时A值为0.942,96 h时上升为1.264.PCR检测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和感染组细胞HBV DNA均为阳性.PBS彻底清洗后0、12、36、60、84 h感染组细胞培养上清的HBV DNA分别为:<103,3×104,6×105,5×105,3×105拷贝/ml.透射电镜观察到感染组滋养层细胞膜附近存在包涵素(Clathrin)形式的内吞小体形成,并且发现内吞小体内存在病毒颗粒样结构.在感染组细胞粗面内质网内发现HBsAg特异性的纤维丝状结构.结论 HBV可能经包涵素依赖的细胞内吞形式进入滋养层细胞,进而实现感染细胞或通过胞释作用将病毒排至细胞的对侧而实现穿越滋养层细胞屏障.  相似文献   
993.
The effector mechanisms of T cell-dependent acute glomerular injury were studied in autologous phase anti-GBM glomerulonephritis (GN) in rats. Acute proliferative GN was induced in sensitized rats by a subnephritogenic dose of sheep anti-rat GBM antibody. Injury was manifested by proteinuria and glomerular leucocyte infiltration composed predominantly of macrophages but also CD4+ and CD8+ T cells. T cell depletion, using an anti-CD5 MoAb, demonstrated that glomerular leucocyte infiltration and proteinuria were T cell-dependent. Inhibition of T helper cell function using an anti-CD4 MoAb prevented proteinuria and glomerular macrophage and CD4+ T cell influx, but not accumulation of CD8+ T cells. Depletion of CD8+ T cells also prevented proteinuria and the influx of macrophages and CD8+ T cells, but not accumulation of CD4+ T cells. Macrophage depletion, using micro-encapsulated clodronate, prevented proteinuria and glomerular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but not the accumulation of CD4+ or CD8+ T cells, indicating that macrophages are the common cellular effectors for both CD4 and CD8 T cell-dependent injury. Evidence for cytotoxic mechanisms of injury (increased numbers of apoptotic cells or accumulation of natural killer (NK) cells in glomeruli) could not be demonstrated.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acute glomerular injury in anti-GBM GN is the result of macrophage recruitment, which is dependent on both CD4 and CD8 T cells, and that direct T cell-mediated injury (cellular cytotoxicity) is not involved.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炎症反应标志物血清超敏反应蛋白(hs-CRP)、内皮素(ET)、纤维蛋白原(F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影响,并探讨PCI治疗后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与早期心脏相关事件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行PCI治疗的91例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入院时给予常规治疗,丹红注射液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滴4周。所有患者于PCI前1d、术后第2d、术后4周分别测定hs-CRP、ET、Fg、血脂,并观察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hs-CRP、ET、Fg,在PCI术后第2d即明显升高,4周后炎性因子均低于术后2d(P<0.0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脏事件发生率有降低的趋势(P=0.315)。结论ACS患者PCI术后应用丹红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明显降低LDL-C,可减少早期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对SEN病毒(SENV)开放阅读框(ORF)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和原核表达,并对表达蛋白进行抗原性分析。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扩增SENVORF2基因,对该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系统进化分析,双酶切扩增产物与原核表达载体pRSETB构建成重组质粒,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该株SENVORF2与北京株(AY072045)核苷酸同源性为97%,氨基酸同源性为59%;与日本株(AB059352)同源性分别为90%和56%。含有SENVORF2质粒的菌株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9×103的融合蛋白,免疫印迹证明该融合蛋白能与SENVDNA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结论表达了158个氨基酸的SENVORF2原核表达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原活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构建柯萨奇B4病毒非结构蛋白P2C重组质粒。方法:用RT-PCR技术,从柯萨奇B4病毒中钓取非结构蛋白P2C cDNA片段,克隆入PUCan-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构建重组质粒。结果:以柯萨奇B4病毒的总RNA为模板,扩增出987bp大小的片段,克隆入PUCan-T载体,用BamHⅠ、HindⅢ双酶切鉴定,与非结构蛋白P2C的PCR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一致。结论:成功地构建了柯萨奇B4病毒非结构蛋白P2C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   
997.
本文研究三个价型六种盐对C_8-卵磷脂微团溶液的液-液相分离调控的规律,测定出各种加盐溶液的两相共存曲线,获得了各系统相变临界温度T_c随盐类型和盐离子强度变化的关系。用我们先前导出的关于盐对该微团溶液相变影响关系的方程式为T_c=T~0_c-A_1[I]~1.2+A_2[I]对本实验结果的拟合表明,这六种加盐微团溶液的液-液相分离亦遵从同样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揭示各种价型无机盐对两性离子化表面活性物质微团溶液液相分离的作用规律和机制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睾酮对雄性家兔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后内皮功能及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假去势)、低睾酮血症组(去势)及睾酮替代组(去势1周后加用长效十一酸睾酮单次肌注,14mg/kg),每组8只。去势10d后对所有动物行腹主动脉球囊损伤术。损伤后两周测血浆睾酮、血脂、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并截取腹主动脉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睾酮替代组和对照组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MDA水平和新生内膜面积明显低于低睾酮血症组(P<0.01或P<0.05),睾酮替代组和对照组的NO2-/NO3-及对照组的SOD水平高于低睾酮血症组(P均<0.05),替代组和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各数据无差异。结论:生理水平的睾酮(内源性或外源性替代)具有保护雄性家兔血管内皮,抑制动脉损伤后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急性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病毒清除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进一步阐明嗜肝病毒自然感染过程中病毒清除机理。方法 :7只 2~ 3月龄成年重庆麻鸭静脉接种 10~ 2 0mlDHBV阳性血清 (5× 10 8~ 1× 10 9genome) ,接种后每周采血检测外周血中DHBVDNA、DHBsAg和特异抗体的产生 ;感染后第10、35天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于抗原特异细胞增殖实验 ;第 5、30、6 0天取肝组织标本进行DHBVDNASouthern杂交、DHB sAg免疫组化及肝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DHBV感染成年鸭在 1~ 2w潜伏期后出现急性、一过性感染 ,感染高峰期肝内存在多拷贝的DHBV所有复制中间体形式 ,包括cccDNA。进一步分析显示病毒血症的消失是在快速抗原特异细胞增殖反应和高滴度特异抗体产生之后 ;与此同时 ,整个急性感染期间 ,肝细胞并无明显的损害。结论 :非细胞直接损伤机制在嗜肝病毒清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健康教育与心理社会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 :调查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并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社会干预对抑郁症状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 10 0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0 0例正常人群进行测评。将抑郁指数≥ 0 5的 5 9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30例 ,对照组 2 9例。研究组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为期 3个月健康教育加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及代谢控制水平评估。结果 :2型糖尿病并抑郁情绪检出率为 5 9% ,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1)。经健康教育加心理社会支持治疗 3个月后 ,观察组抑郁指数显著降低 (P <0 0 5 ) ,糖脂代谢显著改善 (P <0 0 5 )。抑郁转归发生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忧郁症状 ,健康教育加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可改善抑郁症状及糖脂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