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30篇
  免费   7479篇
  国内免费   3763篇
耳鼻咽喉   505篇
儿科学   1360篇
妇产科学   380篇
基础医学   4210篇
口腔科学   1349篇
临床医学   9249篇
内科学   5907篇
皮肤病学   796篇
神经病学   1174篇
特种医学   2789篇
外科学   6311篇
综合类   21018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9145篇
眼科学   615篇
药学   9084篇
  80篇
中国医学   7426篇
肿瘤学   3159篇
  2024年   292篇
  2023年   877篇
  2022年   2337篇
  2021年   2987篇
  2020年   2426篇
  2019年   1352篇
  2018年   1483篇
  2017年   1984篇
  2016年   1500篇
  2015年   2975篇
  2014年   3820篇
  2013年   4741篇
  2012年   6895篇
  2011年   7158篇
  2010年   6761篇
  2009年   5947篇
  2008年   6117篇
  2007年   5659篇
  2006年   5011篇
  2005年   4026篇
  2004年   2792篇
  2003年   2166篇
  2002年   1642篇
  2001年   1546篇
  2000年   1129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整合常规技术探索肿瘤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守新  刘尚勤  雷小妹  何培根 《肿瘤》2004,24(3):230-23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探索肿瘤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方法从骨髓瘤细胞株U266中分离出CD45 和CD45-细胞,结合应用减法杂交、抑制性PCR、T/A克隆、测序等技术,寻找CD45 和CD45-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减法杂交可缩减约20倍的高丰度表达基因,意即低丰度表达基因富聚约20倍. 用正向或负向减法探针,分别和来源于CD45 细胞克隆的质粒DNA杂交,筛选500个表达克隆,发现了几个差异表达基因,并经RT-PCR证实.结论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起来的综合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肿瘤性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且简单实用,能在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992.
肾癌组织 DGFR及c-Fos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DGFR及蛋白c-Fos的表达与肾细胞癌(CC)发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肾组织、14例癌旁肾组织、46例肾细胞癌组织中PDGFR和c-Fos蛋白的表达,并结合肾癌的分级、分期和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DGFR及c-Fos在RC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3.91%及52.17%,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癌旁组织,有显著性差异.PDGFR在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颗粒细胞癌,有显著性差异.PDGFR及c-Fos在RCC组织血管中的表达明显增强.PDGFR的表达与RCC的分级相关.结论 PDGFR及c-Fos的过度表达与RCC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与肿瘤血管形成相关.PDGFR的表达与RCC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3.
应用额瓣整复老年颊癌患者术后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简便、快捷、安全的方法修复老年颊癌术后组织缺损,恢复口腔功能。方法 对5例老年颊粘膜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同期行全额瓣带蒂移植。其中4例额瓣经颧弓下进入口腔,修复翼下颌皱襞、磨牙后区和颊粘膜;1例经颧弓外侧转移折叠,修复面颊部沿穿性缺损。结果 5例额瓣均完全成活,形态及功能良好。前额部皮片全部成活,但游移度稍差,术后1年以上皮片色泽接近正常。随访9个月-2年半无复发和转移。结论 额瓣适合于老年口腔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尤其是面积较大的颊癌或面颊洞穿性缺损。  相似文献   
994.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和临床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的CT钙化特征和临床表现.方法对60例63眼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和CT钙化特征进行分析,单个钙化的最大直径<4 mm者描述为斑点状,>4mm者描述为斑块状.结果视网膜母细胞瘤以眼压升高、白瞳征、眼底黄白色隆起性肿块和新生血管等为主要眼征.钙化率为93.6%,不规则斑块状钙化46眼,其中>4 mm、<10 mm的不规则斑块状钙化33眼;散在及孤立的小斑点状钙化13眼.结论CT提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钙化表现较为特征,对于非典型者,CT与临床表现相结合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95.
立体适形推量放射治疗在鼻咽癌首程放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立体适形推量放射治疗在鼻咽癌首程放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5月~2002年9月,31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常规外照射至40~49天总量59~70Gy/30~35次后行立体适形推量放射治疗,以90%等剂量覆盖靶区,每次3~4Gy,每周3次,共治疗3~5次。其中15例每次3Gy,16例每次4Gy。结果:随访时间11~40月,中位随访时间23月,一、二年局控率分别为100%、90.81%,一、二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4.44%,无严重放疗反应发生。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作为推量技术应用于鼻咽癌首程放疗是可行的,并显示较好的局控和生存结果,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 (DC)在体外诱导针对白血病细胞的CTLs杀伤活性。方法 用IL 4和GM CSF培养正常人外周血DC ,以HL 6 0细胞裂解液致敏DC ,再与淋巴细胞共孵育 ,激活T淋巴细胞 ,用LDH释放法测定致敏DC诱导杀伤性细胞对HL 6 0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体外扩增培养出可见树突状形状的DC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α及CD86表达阳性 ,CD14表达阴性。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观察DC刺激的异体淋巴细胞增殖明显较对照组高 ,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n =15 ,P <0 .0 1)。在效靶比为 2 0∶1时 ,抗原致敏的DC诱导的杀伤性T细胞对HL 6 0细胞的杀伤率是 39.9%± 2 1.5 % ,直接以抗原刺激的T细胞的杀伤率是 2 6 .3%± 15 .6 %。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n =16 ,P <0 .0 0 1)。效靶比为 2∶1时 ,抗原致敏的DC诱导的杀伤性T细胞对靶细胞就有明显的杀伤作用 ,随着效靶比增加 ,杀伤作用增强。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效靶比杀伤率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n =16 ,P <0 .0 0 1)。结论 DC...  相似文献   
997.
胃切除后食管癌手术方法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或全胃切除后再患食管癌手术治疗术式。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胃切除术后再患食管癌 2 9例资料。食管癌切除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残胃代食管术 2 0例、空肠代食管术 3例、结肠代食管术 6例。结果  2 9例除 1例颈部食管结肠吻合口瘘、1例胸部食管残胃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感染、其余均Ⅰ期愈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残胃代食管术 ,食管中上段癌行结肠代食管术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998.
肺部球形病灶CT、MRI和PET的综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CT、MRI、PET在肺部球形病灶中的综合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5例有CT、MRI、PET资料并经病理证实的肺部球形病灶。结果 分析CT、MRI及PET三者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并进行比较 ,发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P值分别为0 .377和 0 .7)。通过CT、MRI、PET的互补 ,在 4 4例肺癌中 ,仅 1例误诊 ,2 1例良性病变中 ,诊断正确的有 19例 ,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7.7%、90 .5 %、95 .4 %、95 .6 %和95 %。结论 多种手段的综合利用 ,有助于提高肺部球形病灶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检测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 糖蛋白 (P GP170 )和肺耐药蛋白 (LRP)与抗核抗体Ki 6 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 GP170、LRP、Ki 6 7在 6 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 2 0例甲状腺腺瘤中的表达。结果  3种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均呈高表达 ,在甲状腺腺瘤中呈低表达。与甲状腺腺瘤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GP170、LRP、Ki 6 7三者呈显著相关性 (LRP与Ki 6 7r =0 .4 2 ,LRP与P GP170r =0 .4 2 ,Ki 6 7与P GP170r =0 .6 5 ,P <0 .0 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标记指数高、耐药性强、化疗敏感性低。在化疗中同时给予耐药抑制剂 ,可以提高化疗敏感性和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观察高表达的p73基因对肺腺癌细胞生长曲线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探讨高表达 p73基因在肺腺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方法 将 p73α、p73 β以脂质体法转染A5 49细胞、H12 99细胞 ,采用细胞计数法绘制转染前后两种细胞生长曲线 ,RT PCR法半定量分析转染前后两种细胞中VEGF、bFGFmRNA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转染p73基因后 ,A5 49细胞、H12 99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VEGF、bFGFmRNA表达水平下降 ,较未转染 p73基因的细胞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中 p73 β对VEGF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P <0 .0 1)。 结论 高表达的 p73基因能够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 ,降低肺腺癌细胞中VEGF、bFGFmRNA表达水平 ,提示高表达的 p73基因可能参与调控人肺腺癌VEGF和bFGF基因表达 ,从而起到一个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