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4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218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294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07篇
内科学   413篇
皮肤病学   39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285篇
综合类   40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102篇
药学   306篇
中国医学   238篇
肿瘤学   18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78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C)是艾灸治疗的有效病症,本研究从艾灸作用的始动环节与穴位响应密切相关的角度,探讨温和灸的对穴区P2X嘌呤受体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6只、模型组14只。采用自由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法建立UC模型,连续饮用7天后,取2只大鼠进行模型鉴定,造模成功后将剩下的12只大鼠随机分成UC组、UC+温和灸组,第8天改为自由饮用1%DSS溶液,第8天开始采用温和灸天枢穴(双)干预7天,每天10min。疗程结束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取双侧天枢穴皮肤,采用HE 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学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对P2RX7 的蛋白检测,从分子水平观察温和灸对天枢穴皮肤的作用;采用qRT-PCR的方法检测P2RX7在天枢穴皮肤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UC组体质量于第4天开始明显降低(P<0.05),天枢穴P2RX7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天枢穴皮肤中主要分布在真皮层皮脂腺中的P2RX7明显减少(P<0.05)。与UC组比较,UC+温和灸组在第8天明显增加(P<0.05),天枢穴P2RX7基因m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天枢穴皮肤P2RX7主要分布在皮脂腺中的明显增加(P<0.05)。温和灸干预后所增加体重与天枢穴P2RX7免疫组化IOD值的相关系数r=0.823(P<0.05)。结论:温和灸能明显增加UC大鼠体重,其起效的机制可能与上调天枢穴位皮肤P2X嘌呤受体7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本研究纳入252例原发性IgA肾病(IgAN)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肾穿刺时血清IgM中位数水平分为低IgM水平组和高IgM水平组。结果示低IgM水平组(<1.015 g/L)患者的年龄、男性占比、血尿素氮、血尿酸、尿蛋白量、收缩压、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占比、肾脏病理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分型占比较高IgM水平组高,血清IgG、C3水平较低(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低IgM水平组肾脏累积生存率低于高IgM水平组(χ2=7.123,P=0.00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IgM水平是IgAN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提示低血IgM水平IgAN患者的临床及肾脏间质病理改变更严重,低IgM水平是IgAN患者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5.
窦彩绘 《护理研究》2005,19(7):1260-1261
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术是将溶栓药物用特殊的导管经股动脉送至颈内动脉甚至更小的栓塞部位的脑血管内,在局部进行药物溶栓,达到快速治疗脑梗死的目的。该方法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好、副反应小,目前已逐渐成为治疗急性脑缺血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手术由于穿刺股动脉以及术中、术后抗凝溶栓药物的使用等原因,如果术后压迫不当、患肢过早屈曲活动以及观察不仔细可导致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2000年11月-2003年11月我院行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46例,发生股动脉出血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生殖细胞的发生和细胞标记及胚胎干细胞向生殖细胞分化的进展及其关系。 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 1950-01/2005~12相关胚胎干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文献,检索词“embryonic stem cells,germ cells”,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CNKI 1990-01/2005~12相关胚胎干细胞与生殖细胞方面的文献,检索词为“胚胎干细胞,生殖细胞”,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初审,选取包括胚胎干细胞和生殖细胞方面的文献,开始查找文献。纳入标准:①胚胎干细胞。②生殖细胞。排除标准:综述、重复研究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14篇关于胚胎干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文献,纳入23篇符合标准的文献。 资料综合:胚胎干细胞是来源于着床前胚胎的一类未分化的全能性(多能性)干细胞。胚胎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所有功能细胞。胚胎干细胞与各级生殖细胞及原始生殖细胞来源的胚胎生殖细胞具有一定的相似形。人类、小鼠和其它哺乳动物类胚胎干细胞的分离、建系和定向分化已经取得重要进展。而且胚胎干细胞可以诱导分化为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三个胚层的所有细胞类型。原始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和胚胎生殖细胞具有一些共同特性,可能共同来源于早期生殖细胞。 结论:胚胎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为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所有类型细胞。胚胎干细胞与各级生殖细胞有一定的相似形。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发酵虫草菌粉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方法:实验于2004-02/05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①选用纯系SD大鼠45只,雄性23只,雌性22只。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发酵虫草菌粉治疗组,每组15只。模型组和发酵虫草菌粉组:于禁食24h后行四氧嘧啶125mg/kg的剂量左下腹腔一次性注入制成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72h后,随机血糖≥16.7mmol/L者为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发酵虫草菌粉治疗组:给予发酵虫草菌粉[商品名:百令胶囊,主要成分为发酵虫草菌粉,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91)卫药准字Z-81号,0.2g/粒]0.2g/(kg·d)灌胃,1次/d,共1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灌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1次/d,共12周。②12周后,采用BACKMAN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脂、肾功能、24h尿蛋白排泄量。测定双侧肾脏质量,计算肾重/体质量。采用Paisey方法测定组织中蛋白糖基化产物。采用光镜检查,HPIAS-1000型图像分析系统对病理切片进行分析,检测肾小球平均截面积,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采用Raij等的半定量方法估计肾小球硬化程度,每张切片均观察20个肾小球,根据肾小球硬化灶占肾小球比例分为0~4分:0分,肾小球无病变;1分,受损范围≤25%;2分,受损范围26P%;3分,受损范围51%~75%;4分受损范围≥76%)。电镜观察肾小球滤过屏障情况,测定肾小球基底膜平均厚度和平均肾小球截面积,并观察肾小管病变情况。③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大鼠45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肾质量/体质量,24h尿蛋白排泄量,肾脏组织中蛋白糖基化产物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发酵虫草菌粉治疗组大鼠症状明显较模型组减轻,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肾质量/体质量,24h尿蛋白排泄量,肾脏组织中蛋白糖基化产物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0.01)。各组大鼠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②光镜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球截面积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系膜区基质增生扩大,发酵虫草菌粉治疗组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肾小球硬化明显,平均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发酵虫草菌粉治疗组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③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显著的不均匀增厚,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伴有广泛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髓样变性及胞浆空泡化变性。发酵虫草菌粉治疗组上述病变明显减轻(P<0.05~0.01)。结论:发酵虫草菌粉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结构,防止系膜区扩大和基底膜增厚,具有显著地抗肾小球纤维化和防止肾小管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对脱细胞神经移植物修复神经损伤的促进作用,为临床应用组织工程化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4在中国医科大学组织工程实验室完成。纳入普通级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自体移植对照组共3组,每组8只。分笼饲养。另纳入5~8d龄Sprague-Dawley乳鼠40只,取其双侧坐骨神经与臂丛神经。实验组大鼠右后腿用种植许旺细胞的ARSN桥接人为造成的神经缺损。空白对照组大鼠右后腿用单纯ARSN桥接人为造成的神经缺损。酶反复消化法与差速贴壁法分离和培养许旺细胞;许旺细胞与10mm长的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共培养后,应用外科手术移植到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自体移植对照组大鼠右后腿用单纯切断的神经上下颠倒原位桥接人为造成的神经缺损。13周取材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结果:Wistar大鼠24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失。①实验组较空白对照组的再生有髓神经纤维均匀,轴索略粗,髓鞘厚度有差别,部分神经纤维髓鞘还未形成板层结构,许旺细胞包绕神经纤维,轴索内微丝微管结构较清晰,无髓神经纤维直径较小,不均匀分布在有髓神经纤维之间,由一层纤维结缔包裹形成纤维束,实验组较自体移植对照组的髓鞘略薄,自体移植组再生神经纤维均较粗,许旺细胞包裹轴突形成排列规则、电子密度较高的髓鞘,髓鞘厚薄基本相同。②实验组可见大量许旺细胞呈双极梭形,并且首尾相连排列成链状或网状特征性分布。许旺细胞还可在神经纤维上的胶原丝上附着。③实验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髓鞘厚度、G率(有髓纤维总面积/神经干总面积)接近自体移植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5344±592),(5514±373);(3.13±0.16),(3.19±0.25)μm;(48.43±3.62)%,(57.11±2.28)%;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5344±592),(3191±236);(3.13±0.16),(1.28±0.33)μm;(48.43±3.62)%,(31.05±4.19)%;P<0.05]。结论:与许旺细胞共培养的脱细胞神经移植物可加快宿主轴索再生,促进神经损伤修复,是临床修复神经缺损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与静脉入壶前列腺素E1(Lipo-PGE1)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DN患者79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取静脉注射、静脉入壶二种途径应用Lipo-PGE1治疗,每日10μg,共用14天.检测、比较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结果静脉注射与静脉入壶Lipo-PGE1治疗DN前后UAE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注射组UAE下降43.19±13.35%;静脉入壶组UAE下降37.00±13.63%;二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与静脉入壶途径应用Lipo-PGE1能有效降低DN的UAE.静脉注射疗效要好于静脉入壶,而且节约医疗资源,治疗时间短,减少病人痛苦及不必要的液体输注,便于门诊治疗.  相似文献   
10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of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 with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related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CAPD).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207 patients who initiated CAPD for more than 3 months between July 2005 and March 2016 in 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Baseline data on demographic,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variables as well as comorbidities were obtained; medications and clinic outcomes were recorded. According to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analy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high RDW (RDW>15.1%) and low RDW (RDW≤15.1%) groups. The data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Spearman's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association of RDW with clinical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Survival curves were calculated using Kaplan-Meier method. Cox regression model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risk factors of all-cause and CVD-related mortality. Results In this study, 207 CAPD patients were enrolled. The overall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80 months. And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of high RDW group (68 patients) and low RDW group (139 patients) were 59 months and 96 months,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diastole pressure, hemoglobin, hematocrit, serum albumin, 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 (iPTH), eGFR, cholesterol, lipoprotein a, 4-hour dialysate-to-plasma ratio for creatinine (4hD/Pcr), total Ccr (P<0.05, respectively); the two groups also varied in the propor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hyperlipidemia, as well as in the use of iron supplements,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s or angiotensin Ⅱ receptor blockers (ARB), and beta-receptor blockers (P<0.05, respectively). Cardiovascular event was a leading cause of mortality. Kaplan-Meier survival curves showed that the high RDW group had higher all-cause and CVD-related mortality compared with the low RDW group (P<0.01). The 1-year, 3-year, and 5-year patient survivals of the high RDW and low RDW group were 87.97% vs 97.01%, 58.02% vs 81.53%, and 41.62% vs 67.96%, respectively, demonstrat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01).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 RDW was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ll-cause mortality (HR=1.212, 95%CI: 1.007-1.458, P=0.042) and CVD-related mortality (HR=1.697, 95%CI:1.030-2.795, P=0.038). Conclusion RDW is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risks in CAPD patients and can be stratified as a valuable indicator for the risk of dea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