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韦进新 《现代医院》2014,(10):100-102
医院品牌文化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现代医院活动无形的策划者、组织者、指挥者,为医院建设发展指引着方向。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抓好医院品牌文化建设对推动医院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培育树立先锋人物,发挥先进典型效应,从引领示范、特色活动、舆论宣传、凝炼精神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在树立杜丽群先进典型,打造具有传染病医院品牌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非螺旋低剂量扫描在颞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颞骨受检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采用TOSHIBA4排多层螺旋CT(Asteion4)分别进行轴位螺旋低剂量和非螺旋低剂量扫描,全部图像行高分辨率骨密度算法重建,并利用多平面重建(MPR)技术重建冠状面图像,评价两种扫描方法对颞骨关键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并通过随机软件,实时记录每次扫描的剂量长度乘积(dose length product,DLP),比较两种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的差异性.结果:两种扫描方法的图像显示质量及各向同性无显著差异(P>0.05),而非螺旋扫描和螺旋扫描的DLP分别为(29.02±1.38)mGv.cm和(36.70±1.99)mGy.cm,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排螺旋CT非螺旋扫描完全可以作为颞骨低剂量检查的一个选项,为进一步减低CT检查的有效放射剂量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效果.方法 应用改良的Black术式修复先天完全性双侧唇裂畸形36例,其中前唇组织特别短小者19例,皮肤、唇珠组织不足,均采用裂隙侧唇组织修复.结果 术后随访全部受术者3个月至3年,前唇部唇高正常,两侧唇高对称,唇珠丰满,唇弓静态及动态自然,上唇无明显过长、过紧,唇珠与红唇颜色无差异,切口瘢痕不明显,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术式弥补了Black术式修复双侧完全性唇裂前唇组织特别短小的患者时,出现中央唇高不足、唇珠不够丰满的缺陷,使修复的上唇功能及美容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门诊及病区15例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对其进行临床症状的观察分析.结果 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5例中,临床表现以例数排列疼痛、夜寐不安、消瘦、纳差、乏力为前5位,中医证候包括痰热内扰、肝经郁热、气阴两虚、湿热互结等.结论 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可客观反应体质状况,这对今后运用中医辨证施治,评价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唇裂红唇的形态学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观测48例唇裂患者红唇外观形态特征,HE染色观察干湿性红唇组织结构。 结果 ①Ⅲ度单侧唇裂患侧红唇最厚点厚度为(3.48±0.41)mm,明显小于Ⅱ度唇裂(P<0.05); ② 双侧唇裂前唇上部宽度明显小于下部,前唇正中的厚度明显大于左右侧(P<0.05); ③干性红唇上皮棘层和固有层较薄,毛细血管丰富,粘膜下层厚且有大量腺体,肌层较致密;湿性红唇固有层毛细血管少,粘膜下层较薄,腺体少,肌层疏松。 结论 单侧唇裂患侧红唇厚度可能与裂隙大小有关,双侧唇裂前唇外观形态与左右侧有差异,唇裂干湿性红唇组织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术中应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6.
在普通外科腹部手术中常根据病情需要留置不同的腹腔引流管.引流的目的:一是用于对病情变化的观察;二是一种治疗手段,就是将腹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充分引流、密切观察、早期拔管等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痛苦,有利于术后恢复.故引流管护理质量好坏,与减少术后并发症,甚至与手术成败都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7.
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唇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伯钧  韦进  蒋才丽 《广西医学》2009,31(10):1413-1415
目的由于单侧唇裂传统方法手术效果不稳定,故应予以改进,提出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观察比较鼻小柱基部中点与两侧唇峰点所成三角形在正常上唇与唇裂患者中的差异,提出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并进行临床应用。结果采用改良下三角瓣法整复158例。随访145例,139例整复效果满意,上唇三角形两侧唇部对称。结论改良下三角瓣法各个定点都较明确,有正确的理论基础,整复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28.
韦进 《现代医药卫生》2013,(23):3635-3636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0例应用蓝光照射的新生儿黄疸采取精心细致的护理,并对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5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其中黄疸在72h内消退4例,48h内消退10例,12h内消退36例。结论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过程中精心护理、严密观察,可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9.
目的:遵循几何原理改良下三角瓣法及L瓣法联合应用极大提高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手术效果。方法:通过几何原理,分析了唇裂设计中鼻小柱基部与患侧鼻翼基部的定点变化规律,阐明了唇裂畸形的本质,提出了遵循几何原理的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患侧唇缘L瓣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鼻畸形。结果:采用改良下三角瓣法联合L瓣法整复,手术效果满意,能较好恢复上唇两侧唇部及鼻部对称性的病例,占90%以上。结论:改良下三角瓣法各个定点都较明确,有严格的理论基础,整复效果稳定可靠,再结合L瓣法,能显著地纠正单侧完全性唇裂畸形。  相似文献   
30.
多排螺旋CT低剂量非螺旋扫描筛查早期肺癌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采用非螺旋方式进行低剂量胸部扫描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对60例胸片阴性患者和长期吸烟无症状志愿者分别行螺旋低剂量和非螺旋低剂量扫描。CT扫描机采用Toshiba 4排多层螺旋CT(Asteion 4)。螺旋扫描采用预设40mA,床进30mm(螺距1.5),0.75s/圈,非螺旋扫描预设40mA,床进20mm(层厚=层距),0.48s/圈,其他扫描参数相同:120kV,准直0.5×4,DFOV 320mm,重建层厚5mm。在CT图像上,统计病变的检出例数,观察肺门部段支气管显示情况,并通过随机软件比较两者的有效放射剂量。结果:两种扫描方式均能清楚显示胸部的正常解剖结构、病变的特征及其细节。肺门部96%段支气管可显示;肺野显示3mm以上肺结节10例、纵隔淋巴增大2例、支气管扩张2例、肺气肿伴肺大泡3例、炎症5例及冠状动脉钙化8例。非螺旋扫描与螺旋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分别为(0.70±0.05)mSv和(0.93±0.03)mSv mGy。结论:非螺旋方式扫描与螺旋方式扫描在胸部低剂量检查中对于肺内病灶的发现及诊断无统计学差异,而非螺旋方式扫描的有效放射剂量更低,将其应用于筛查早期肺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