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护理单元管理的运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单元管理的运作模式,以缓解当前强势科室工作强度大,护理服务质量低及弱势科室人力、物力资源浪费等状况。方法:选择病床使用率较低的弱势科室和长期加床、超负荷运作的强势科室各2个,对弱势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全方位、多专科培训后,按新的管理模式运作。即弱势科室跨学科收治病人,强势科室可根据住院病人动态转入或分流病人到弱势科室,跨科住院病人的诊断、治疗、查房由专科医师负责。定期评价工作绩效,并进行实施前后的比较。结果:新管理模式下,弱势科室病床使用率、护士考核合格率和强势科室病人满意率、一级护理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单元新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资源,缓解强势科室护理工作量,提高住院病人满意率,促进护理技术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2.
该病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畸形之一。发病率为1/2000—1/5000。我科曾收治1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6个月至4.5岁,现将术前肠道准备介绍如下: 回流灌肠(巨结肠冲洗):其病理改变是病变肠管壁肌间神经丛中无神经节细胞,内扩约肌功能失调,导致肠腔内容物长期淤积,肠管高度扩张,肠壁肥厚、炎症、水肿。因此术前做好回流灌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3.
倒转比目鱼肌瓣移位术治疗胫骨下段慢性骨髓炎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1989年以来,采用倒转比目鱼肌瓣移位术治疗胫骨下皮慢性骨髓炎11例,取得较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2例;年龄14~36岁,平均24岁。病程9个月~7年。病灶范围:1.5cmX5cm~2.5cmX9cm。形成窦道8例。本次治疗前曾接受1次手术1例,3次手术2例,4次手术1例。全部病人在清除病灶后均采用倒转比目鱼肌瓣加断层皮片移植,一次填塞骨腔封闭创面。结果:8例创D一期愈合,2例表浅感染,于2~4周内愈合,1例部分肌活坏死;手术失败。10例均随访14个月~4年,未见复发。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X线征可见硬化骨有不同程度的吸收。患肢功能无…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在256例行PCI的患者中,行冠脉造影术(CAG)145例,支架植入术111例;经股动脉途径行PCI 62例,经桡动脉途径194例。针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做好围术期的预防、观察、护理。结果:共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1例(4.3%),其中股动脉穿刺者中发生9例,桡动脉穿刺者中发生2例;术中发生2例,拔鞘后即刻发生7例,拔鞘后30~60 min发生2例。经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围术期的观察和护理,及早发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早期征象,及时处理,可预防和减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