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01篇
基础医学   28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1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过去的10年里,卫生保健业已逐渐意识到,医疗环境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Fottler MD等人在《卫生管理杂志》2000年45卷第2期撰文,首次论述了适应消费者新的市场导向,创建优良的医疗环境,加强市场竞争优势,并为实现此目的提出了相应的管理目标、行动措施及例证。  相似文献   
22.
田克诚  阚飙  吕太富  游旅  张玉琼 《疾病监测》2001,16(12):445-448
近年来贵州省出现甲型副伤寒的流行。为探讨贵州省不同地区甲型副伤寒流行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以及菌株间的相关关系 ,对贵州省 6个地 (市 ) 2 0 0 0年部分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分离株进行染色体DNA基因限制性酶切 16srRNA探针杂交图谱分析。PstⅠ酶切后进行的杂交显示 6 4株均为一个基因型 ,然后进一步采用BglⅠ、SalⅠ两个内切酶对其中部分菌株进行酶切杂交分析 ,核糖体杂交谱上仍没有差异 ,分析认为同一个克隆群的菌株广泛传播是造成贵州省甲型副伤寒流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制备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血清O∶3型特异的单克隆抗体。方法 用常规的骨髓杂交瘤融合技术。结果 筛选到了一株针对于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O∶3血清型特异性的克隆株 (编号 :Y6H8) ,且证实分泌的抗体属于针对于脂多糖免疫球蛋白IgG ,可用于玻片凝集法鉴定 0∶3血清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结论 通过本实验证实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血清O∶3型菌株脂多糖存在其特异性成分 ,可用于该菌株的分型鉴定  相似文献   
24.
霍乱弧菌的分子分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健  阚飙 《疾病监测》2008,23(4):258-262
在霍乱流行和暴发调查中,追溯传染源和调查传播途径往往需要对霍乱弧菌进行分型分析.对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和噬菌体一生物分型,是得到菌株基本信息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果想要揭示菌株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和进化规律,则需要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本研究对霍乱弧菌的各种分子分型方法进行逐一介绍并加以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25.
徐敬华  阚飙 《疾病监测》2002,17(9):352-355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是现代人类最主要的致死性传染性疾病。目前在发展中国家,结核发病率仍在持续增长,在发达国家病人也有所增加,主要见于高危人群(感染HIV的病人、慢性酒精中毒者、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26.
段瑶  李杰  阚飙  闫梅英 《疾病监测》2019,34(4):296-302
目的了解2006 — 2016年我国畜禽动物来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及其耐药特征,完善我国动物源性沙门菌耐药数据,为多重耐药沙门菌感染的预防控制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传统血清凝集试验,对主要来源于鸡、猪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所有实验菌株对16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依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 2017版进行药敏结果判读。结果2006 — 2016年776株沙门菌分为49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31.57%)、德尔卑沙门菌(17.53%)和鼠伤寒沙门菌(14.82%)为主。 猪和鸡源沙门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为德尔卑沙门菌(39.15%)和肠炎沙门菌(51.62%)。 沙门菌对磺胺异恶唑、链霉素和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分别为73.32%、70.88%、69.5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10.70%;对三代头孢的敏感性较高,达92.00%以上。 菌株多重耐药率达63.40%,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率最高(90.44%),次之为德尔卑沙门菌(63.24%)和肠炎沙门菌(58.78%)。结论我国主要畜禽动物源性沙门菌的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菌株对多数药物的耐药水平呈上升趋势,需密切关注并实时监测耐药性的变迁、播散及其对环境、人群的潜在威胁,同时加强养殖业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及监管。  相似文献   
27.
伤寒、副伤寒的全球流行概况及其预防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鲁茜  阚飙 《疾病监测》2007,22(7):492-494
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副伤寒(Paratyphoid Fever)通常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S.parathphi A,B and C)引起,临床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调查食品从业人员肠道革兰阴性细菌CTX-M型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携带状况及基因型分布。方法 选择140名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时的肛拭子标本,用加入头孢曲松钠的营养琼脂平板筛选样本中革兰染色阴性耐药菌,PCR方法扩增blaCTX-M耐药基因,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以明确CTX基因亚型。结果 140份肛拭样本中有125份样本中分离到头孢曲松钠耐药革兰阴性菌,携带率为89.3%(125/140)。125株耐药菌株中CTX-M的检出率为97.6%;五组CTX中检出率最高的为CTX-M-9组56.0%,其次为CTX-M-1组38.4%,有4株菌同时检测到CTX-M-9组和CTX-M-1组酶。通过序列比对,共检测到9种CTX基因亚型,检出率最高的是CTX-M-14和CTX-M-15。结论 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对-内酰胺类药物普遍存在有抗性的肠道细菌,产CTX-M型超广谱-内酰胺酶的革兰染色阴性细菌广泛存在,鉴于其工作特点,获得并导致耐药菌传播的风险性很高。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比较分析克雷伯菌属的种之间16S rDNA和rpoB系统进化发育关系和序列进化特征.方法 选取经生化鉴定的克雷伯菌18株,提取菌株染色体作为模板,分别使用16S rDNA和rpoB通用引物扩增并测序16S rDNA和rpoB序列.与GenBank中目前已公布的8种克雷伯属菌株16S rDNA和rpoB序列各8条、除克雷伯菌外其他肠道菌株的16S rDNA和rpoB序列各9条一起,共计各35条16SrDNA和rpoB序列,在MEGA 4.0中建立进化树并进行分群分析,使用DNAStar/MegAlign程序比较分析8种克雷伯菌的种间16S rDNA和rpoB序列变异碱基位点,并做分歧度分析.结果 在所有受试的16SrDNA和rpoB的各35条序列中,16S rDNA和rpoB进化发育树都将克雷伯菌区分为3个群:分离的18株克雷伯菌中,15株肺炎亚种与GenBank中除产酸克雷伯菌和运动克雷伯菌外的其余6种克雷伯菌聚为一群(Ⅰ),其余3株克雷伯菌(FX246、FX280和FX286),经生化鉴定为产酸克雷伯菌,与GenBank中产酸克雷伯菌(DQ835530)聚为一群(Ⅱ);而GenBank中的运动克雷伯菌单独聚为一群(Ⅲ);进一步的分析,在rpoB进化发育树中,无沦足Ⅰ群和Ⅱ群,还足Ⅰ群内的两个亚群,rpoB进化发育树的结点处自引导值都明显高于16S rDNA进化发育树;而且rpoB对产酸克雷伯菌的分群优于16S rDNA.对克雷伯菌的序列分析发现,16S rDNA序列存在41个碱基变异位点,有4个易变区,rpoB序列存在63个碱基变异位点,有1个易变区;克雷伯菌16S rDNA和rpoB的相似性分别为95.9%~100%和90.2%~100%.进一步的克雷伯菌种间序列分歧值分析,rpoB分歧值(0~10.6)高于16S rDNA(0~4.0).结论 克雷伯菌rpoB比16S rDNA具有更高的分歧度,在克雷伯菌属内种的分子分类和鉴定中,rpoB比16S rDNA基因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30.
芮勇宇  阚飙  高守  王前  裘宇容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988-989,1001
目的研究霍乱弧菌(VC)O139群新类型ig1—rstR—ig2结构及功能。方法分别扩增CTXφ或net—CTXφ基因组串联体的第一个基因组核心区末端和第二个基因组RS区起始端之间的基因,PCR产物测序及序列分析。扩增rstA的操纵区,克隆入pRS591质粒lacZ基因前,转化入JM109菌株,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以反映rstA启动子强度。将不同类型rstR及启动子区分别克隆人pACYC184质粒,再将重组pACYC184质粒转化入携带不同重组pRS591质粒的JM109菌株中,检测β-半乳糖苷酶活性,以反映rstR表达产物RstR对rstA表达的影响。结果cale、ET和newO139类型ig1—rstR—ig2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5.1%~91.6%、9.4%~17.7%和8.0%~26.2%。不同类型rstA的启动子强度不同,calc和ET类型的较高,newO139类型的较低。RstR对同类型rstA启动子活性表达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不同类型的则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阐明了霍乱孤菌(VC)O139群calc、ET和newO139类型ig1-rstR—ig2结构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