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1 毫秒
41.
艾滋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6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确诊率,了解治疗方法及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方法统计61例HIV/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病人,分析CD4细胞计数、脑脊液常规、生化、免疫学、病原学、头颅计算机层析成像(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及脑活检等检查,了解诊断情况、治疗及预后。结果 632例HIV/AIDS病人中,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61例,发病率9.7%。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肢体痛温觉障碍、活动障碍、智力下降、痴呆、脑膜刺激征、定位体征等临床表现。诊断为:隐球菌脑膜炎25例(41.0%),不明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1例(18%),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8例(13.1%),不明原因占位6例(9.8%),艾滋病脑病5例(8.2%),弓形体脑病4例(6.6%),结核性脑膜炎3例(4.9%),脑梗死2例(3.3%)。其中PML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弓形体脑病、艾滋病脑病各1例。好转27例,死亡11例,未愈自动出院23例。CD4计数50个/mm336例,200个/mm34例。有明确的病原学依据的27例,脑活检病理确诊者1例,其余均为临床诊断。结论 HIV/AIDS病人易合并各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诊断困难,死亡率高。对于AIDS病人,尤其CD4计数200个/mm3的病人,如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行脑脊液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应行脑活检,尽可能得到病原学及病理支持,以提高确诊率,及时进行相应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以帮助临床医生尽快制定预防及干预策略,从而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 1月—2017年12月北京地坛医院125例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入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5例患者中有50例(40.00%)于12个月随访期内死亡。低蛋白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不明、非AIDS指征性疾病是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访期生存率明显下降、死亡风险增加的影响因素。结论 低蛋白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不明、非AIDS指征性疾病是导致AIDS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因此,具备这些风险因素的患者,在入院早期应当给予重视及积极的重症监护治疗。  相似文献   
43.
SARS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总结SARS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分期治疗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方法北京地坛医院在2003年4月9日至4月26日收治的SARS确诊病例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11~88岁[平均(37±14)岁].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成上述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对这些病例的临床、实验室资料及病情转归进行了研究;部分病例进行了RT-PCR核酸检测、以及炎性细胞因子和辅助细胞因子的流式细胞CBA检测.4例死亡病例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第Ⅰ期为病毒复制期,时间大约1周,患者发热并可伴有全身中毒症状,血中淋巴细胞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开始降低;胸部X线显示肺损伤较轻,可见肺纹理增粗或仅出现一叶病变,阴影稳定或进展缓慢.此期病毒在体内大量繁殖,RT-PCR检测80%患者血液检测阳性,阴性者咽拭和/或痰检测亦呈阳性.采用利巴韦林、α-干扰素和膦甲酸钠联合抗病毒治疗.一般轻型患者经过此期后可直接进入恢复期.第Ⅱ期为介质损伤期,时间也是1周左右,主要表现为伴有系统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急性肺损伤.患者再次发热,血中淋巴细胞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呈进行性下降,轻型及普通型患者在第8天降至最低水平.二次发热后患者X线肺部病变进展迅速,重型患者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大多需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可能系细胞因子等促炎介质过度释放导致弥漫性肺泡损伤.一部分重型病人的细胞因子检测发现,TNF-α、IL-6、INF-γ、IL-2、IL-4于病程第4~6天显著增高.此期在继续抗病毒的基础上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同时使用胸腺肽a1等免疫调节剂.普通型患者在此期后临床症状迅速缓解,X线肺部阴影逐渐吸收而进入恢复期.第Ⅲ期为免疫麻痹期,大约第3周开始,以ARDS及严重继发感染为特征,往往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支持.可出现第3次发热、中性粒细胞增高、痰细菌学培养阳性;极重型患者可出现脓毒症(Sepsis)、甚至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重型和极重型患者血中淋巴细胞及T细胞亚群CD3、CD4、CD8在第12天达到最低点后,重型患者的在第3病程中逐渐回升,而极重型患者则始终处于低水平.细胞因子检测示抗炎因子IL-10在第2病程显著增高,可能与随之而来的免疫过度抑制有关.此期尽早采用保护性肺通气措施,进行有创通气支持,激素应迅速减量或停用,应用抗生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抗感染.52例SARS病例,组A 35例,为发病1周内入院,施行了早期抗病毒治疗,应用或未用激素.其中33例跳过免疫麻痹期直接进入恢复期,2例发生ARDS者,需无创或有创通气治疗,经积极抗感染后,CD4及CD8上升,均已痊愈出院;组B 17例,为发病1周后入院,未进行抗病毒治疗,尽管早期使用了激素.其中7例发生ARDS,虽进行有创通气支持治疗,终因严重感染和/或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SARS是一种新出现的急性呼吸道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强,常群聚发病,肺损伤重.约有20%以上的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呼吸衰竭的原因主要为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s injury,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据部分资料统计,将近10%~40%的病人需要辅助通气机械治疗,最后需要ICU干预的约有20%.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根据病毒性呼吸道病传染病的分期规律以及SARS病人的临床表现特征,我们将SARS病程划分为"病毒复制期"、"介质损伤期"、"免疫麻痹期"以及"恢复期"四个阶段(前3期每期时间均为1周),并按相应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旨在总结SARS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分期治疗的疗效,并进一步探讨SARS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艾滋病HAART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我们利用横断面观察研究,通过彩超检测发现艾滋病HAART后合并NAFLD的患者;这些患者和非NAFLD比较,探讨HAART后合并NAFLD的患者体重指数(BMI)、CD4细胞水平、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和抵抗指数、肝肾功能、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HAART后合并NAFLD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在75例接受HAART患者中,发现25例NAFLD患者;在Logistic回归多变量回归分析模型中,瘦素水平(OR=2.88,P=0.001)和HOMA-ISI(OR=0.56,P=0.004)与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中HOMA-ISI是艾滋病合并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艾滋病HAART后NAFLD的患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其中瘦素水平是艾滋病HAART后发生NAFLD的预测因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梅毒患者的肾脏损害的临床特征。方法:从北京地坛医院中筛选455例艾滋病患者,分为HIV单纯感染者和HIV/梅毒合并感染者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肾损害相关指标。结果:结果2019年02月—2020年01月就诊的455例艾滋病患者中,其中单纯HIV感染组309例,HIV/梅毒合并感染组146例,多为男性患者,两组在性别、血尿、CRP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HIV与HIV/梅毒合并感染组患者的年龄、Hb、尿酸、Scr、TC、尿蛋白、血尿的肾功能进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合并梅毒感染者发生肾脏损害的患病率较高,以男性为主,高龄、贫血、高尿酸、血肌酐、血脂高、蛋白尿、血尿等程度加速了肾损害进展。  相似文献   
47.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过程中出现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的病例特点,进一步认识HAART的毒副作用,探究处理办法。方法对本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10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HAART方案、服用时间、乳酸水平、阴离子间隙(AG)、酸碱值(pH值)及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服用的HAART方案主要是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服用时间均在8个月以上。主要临床表现为:乏力3例,食欲不振2例,恶心呕吐1例,双下肢麻木及疼痛5例,体重明显下降2例,且临床表现有交叉。乳酸2.7~10.8mmol/L,AG均升高,pH值<7.35的1例,其余均在正常范围。死亡3例,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1例,循环衰竭2例;好转5例;自动出院2例。结论以d4T为主的HAART方案容易发生线粒体毒性,表现为高乳酸血症或乳酸酸中毒,一旦发生乳酸酸中毒,死亡率较高,因此应该重视HAART线粒体毒性的副作用,早发现,早治疗,以便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8.
随着艾滋病(AIDS)的流行,古老而传统的疾病结核(Tuberculosis,TB)死灰复燃,重新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AIDS病人由于免疫力下降,成为结核杆菌的易感人群,HIV/TB合并感染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文章就HIV/TB合并感染的特点、全世界HIV/TB合并感染病人耐药结核的流行病学状况、HIV/TB合并感染者易发生耐药结核的原因分析,以及监测耐药结核的方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9.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滋病(AIDS)合并结核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系统的重大负担,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是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和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会使潜伏结核感染发病风险增高20倍。HIV和MTb共同作用加速了机体免疫系统的破坏,病死率高。但是,目前两个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免疫学机制以及疾病的临床特点,尚不十分清楚。文章着重从两个病原体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临床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IM)患儿血浆中微小RNA-155(microRNA-155, miR-155)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E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活动期IM患儿(活动期IM组)和81例缓解期IM患儿(缓解期IM组)作为研究对象,按照EBV DNA载量将活动期IM患儿分为EBV DNA≥3.38 lg拷贝/ml组(56例)、EBV DNA<3.38 lg拷贝/ml组(40例);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儿童9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浆中EBV DNA载量和miR-155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iR-155水平与EBV DNA载量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浆中miR-155表达水平预测IM患儿为活动期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缓解期IM组、活动期IM组血浆miR-155水平均较高(P均<0.05);与缓解期IM组相比,活动期IM组血浆miR-155水平较高(P<0.05)。与EBV DNA<3.38 lg拷贝/ml组相比,EBV DNA≥3.38 lg拷贝/ml组血浆miR-155水平较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活动期IM患儿血浆miR-155水平与E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547,P<0.05);ROC曲线显示,血浆miR-155水平预测活动期IM患儿的AUC为0.869,其敏感度为65.90%,特异度为93.80%。结论 活动期IM患儿血浆中miR-155表达水平上调,与EBV DNA载量呈正相关,可为早期预估IM患儿病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