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31.
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医院管理年活动的推进, 医疗收费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是政府监管的重点, 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之一.近年来,医疗服务价格问题备受关注,本文分析了目前医院医疗收费存在的尴尬,如:政府不满意-医药总费用快速增长;百姓不满意-医药负担重,看不起病;医务人员不满意-技术劳务价值得不到体现,收费价格低.并总结了经验, 提出了完善医院物价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32.
邵霞  伯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506-3506
施行连续椎管内麻醉(硬脊膜外及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 analgesia)、椎管内治疗等常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硬脊膜外腔(或蛛网摸下腔),进行连续药物输注,由于不同原因,致使拔管困难或折断,明显困扰医务人员,并引发棘手的医疗纠纷。近3a来我院及其他医院累计发生硬膜外导管拔除困难6例,仅就诱发原因及处理预防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3.
报告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在使用大剂量MTX化疗后导致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儿的皮肤护理.我们通过对病人进行控制感染,提高机体免疫力,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并根据皮肤损害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保护皮肤,减少皮肤受压刺激、防止皮肤继续受损,促进皮肤愈合.在护理时特别注重一对一的心理护理,提供感情支持和照顾,积极配合治疗,使病情得到控制,皮肤损害痊愈.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颈椎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采取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显著,便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采纳。  相似文献   
35.
儿童肾病综合征家庭护理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2):1804-1805
目的:对肾病综合征进行规范治疗的患儿实施家庭护理干预,以减少疾病的反复和复发率,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方法:在我院住院的肾病综合征患儿68例,采用激素中长疗程规范治疗,均为完全效应(激素敏感)。全部病例在症状改善、尿蛋白转阴、激素治疗进入维持治疗阶段并已开始减量后出院,根据患儿出院后有否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分为2组。干预组22例,单纯性肾病16例,肾炎性肾病6例。对照组46例,单纯性肾病34例,肾炎性肾病12例。两组治疗方法一致。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出院后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其疾病的反复和复发率由37%下降到13.6%;复诊顺从性从原来67.4%增加到90.9%;长期服药的顺从性由原来的56.5%增加到86,4%(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在出院后接受家庭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其疾病的反复和复发率;增加服药的依从性、小儿复诊依从性。  相似文献   
36.
鸵鸟心脏细胞色素C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鸵鸟心脏中分离提纯细胞色素C(cyt.c)并对其理化性质、活性进行考察。方法在酸性条件下从鸵鸟心脏中提取细胞色素C粗制品后 ,在离子交换色谱柱上进行纯化 ,用HPLC法、IEF法及SDS PAGE法检测所得细胞色素C纯度 ,用SDS PAGE法测定其分子质量 ,用IEF法测定其等电点。用药典方法进行含量测定、活力测定。结果经纯化后所得样品具有等电点均一性 ,达到了高效液相纯及SDS PAGE凝胶电泳纯。测得分子质量为 1 1 6kDa ,等电点为 1 0 1 0。单位重量鸵鸟心的细胞色素C产量为 92~ 1 47mg/kg,鸵鸟细胞色素C的平均活力为 81 5 0 %。结论鸵鸟心的细胞色素C含量丰富 ,用同样的工艺过程 ,单位重量原料的产量高于猪心 ,且有着比猪心细胞色素C更高的活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在乳腺结构扭曲征象上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66例钼靶X线摄影存在乳腺结构扭曲征象的患者行数字乳腺断层摄影,以MRI为对照,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两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差异。结果 DBT和MRI乳腺腺体分类均以c型和d型为主,两组病例腺体类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3,P=0.63),MRI应用BI-RADS分类诊断系统对乳腺结构扭曲诊断效能高于DBT(χ~2=23.92,P0.001),MRI诊断敏感性高于DBT(χ~2=4.45,P=0.03),而DBT与MRI诊断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摄片中发现的乳腺结构扭曲DBT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DBT表现不典型,则行MRI作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不同糖代谢状态的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7例乳腺癌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糖尿病组(DM组)67例、糖调节受损组(IGR组)50例、糖耐量正常组(NGT组)70例。采集临床资料、乳腺癌病理指标,检测癌组织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测定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相关性。 结果 BMI、FPG、2 h PG、HbA1c、HOMA-IR在NGT组、IGR组、DM组的水平均逐渐升高(P<0.05)。IGR组、DM组的肿瘤>2 cm及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但IGR组和DM组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及肿瘤大小>2 cm的比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M组HIF-1α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NGT组(P<0.05),而DM组与IGR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T、IGR、DM组的MVD计数逐渐升高,DM组最高,NGT组最低(P<0.05)。HIF-1α阳性患者中,VEGF在NGT、IGR、DM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0%、84.2%、96.7%,呈升高趋势(P<0.01),且MVD亦呈升高趋势(P<0.01),而在HIF-1α阴性患者中,VEGF阳性表达率、MVD水平在NGT、IGR、DM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HIF-1α可能具有促进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癌组织中微血管的生成的作用,监测HIF-1α水平可能对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及增殖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测定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P-INNOWAX毛细管柱,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内标为三氯甲烷,氢离子火焰检测器(FID)温度为180℃;程序升温,载气为氮气,燃气为氢气,进样量为1μl。测定了3批甲磺酸伊马替尼原料药中有机溶剂丙酮、甲醇、异丙醇、甲苯与吡啶的残留量。结果:5种有机溶剂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均能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7~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71%~102.13%,RSD均小于5%,丙酮、甲醇、异丙醇、甲苯与吡啶的定量限分别为15、20、24、16、15ng,检测限分别为5、5、8、4、3ng。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0.
邵霞  林家红  张丽 《中草药》2014,45(23):3383-3386
目的 对甘遂Euphorbia kansui毒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并对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MS、1H-NMR、13C-NMR)鉴定化合物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从甘遂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甘遂萜脂B(1)、3-O-(2, 3-二甲基丁酰基)-13-O-十二烷酰基-巨大戟二萜醇(2)、5-O-苯甲酰-20-去氧巨大戟二萜醇(3)、大戟醇(4)、异东莨菪素(5)、腺苷(6)、羟基酪醇(7)、2', 4', 7-三羟基异黄酮(8)、大黄素(9).其中化合物1为假白榄烷型二萜类化合物,23为巨大戟烷型二萜类化合物,4为三萜类化合物.结论 化合物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39对肠上皮细胞ICE-6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