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脂多糖(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是否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将实验动物分为脂多糖组(LPS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on组),对比两组动物组织病理学改变、动脉血气、肺湿/干重比及AQP-1表达的差异。[结果]光镜下见LPS组肺组织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LPS组PO2(55.07±17.02)mmHg明显低于Con组(97.35±9.37)mmH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PS组肺湿/干重比(4.93±0.16)明显高于Con组(4.11±0.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LPS组的AQP-1蛋白表达减弱,荧光实时定量PCR证实LPS组的AQP-1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AQP-1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2.
吉林省“九五”期间布鲁氏菌病防治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在吉林省流行较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1985 年以来,全省60个县(市、区)经考核已全部达到控制区标准,至“八五”初期已有28个县(市、区)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但“九五”期间,个别地区疫情明显回升,一些县(市、区)不断有散在病例发生,甚至出现人、畜间暴发点,给布病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将吉林省“九五”期间的布病防治工作概述如下。1 主要成绩1.1 认真贯彻落实布病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的遏制了布病疫情的蔓延由于市场开放,牲畜交易频繁,“九五”期间,我省布病疫情明显回升,全…  相似文献   
143.
吉林省布氏菌病防治工作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林省地处我国东北中部,现有人口 2 700余万人,畜牧业较发达,共有羊、牛、猪、鹿等各类家畜 1000余万头(只)。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在吉林省流行较久,危害严重。1936年于白城子种羊场发现病羊,1938年在该种羊场发现布病患者。解放后为了发展畜牧业生产,各县(市)分别从内蒙古和吉林省西部地区购人大批未经检疫的牛、羊,造成畜间布病疫情扩散,人间发病也逐渐增多,1955~1958年是人间布病发病高峰期,年均发病率为5.18/10万。 人、畜间布病疫区分布于全省60个县(市、区),是以羊种布氏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