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42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67篇
  1篇
中国医学   49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01.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并比较53例神经胶质瘤组织(观察组)及6例正常脑组织(对照组)中LncRNAPVT1的表达量。根据神经胶质瘤组织中LncRNAPVT1的中位表达量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分析LncRNAPVT1表达量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LncRNAPVT1表达量的神经胶质瘤患者生存曲线,并分析LncRNAPVT1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LncRNAPVT1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的LncRNAPVT1表达量明显高于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P<0.01)。LncRNAPVT1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WHO分级密切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评分、肿瘤大小等均无关(均P>0.05)。经log-rank检验,高表达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ncRNAPVT1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表达量与神经胶质瘤WHO分级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LncRNAPVT1可能成为判断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新型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702.
目的 评价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年4月16日—2021年5月25日就诊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18家中心18~65周岁的急性扁桃体炎患者458例,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安慰剂组中。试验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安慰剂组采用喜炎平模拟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后急性扁桃体炎病症缓解时间及各项症状缓解时间,评价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可以使中位扁桃体炎缓解时间显著缩短12.7 h(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具有优效性。治疗后,试验组可显著缩短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咽痛、夜咳、日咳、发冷/出汗的中位缓解时间与安慰剂组比较分别缩短13.5、14.2、21.0、3.8 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所有不良事件均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可缩短急性扁桃体炎患者的疾病缓解时间,提高临床治愈率,加快缓解各项症状,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03.
目的 观察清营生脉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清营生脉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灌胃14 d后,结扎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再复灌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ELISA法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NK、P-JNK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梗死面积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清营生脉汤高、中、低剂量组与阳性药组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清营生脉汤高、中、低剂量组CK和CK-MB含量显著降低(P <0.01),IL-2水平显著降低(P <0.01),IL-4水平显著升高(P <0.01),JNK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 0.05),P-JNK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1)。结论 清营生脉汤可减轻MIRI大鼠心肌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减轻MIRI炎症损伤的作用可能与抑...  相似文献   
704.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合并中小型冠状动脉瘤(CAA)持续时间的高危因素, 为早期、足疗程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KD的68例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CAA持续时间分为CAA持续时间≥8周组及CAA持续时间<8周组, 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与CAA持续时间相关危险因素, 进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KD患儿CAA持续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8例住院KD患儿中, 男45例(66.18%), 女23例(33.82%);发病年龄3个月~10岁, 中位发病年龄1.59(1.02~3.19)岁。CAA持续时间≥8周组31例, CAA持续时间<8周组37例。单因素分析发现, CAA持续时间≥8周组总热程>10 d[45.16%(14/31例)比21.62%(8/37例)]、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前病程>10 d[54.84%(17/31例)比16.22%(6/37例)]、血小板计数>600×109/L[32.26%(10/31例)比10.81%(4/37例)]、超敏C反应蛋白>100 mg/L[38.71%(12/31例)比13.51%(5/37例)]者显著多于CAA持续时间<8周组,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间性别、年龄、KD类型、病原学证据、激素应用情况、IVIG应用前热程、IVIG敏感情况、IVIG应用方式、尿白细胞情况、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比例、红细胞沉降率、谷丙转氨酶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IVIG应用前病程>10 d(OR=6.589, 95%CI:1.678~25.867, P=0.007)、超敏C反应蛋白>100 mg/L(OR=7.949, 95%CI:1.947~32.461, P=0.004)分别为预测KD合并中小型CAA持续时间≥8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VIG应用前病程>10 d及超敏C反应蛋白>100 mg/L是KD合并中小型CAA持续时间≥8周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05.
目的 观察早发型帕金森病(EOPD)与晚发型帕金森病(LOPD)多巴胺神经元和脑葡萄糖代谢变化差异。方法 前瞻性纳入45例EOPD患者(EOPD组)、55例LOPD患者(LOPD组)及93名健康对照(HC)者[HC1组(n=47),HC2组(n=46)],行11C-β-CFT 和18F-FDG PET显像;观察EOPD组与HC1组、LOPD组与HC2组脑11C-β-CFT标准摄取值比值(SUVR)和18F-FDG葡萄糖代谢网络模式,以回归分析评估脑区11C-β-CFT SUVR与18F-FDG葡萄糖代谢的关系。结果 EOPD组与HC1组之间,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11C-β-CFT SUV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PD组与HC2组之间,伏隔核、尾状核、壳核和苍白球11C-β-CFT SUV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HC1组相比,EOPD组双侧尾状核、壳核、苍白球、岛叶、小脑、颞叶、丘脑及额叶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P均<0.05);相比HC2组,LOPD组双侧壳核、苍白球、中央旁回、小脑、颞叶及丘脑葡萄糖代谢明显增高(P均<0.05),双侧尾状核和额叶葡萄糖代谢明显减低(P均<0.05)。尾状核代谢为EOPD组伏隔核11C-β-CFT SUVR减低的影响因素(P<0.001);尾状核、前额叶、小脑及丘脑代谢均为LOPD组伏隔核11C-β-CFT SUVR减低的影响因素(P均<0.001)。结论 LOPD患者伏隔核多巴胺神经元受损、尾状核和额叶葡萄糖代谢明显减低,而EOPD患者未见上述表现。  相似文献   
706.
的 探究对牙体缺损患者采用数字化印模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 4月收治的30例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 用传统印模修复,研究组采用数字化印模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恢复时间、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 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研究组言语恢复时间、咀嚼功 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研究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46.67%(P<0.05)。结论 对牙体缺损的患者采用数字化印模修 复的效果良好,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有利于缩短言语恢复时间和咀嚼功能恢复 时间,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707.
目的评价原位肝移植患者输血因素(大量输血、输注储存血及无肝期输血)与术后早期转归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终末期肝病行原位肝移植术且术中输血的患者,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中的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M组, 红细胞总输注量≥10 U)和非大量输血组(NM组), 根据输注红细胞的储存时间分为新鲜血组(NS组)和储存血组(S组, 红细胞储存时间>2周), 根据无肝期是否输血分为无肝期输血组(T组)和非无肝期输血组(NT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广义线性模型及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别分析输血因素与主要结局指标(术后肺部并发症、循环超负荷、急性肾损伤、腹腔感染、血栓形成)和次要结局指标(ICU滞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任一时点体温≥38.5 ℃、术后肝肾功能指标、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与术前的差值)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纳入患者106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大量输血与输注储存血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大量输血是腹腔感染的危险因素, 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评分和无肝期时间是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 Ch...  相似文献   
708.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中免疫组化检测P16和Ki67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宫颈活检或宫颈锥切术样本120例。实验样本均经过有经验的病理医生诊断为SIL。其中47例诊断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73例诊断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选择宫颈慢性炎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研究标本中P16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并总结分析其结果。结果 在宫颈不同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病例中,P16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具有显著差异(P<0.01),HSIL P16蛋白阳性表达率比LSIL明显升高(P<0.05);在不同级别SIL中,同时表达P16和Ki67阳性率不同(P<0.001)。HSILP16和Ki67蛋白同时阳性率比LSIL明显升高(P<0.05)。结论 联合检测P16和Ki-67蛋白可以鉴别不同级别的鳞状上皮内病变,可帮助鉴别LSIL和HSIL的病理诊断,对临床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09.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以及磷脂和鞘磷脂代谢差异与ISR的关系。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进行首次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共412例,根据PCI术后1年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5例)和非ISR组(377例)。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分析比对两组患者血液样本的代谢产物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危险因素。结果:非ISR组与ISR组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管病变数量、病变长度、支架内径、支架长度、后扩直径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非ISR组与ISR组患者血液代谢产物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为磷脂及鞘磷脂类代谢物的差异(均P<0.05)。结论:HDL-C、病变长度、支架内径及支架长度为冠心病患者PCI后ISR的影响因素,同时磷脂及鞘磷脂类代谢物在预测ISR的发生方面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