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01.
缺血性脑卒中(CIS)是全球范围的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第一位的致死、致残原因,严重威胁国民健康。近些年越来越多研究集中在新型炎症标志物对心脑血管意外发展及预后的作用上,如果可以早期识别高危因素并采取有效预防或治疗措施,这对患者个人及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是近些年新发现的炎症相关生物标记物,临床研究显示,MHR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展及其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并且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本文旨在综述MHR在CIS疾病发展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早期识别、及时干预、延缓疾病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γ射线照射对IER5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实时PCR技术分析60Co γ射线照射正常人淋巴母细胞(AHH1)、宫颈癌细胞(HeLa)与接种人肿瘤细胞的裸鼠后IER5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于离体培养的AHH1 、HeLa与BALB/c-nu裸鼠,按照不同剂量(0.5、2、4、6、10、15 Gy)与照射后不同时间点(2、4、8、12、24 h)进行分组进行提取mRNA、反转录与IER5基因表达量测试。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AHH1对照射比HeLa更灵敏,其表达量的峰值对应的剂量比HeLa的要低。对于AHH1细胞,对2 Gy低剂量的照射反应比10 Gy的高剂量反应要快,而HeLa细胞,对于2 Gy的低剂量与10 Gy的高剂量的照射反应没有太大差异,在照射后2 h都出现基因表达的最大值。此外,人肝肿瘤的IER5基因对照射比较敏感,而人肺与脑肿瘤的IER5基因不敏感。结论 IER5基因有可能成为宫颈癌与肝肿瘤新的辐射损伤生物分子的一个标记物,对肝肿瘤放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以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实验对象,研究剪切力对内皮细胞膜电流的影响,并探讨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 在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装置建立剪切力场,应用全细胞膜片钳的技术研究该细胞离子通道的力学敏感性问题.结果 在0.14×10-5N/cm2剪切力的作用下,细胞膜电流明显增加.剪切力诱导的电流有明显短暂的延迟现象,对具有高度特异性,胞外施加20mmol/L的TEA-Cl可明显抑制该电流.该电流具有TEA浓度依赖性,其IC50约为2.0mmol/L,符合延迟整流性钾电流特征(IKv).实验还表明,在膜电位为30mV、60mV与90mV时,诱导电流分别为(54.1±53.2)pA、(106.1±47.4)pA、(154.0±53.3)pA(n=8,p<0.01).结论 剪切力对脑血管内皮细胞膜电流有影响,存在延迟整流性K 电流,对TEA高度敏感,通过对细胞去极化,可引出明显的内向电流.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上颈椎哑铃型巨大肿瘤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患者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总结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骨肿瘤科收治的38例上颈椎哑铃型巨大肿瘤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患者的临床经验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38例患者中,15例患者术后经鼻腔气管插管返回病房,给予吸痰、呼吸道湿化、翻身拍背等护理,12例患者于术后12~36 h后顺利拔管,1例患者由于拔管时出现呼吸抑制给予气管切开上呼吸机辅助呼吸,术后12 d好转,其余10例术后无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上颈椎哑铃型巨大肿瘤配合专业、精心的护理,有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儿童意外伤害的特征,旨在为疫情背景下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202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医学院新华医院收治的意外伤害患儿2526例的病例资料,按时间段分为5个阶段:疫情前(2019年7—12月)、武汉疫情期(2020年1—4月)、全国疫情平稳期(2020年5月—2022年2月)、上海疫情期(2022年3—5月)、上海疫情平稳期(2022年6月)。比较不同时间阶段和年龄阶段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并进一步对其中107例患儿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儿童意外伤害的特征。结果5个时间阶段意外伤害患儿的性别构成、年龄、年龄分布及多种类型意外伤害构成比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武汉疫情及上海疫情期因意外伤害就诊的人数明显减少。外伤相关意外伤害患儿在各个阶段占比均超过50%,其中武汉疫情期及上海疫情期外伤相关意外伤害人数占比分别为63.9%和82.0%。意外伤害多见于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1823例,72.17%)。与2021年同期相比,上海疫情期发生意外伤害患儿年龄更小(中位数7岁vs 11岁),外伤相关意外伤害患儿占比增加(97%vs 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儿童意外伤害病例数减少,而外伤相关意外伤害占比增加。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意外伤害更常见。  相似文献   
106.
该文报道1例以左心室心肌肥厚起病、多系统受累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探讨了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心肌肥厚鉴别诊断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诊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7.
鱼腥草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妍  许莉莉 《黑龙江医学》2004,28(2):158-159
1 临床资料选自 2 0 0 2~ 2 0 0 3年急性支气管炎患者 5 0例 ,其中 ,男 2 8例 ,女 2 2例 ,平均年龄 34岁。均有咳嗽、咳痰症状 ,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多、增粗 ,听诊双肺呼吸音略粗 ,或可闻及干口罗音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2 治疗方法2 1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 ,多饮水 ,清淡饮食。2 2 药物治疗鱼腥草注射液 1 0 0mL ,每日 2次静点 ;如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则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2 3 疗效判断标准治愈 :症状、体征消失 ,X线检查正常 ;好转 :症状、体征明显缓解 ,X线检查基本正常 ;无效 :症状、体征 ,X线检查…  相似文献   
108.
组胺是人体内重要的参与免疫调节和过敏反应、神经信号传递、胃酸分泌、造血细胞生成等生理病理过程的小分子生物胺。组胺通过作用于细胞表面的组胺受体,激活相应的胞内信号通路,进而发挥一系列生理效应。已有研究表明,炎症与免疫反应贯穿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心包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其中组胺的作用颇受关注。本综述将着眼于探讨组胺对固有免疫反应的调控作用及其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9.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变或其相关危险因素所致的一组认知障碍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认知功能障碍以及注意力、记忆力及执行力等的降低,严重者表现为血管性痴呆。DL-3-正丁基苯酞(NBP)是一种可用于改善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药物,能够增加海马神经元存活数量、促进神经突触形成、利于脑血管再生、调控细胞凋亡等,可起到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近年,关于DL-3-正丁基苯酞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的文献越来越多,以下将对目前已被研究发现的一些DL-3-正丁基苯酞发挥治疗作用时涉及的信号通路及其机制进行系统阐述,为进一步对防治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制备鞣花酸纳米微囊并观察其对乳腺癌MCF-7细胞株行为学特征的影响, 以分析其抗肿瘤效果有无改进。方法采用层层自组装法制备鞣花酸壳聚糖纳米微囊, 观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与游离鞣花酸的差异性。同时体外培养MCF-7细胞, 设立MCF-7组、游离鞣花酸组和纳米微囊组(均n=3), MCF-7组正常培养, 游离鞣花酸组和纳米微囊组分别加入游离鞣花酸和鞣花酸纳米微囊共培养48 h, 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与流式细胞实验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活力。计量资料先行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和构成比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抗氧化测试结果显示, 鞣花酸纳米微囊的吸光度(A734)值为0.652±0.134, 明显低于游离鞣花酸的0.855±0.121(P<0.05)。体外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 MCF-7组、游离鞣花酸组、纳米微囊组的A450值依次为0.854±0.102、0.595±0.077、0.452±0.046,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265, P<0.01), 且纳米微囊组高于游离鞣花酸组(F=12.258, P<0.05), 游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