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粗壮女贞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粗壮女贞提取物对10种常见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和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测定其抑菌环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实验菌株对粗壮女贞提取物呈不同程度的敏感,MIC和MBC分别为:产气荚膜梭菌0.20 mg/ml和0.20m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均为3.13 mg/ml和3.13 mg/ml,副溶血性弧菌6.25 mg/ml和6.25 mg/ml,白色念珠菌MIC为1.56 mg/ml,其他细菌MIC均大于25 mg/ml.结论 粗壮女贞提取物对上述10种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构建能非融合表达高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并对其酶活性和分泌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提取能在大肠杆菌中非融合表达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质粒pMG36e-lacZ 1.1480和pMG36e-lacZ wch9901,电转化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MGl363.测定重组菌在不同培养时间和乳糖浓度下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及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酶分泌率.结果 携带pMG36e-lacZ wch9901的重组乳酸乳球菌(MG1363/pMG36e-lacZ wch9901)具最高酶活性,其β-半乳糖苷酶活性达(16.95±0.09)U/mg pro,为基因初始菌的2.75倍;重组乳酸乳球菌培养24 h产酶达高峰;培养基含乳糖时,重组菌酶活测定结果表现为降低;重组乳酸乳球菌表达的β-半乳糖苷酶可分泌到培养基中,当培养基不含红霉素,而含20 g/L乳糖时,分泌率最高,达(27.09±0.05)%.结论 获得了能非融合表达和分泌高活性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制β-半乳糖苷酶活菌释放体.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和正常体质量成人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Ala55Val多态性,初步探讨UCP2基因Ala55Val不同基因型与肠道菌群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检测86例成都地区成人(单纯性肥胖组43例,正常体质量组43例)的UCP2基因ALa55Val多态性,并分别比较不同基因型间6种肠道菌群数量的差异.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和正常体质量组均存在UCP2基因Ala/Ala、Ala/Val、Val/Val多态,两者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P<0.05);单纯性肥胖组UCP2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5);单纯性肥胖组、正常体质量组和研究总体中不同基因型人群的6种肠道菌群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P2基因ALa55Val变异可能是成都地区人群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但该基因ALa55Val变异与肥胖的关联可能与肠道菌群数量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了解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情况及耐药性,研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 采集患儿下呼吸道临床标本分离培养肺炎克雷伯菌;纸片扩散法(K-B法)检测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度;耐药表型筛查产ESBLs菌株;PCR检测ESBLs基因(blaTEM,blaSHV,blaCTX-M和blaOXA).结果 645例病例分离不重复肺炎克雷伯菌60株(9.3%);检出病例主要为新生儿及2岁以下婴儿(73.3%);临床表现主要为肺炎(73.0%)和支气管炎(20.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较严重.检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29株(48.3%),表现出多重耐药但对碳青霉烯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较敏感.PCR扩增CTX-M、TEM和SHV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89.7%、55.2%和34.5%,未检出OXA基因;69.0%的菌株同时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ESBLs基因型.结论 婴幼儿下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表现出年龄、性别差异;临床分离株对常用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较高;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以CTX-M型为主,多数菌株同时携带两种以上ESBLs基因型.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卫生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与效果。[方法]选择卫生检验专业本科生为教学对象,实施设计性实验,试验后通过问卷与心得体会调查、定性访谈等方式评价该设计性实验模式的效果。[结果]设计性实验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提升实验操作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学生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设计性实验,其难度适中,但课程学时设置不足。[结论]该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教学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6.
肠道常见菌群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别建立检测部分肠道常见菌群的荧光定量PCR方法,为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快速、敏感、准确的检测手段。方法根据肠道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选择针对不同肠道细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并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特异性及重复性实验。采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肠道常见菌群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作为PCR检测定量参考。结果成功建立了检测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乳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拟杆菌、拟杆菌门菌、硬壁菌门菌以及肠道菌群总量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与待测菌以外的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重复试验结果显示,各待测菌8次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各待测菌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0.994,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Eva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特异的从粪便中检出部分肠道常见菌群,且方法重复性好,是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肠道菌群的有利手段。  相似文献   
67.
医院感染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当前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仍存在不足。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与华西医院联合设立了预防医学专业医院感染管理创新班建设项目,在预防医学本科专业后期分流医院感染管理方向,积极探索建立医院感染防控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经首轮教学周期实践,建议可在建立多学科医院感染管理教学研究中心、设立公共卫生医院感染管理硕博点、出版医院感染管理国家规范教材、打造医院感染管理实践教学平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推动医院感染管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Hp)在不同环境下转变为“存活但不可培养(VBNC)”状态的条件,为Hp的潜在传播积累资料。方法 将标准菌株ATCC 43504和临床分离株Hp44、Hp65菌悬液分别用氧胁迫、热力、紫外线照射和微波处理。采用活菌计数,PMA - qPCR、LIVE/DEAD染色、革兰染色、RT - qPCR共同检测Hp VBNC态生成、形态改变及毒力基因的表达。结果 氧胁迫40~48 h时,Hp菌悬液中均有VBNC态菌体,由“S”型向球状转变,毒力基因的表达随着VBNC态的形成而降低。Hp菌悬液分别在56℃加热10 min,80℃加热1 min时,均有菌体以VBNC态存活,80℃加热5 min,100℃加热1 min时所有菌体被杀灭。紫外线分别照射20 min、30 min时,Hp菌悬液中均有菌体以VBNC态存活。微波处理15 s时,菌体以VBNC态存活,当处理时间≥30 s时,所有Hp菌体均被杀灭。结论 Hp能够在氧胁迫、热力、紫外线照射和微波处理的条件下转变为VBNC态,其在环境中的存活情况、检出率和潜在致病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比较中美卫生检验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为我国卫生检验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搜索和文献查询,获得美国开设卫生检验专业的学校信息、课程设置情况和专业能力核心课程,并以四川大学卫生检验专业和美国佛蒙特医学检验专业卫生检验方向课程设置为例进行比对。结果 与美国佛蒙特学校的同类专业比较,四川大学卫生检验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基础医学内容偏少、实践课比例需要加强,化学相关课程比重更高,美方更侧重疾病控制方面的课程;美方凝练了25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结论 我国的卫生检验(与检疫)本科专业的课程值得进一步优化并凝练专业能力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比对研究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水提物抗氧化能力。方法 热水浸提法分别制备川产粗壮女贞老叶和嫩叶、绿茶以及云南普洱茶提取物,并用去离子水配制提取物(1g /mL)。采用8种化学法测定不同提取物对5种自由基的抑制/吸收能力和对金属离子还原/螯合能力,通过比较不同提取物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综合评估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水提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 测定对自由基抑制/吸收能力的五种化学法显示:在清除ABTS+(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吸收氧自由基方面,粗壮女贞苦丁茶能力显著高于绿茶及普洱茶;在清除DPPH(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方面,粗壮女贞苦丁茶能力与普洱茶相当,但高于绿茶。测定对金属离子还原/螯合能力的三种化学法显示:在还原铜离子能力方面,粗壮女贞苦丁茶显著高于绿茶及普洱茶;在还原铁离子能力方面,粗壮女贞苦丁茶与普洱茶相当但高于绿茶。在螯合铁离子能力方面,粗壮女贞低于普洱茶和绿茶。结论 川产粗壮女贞苦丁茶的抗氧化能力在不少方面优于绿茶和普洱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