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携带情况及菌型特点。方法选择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3所日托幼儿园健康儿童181名,进行口咽部Hi携带率监测,Hi分离株进一步作生物学分型、血清分型及PFGE分子分型。结果从181份样品中共分离到Hi45株,阳性率为24.9%。生物学分型分别为Ⅰ型2株(4.4%)、Ⅱ型13株(28.9%)、Ⅲ型18株(40.0%)、Ⅳ型2株(4.4%)、Ⅴ型2株(4.4%)、Ⅵ型2株(4.4%)、Ⅶ型0、Ⅷ型6株(13.3%)。血清分型为不可分型44株,占97.8%(44/45),b型为1株,占2.2%(1/45)。PFGE分型:39株血清不可分型}H分为38个基因型。结论深圳市学龄前健康儿童口咽部Hi携带率为24.9%,与国内南方各大城市无差异,生物学分型以Ⅱ型、Ⅲ型为主,PFGE结果显示,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携带的Hi菌株基因高度多态性,无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42.
中医专业学生对传染病认识的特点是对传染病课程重视不够,课时安排相对较少,学生和老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传染病心存恐惧,少数学生担心被传染,易缺课、逃课;对传染病的中医和西医理解存在困惑。传染病带教中遇到的问题有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提问较少,思维不够活跃,兴趣不高;因为对传染病的恐惧,不愿意接触病人;对中西医之间无法贯通,尤其是对中医诊治传染病缺少信心。中医专业学生在传染病实习中应重视消毒隔离,对传染病可防可控给予充分认识,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引领学生了解当前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对传染病的重视程度;了解中医对传染病的认识及对传染病防控的贡献;注重中西医关系的贯通。通过梳理,使学生更容易把中西医的知识融汇贯通,更增强其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3.
严燚  但妍  袁梦  姜世强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6):1942-1944
目的制备抗2型登革病毒NS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以重组NS1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M蛋白的mAb,采用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blot进行mAb特异性鉴定;同时采用间接ELISA方法鉴定mAb相对亲和力。结果获得9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Ⅲ1A6andU13D2;相对亲和力均在10^6以上。Westernblot显示9株mAb能特异识别重组NS1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出抗登革病毒2型病毒NS1蛋白的9株mAb,为建立快速特异检测登革病毒的实验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44.
[目的]获得抗腮腺炎病毒Fab段基因工程抗体。[方法]将腮腺炎病毒抗原(MUV-Ag)包被在固相ELISA板中,采用"吸附-洗脱-扩增"的方法,对已构建的抗腮腺炎病毒噬菌体抗体库进行富集。从富集后的抗体库中筛选抗腮腺炎病毒阳性克隆,并交叉筛选鉴定其特异性。[结果]在对176个克隆筛选后,再用麻疹病毒抗原(MEV-Ag)、混合副流感病毒抗原(mPIV-Ag)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RSV-Ag)进行交叉筛选,最终获得特异性抗MUV-Ag阳性克隆2个(B206和D210)。对其中1株B206序列分析表明它的κ轻链V基因属于VκⅠ(O12)亚群,J基因属于Jκ1;γ链V基因属于VH1-69亚群,D基因来自D3-10,J基因则来自JH6。[结论]用腮腺炎病毒抗原成功地从抗体库中筛选到特异性阳性克隆,构建的噬菌体抗体库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5.
目的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研究我国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p1)菌株的基因型特征。方法58株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菌株来自北京和深圳市的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和温泉水,随机引物采用5’-CGGCGGCG-GCGG-3’序列,分析Lp1型军团菌RAPD基因型和温度、pH值的关系。结果58株Lp1型菌株共分为17个RAPD基因型。与集中空调冷却塔水Lp1型菌株相比,温泉水分离的菌株基因型具有较高的多态性。深圳市29株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分离的Lp1菌株,共呈现出3个RAPD基因型,北京市24株来自温泉水的Lp1菌株分为12个RAPD型,5株来自集中空调冷却塔水的Lp1型菌株分为两个RAPD型。温泉水Lp1菌株的基因型差异和水温度和pH值无明显的关联。结论RAPD分型方法可用于我国Lp1菌株的基因分型,不同地区和来源的Lp1型军团菌菌株具有特征性的RAPD基因型,温泉水中分离的Lp1菌株较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分离菌株基因型呈现较高的基因多态性。  相似文献   
46.
刘烈  袁梦  史健 《肿瘤防治研究》2019,46(8):746-749
Tumor immunotherapy; Small-molecule inhibitor; Immunoregulation  相似文献   
47.
卒中后吞咽障碍可能是由吞咽皮质中枢、皮质下行纤维、延髓吞咽中枢及锥体外系损伤 所致,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临床干预以直接训练和间接训练等康复治疗为主。经颅直流电刺激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是通过直流电刺激来改变神经可塑性和皮质兴奋性,以 改善各种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刺激治疗手段。近年来,研究者逐渐重视tDCS对大脑活动的调节作 用和生理效应,并对tDCS刺激神经网络的作用机制展开探索。本研究从tDCS的神经作用机制、刺激 参数以及刺激后效应等方面阐述tDCS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寻找有效的康复方式, 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8.
综述流感并肝损伤的发生概况,分析流感并发肝损伤的主要发生机制,为流感并发肝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对一起由副溶血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病原学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样品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2011年9月,区疾控中心接报:某公司有9人因腹痛、腹泻等症状到医院就诊,怀疑为食物中毒。经调查显示,首发病例发生在9月16日7时,发病高峰集中在9月16日14时左右,最迟出现症状的时间为9月16日21时30分。结论现场调查结合实验室检验,确定本事件为一起进食被VP感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50.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艾滋病自愿咨询(VCT)门诊求询者HIV感染状况,为预防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0-01/2012-12南山区CDC门诊VCT人群HIV抗体检测结果,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2043人进行VCT门诊咨询和血清检测,确诊HIV抗体阳性者317例,阳性检出率占总数15.52%,其中男性302例、女性15例,男女之比为20.13∶1;年龄分布在18~81岁之间,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252例),占79.50%;在317例阳性检测者中,因男男同性恋性接触感染285例,占全部感染人数的89.91%;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感染18例,占5.68%;非婚异性接触9例,占2.84%;献血浆史4例,占1.26%;手术史1例,占0.32%。结论深圳市南山区VCT门诊艾滋病感染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以男男同性恋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